[分享] 解除“男性”魔咒

楼主: psylee01 (穗波心理师)   2023-12-11 07:13:05
这篇文章是为(传统)男性写的,当然也欢迎女性阅读,可以更了解传统男性的行为,不至于出现对男性的许多问号。
对男性的刻板印象
犹记得我小时候的国语课本,有个“捕鱼歌”,是这么写的:
“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听狂风怒号,真叫我们害怕,爸呀爸呀‥”。
当时也就如此背了这段课文,心中没有任何的疑问与怀疑。当笔者长大之后,才逐渐感知到,“捕鱼歌”中描述的爸爸角色,其实很接近我们社会中对男性期待的潜在原型。
在天黑风大的状况下,爸爸还是要出去捕鱼,为什么呢?为什么不留在家里看连续剧,翘脚喝茶就好了?干嘛冒着生命风险出海?一但出事去搜救不是增加整个社会成本吗?这个算盘打的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原来,这里隐含着我们社会对男性特质的刻划,男性要在恶劣的环境下打拼才是真男人,也因此可以从儿女的角度来说出父亲的英勇。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对男性性别的角色定位,普遍见于许多文化中,那是一种男性的“帅”、man。
什么是男人?力量、速度及可竞争性
而男性的打拼需要力量与速度,要在恶劣环境下竞争,这种角色期待形塑男性的价值,也是男性的能力,它是向外展开的。没有力量与速度,无法去竞争的男性,在男性角色的认同过程中,往往会落入一个忧郁点,这些男性会质疑自己的角色与能力,没有力量和速度的男性往往在这社会上落入角色价值危机,最后可能的流向之一是心理师的诊间。
而男性的打拼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这首诗歌的后半段描述中看见:
“我的好孩子,爸爸回来了,满船鱼和虾,你看有多少,卖了鱼虾买米布,全家大小得温饱,爸爸不怕累,只要你们好﹗”
男性角色的迷思-独自“养家”
男性打拼要能在恶劣环境下安全回来,不仅如此,还要能有经济的成就-满船的鱼虾,男性负责全家的经济,让自己全家人温饱,如此“爸爸不怕累,只要你们(全家)好﹗”。也意含着男性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赚取足够的钱财,让家人有吃有穿(满足物质及生理需求),为了如此,犠牲自己的健康(不怕累),也在所不惜。这也隐含着,当一个男性的工作收入,可供家人不虞吃穿时,他就是尽到家庭角色的责任了。所以很多男性在婚姻中不重视和伴侣彼此的互动品质,但却嚷嚷着“不能不 钱”。笔者多年前车子在半路抛锚了,找了道路救援,
和司机聊了起来,他表示他基本上睡在车上,一接到任务状况就能及时救援,笔者问他成家了没?他说有老婆孩子,笔者又问平常怎么照顾家人?他告诉我,男生就是要赚钱,让母子安稳,他这行一个月至少15万,大家都抢着要来做,有钱万能可以支付母子生活所而需,没钱连母子都没有。他直接用这样的答案来回答笔者的问题。
而在现在社会中,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么一个对男性角色的潜在原型,就会发现它造成很多男性的心理困扰。一个长期失业、无法找到工作的男性,就几乎等同一个没有价值的男性,他没有环境可供他竞争打拼,故没有办法赚取钱财,也因此无法在家中有合理的位置。在家中失去位置的男性,被自己认为无能,也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当然在心理上忧郁的情绪不请自来,无怪乎媒体报导因失业而自杀的人,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很少听到女性因失业而自杀,倒是常报导女性因感情状况而自杀)。我们可从以上现象中,约略窥探出这种潜在原型对男性个人的心理影响。
传统想法-没钱难为情
再者,当父亲这个角色的定义中,把“财钱的提供”当做是父亲的主成份,也造就男性不自觉地把赚钱当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价值。这也造成一个男性的错觉,让他认为“努力的工作,提供足够的金钱”,就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首要任务,连带着走路有风,旁人可以“哇~”的一长声投以钦羡的眼光,而且工作赚钱可以理所当然地凌驾在其他的家庭活动,诸如亲子陪伴、家事共享‥等。只要说我要工作赚钱,就好像在家中得到免死金牌、通关密语而畅行无阻。因此在外打拼工作、加班等,应该要得到其他家人的理解及赞同。而男性回到家庭后,期待家人们要能体会到他ꨊ漕祗W,如此他就会“不怕累”,觉得一切打拼辛苦都值得了。
潜在魔咒的打破~提升到意识层面
在笔者从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中,不时看到许多男性内心都抱持着这么一个潜在原型,怪罪家人们不懂得他的辛苦,他其实工作都是为了家人,家人却都不谅解,都只把他当做“提款机”。后来笔者发现这其实是倒果为因,应先是男性在家庭历史上拒绝了很多无关乎钱的家人邀约(因为他从小就没学过而不擅长),比如拒绝了孩子找他玩游戏、老婆找他逛街‥等等,等到要出钱的时候就跑出来最有反应,因为他可提供,无怪乎家人只好要钱时找他,等到男性临老后,回顾自己一生多只是扮演“家中提款机”的角色。所幸新一代的年轻人中,笔者观察这样的现象愈来愈少。
身为男性的你,如果能察觉自己如何被男性角色的“魔咒”所影响,就有机会重新界定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拒绝用传统角色的价值来评价自己,回归工作和家庭的单纯关系,不损伤自己的健康情况来投入工作,确保自己在家庭角色间的平衡,以陪伴、情绪照顾、倾听及互动交流来引领“父亲”及“先生”的角色内涵的价值,当可丰厚自己的人生。
(更多关于爱情的故事、现象及分析,可见“穗波心理师谈情说爱”podcast 聆听,免费无置入广告,纯粹分享爱情研究、观察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