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雷,不喜勿入
单元三、你的颜色~当在做美梦时,通常不愿醒来。因为醒了,梦就碎了
剧中饰演徐沛明的林柏宏,本来就是一个很帅的人(大家都这么认为吧!?),而女主角王宝琳在因缘际会下,假装是盲人,获得了爱情。可是她一直内心有疙瘩,认为自己是借由欺骗获得了爱情的快乐,内心有所不安,因此她曾问徐沛明:“是不是因为我是盲人才陪我做这些?”、“如果,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值得你同情呢?”,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的内心,它的形式转变为:“我被你爱,是否是因为我的‘条件’?”而这个条件最有可能是钱、外表、学历、家世、社经地位
等,这些条件是可以被比较、被挑战的,如,千万富翁之外有亿万富翁,唯有“自己本身这个人”才是独一无二的,那些因为条件而获得爱情票券的人,终会担心当自己条件不再有优势,对方是不是就不再爱他。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谈恋爱时条件不重要,而是说,在实务经验中所显示的状况是:当两人相处的时间久了以后,外在条件会慢慢磨损掉,而内在特性的喜欢、相处和谐的感觉才是维系两人关系的关键。在剧中后面显示,其实双方都早就知道王宝琳假装盲人,但都不愿戳破,因为醒了,这个爱情美梦,就可能瓦解。所以这个“假盲人”的设定,一方面满足王宝琳的爱
情想像;一方面也满足徐沛明被人需要的需求,各取所需情况下,就像不断吹气的气球,一直涨大,终有破掉的一日,这时候这个爱情的结果就会很惨。
再来谈谈徐沛明这个人,他是“多重关系”模式的代表,意即,他可以同时爱很多人,但是我很怀疑他的爱上是“真的爱情吗?”,因为我认为每人都只有一付脑袋一个身体,当爱一个人要和对方产生情感交流、身心相应,最适当的形式是一对一,我认为的爱情图像也是一对一,两人相望,彼此注视观察,同理著对方,然后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靠近,以致于亲密结合,身心相应。也就是说,爱情在一起的两人是相互归属的关系,彼此和对方成为一个“群”,或是我们常称的“一对”,在这同一群或同一对中,是由相契合的两人所组成,通常他们彼此都会觉得自己是对方的
唯一爱人,也就是说彼此对爱人的独占性很浓厚,当发现自己并不是对方的唯一时,对自己的伤害性是很大的,因为会感觉自己随时会被他人取代,有一种“膺品”的感觉。在后段,沛明提到他的“伴侣们”都离开他了,他心中也在想是不是没有真的在一起过。间接说明爱情是具有独占、一对一的性质。
其中有一段张力是沛明和寳琳吵了起来,互相争执自己对对方的言行是否是假的?它其实在问,你对我的爱情是否真心?虽然我们共同建构一个“假的”美梦。就沛明来说,因为他原生家庭经验,使得他太早负担原本是他父亲该做的事,他提供安慰给受伤喝酒的母亲,而间接让他感觉被爱,在心理学的名称相关的是“亲职化的孩子”,即小孩尚未享有他这个年纪应该被照顾的感受,反而他要像大人一样去照顾他受伤的爸妈。在实务经验中,像沛明这种成长背景的孩子,很难离开他的妈妈,除非他的妈妈已往生。那他要怎么感觉到一般正常发展的爱,首先。他必须去察觉拥抱
真实的自己,让真实的自己长出来,觉察他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去扮演一个“拯救者”,不是以满足别人需要他的需求为优先,但是剧中着墨不多,比较是跳过这一段,回到两人对等交流之中,在整个系列最后一集,显示他们两人在一起,去除了各种的“假”,留下了双方的“真”。
单元四、天外飞来~悲伤又美丽的爱情故事
这集设定很奇幻,表面似乎在谈在世界末日(疫情期间)时,一个时空旅人(穿越者,作家姚之璇,她一直是认为自己从22岁穿越到32岁)和外星人(林宥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得了不治之症的男友暗中去照顾车祸失忆的女友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日剧“初恋”、台剧“想见你”和“比悲伤更悲伤的事”的某些情节,姚之璇因为车祸失忆,忘记了她曾和男友相处的点点滴滴、甚至自己有男友这件事,而此男友再度和她相遇相处,如同“初恋”,在姚之璇来讲,客观地说,她和林宥德谈了两次恋爱,虽然前次的恋爱记忆忘记了;但在林宥德来说,他一直在姚之璇身旁,
守候恊助著姚之璇没有离开。这也是这个单元剧很奇幻之处,彰显“爱他,就是默默地守候协助他”,而在这个疫情肆虐,充满“世界末日”危机感时,爱情的来临似乎也成为奇蹟、成为礼物。到这里这个爱情的轴线,没有太多问题,合理且常见,我们总是为所爱的人奉献自己,不求回报。
我比较感到可议之处,是男友离开的转折点,林宥德之所以离开姚之璇,剧中呈现的主要原因是林宥德患了不治之症,他没有跟女友姚之璇商量,反而擅自决定自己离开女友是对女友最好的,他认为没有什么时间再和女友继续下去,因此决定离开,这就像“比悲伤还要悲伤的事”所设定的故事结构一样,用自己的想法推测伴侣所需要的,这在爱情心理学来说,是危险的,因为我们擅自替伴侣决定什么是最好的,想负了不是自己的责任;再者,当感情很好的伴侣,其中一人得不治之症时,没有患病的伴侣,通常希望把握剩下仅有两人在一起的人生时间,一同面对,相互支持对
方,这是比较好的结果方向。
或许这个单元剧是在突显爱情的伟大面是在“牺牲自己成全对方”,但我还是认为爱情中对等性很重要,“施”与“受”要平衡,如果一味给予,而对方只有接受,长时间下来,两人间的爱情会出问题的。
(相似内容已刊登在“女子漾”)
(更多讨论见“穗波心理师谈情说爱”podcast E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