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A389434 (GA389434)》之铭言:
: ※ 引述《kemal969 (Apple)》之铭言:
: : 大家安安
: : 现在常常听到男生有房 女生才肯嫁
: : 不过我记得以前没这种说法 观念
: : 是哪时才出现这种观念的阿?
: 一直都有吧
: 古早台湾只要成家
: 家族就会为新人准备一个房间
: 这个房间叫做新房
: 像是有钱的家族(台湾五大家族)
: 房子的房间可能超过100间
: 家族人数可能都破万人
: 像我自己家族也是越生越多
: 从原本的一落三合院
: 一直往外盖盖盖盖
: 盖到整个城镇都是同姓的
: 你说何时才有的?
: 400年前移民台湾的先祖就有这观念了
以下发文内容不是针对原PO,而是对这个话题回文网友的一些观念做回应。
基本上回复的网友只要提到"以前"、"古时代"等这类字眼说有买房的观念,基本上就有点
问题。
远古是母系社会就不谈了。进入周代之后,中国的礼法与宗族组织逐渐确立且有够多史料
可研究。
礼记够早了吧? 当中“婚义”篇,一个字都没提到要买房。只提到纳采.问名.纳吉.纳
征等婚仪的步骤。在古代,结婚的中“礼仪”与“纳采”等东西,远比有没有房子重要。
当然会有网友说,没有房子要怎么娶妻? 不然要怎么洞房?
大家要知道,古时代男女不平等,女生出嫁就是完全嫁给这个人、嫁给这个宗族,你也被
写进这个族谱,因此妳嫁过去是对方整个家族的事。再加上古代几乎都是大家族住在一起
,嫁过去一定会跟公婆与老公住,你儿子、孙子未来也是一样,基本上不要太差的家庭都
会想办法生一间房间给你们夫妻的,或者说给你们"这一房"的用,其他公共设施则共用。
而且在古代是聚族而居,先有土地,才会有房子。土地优先于房子,只要你们这一房的有
土地,房子根本不成问题,以前更没有现在所有权的观念,使用权远比所有权重要。
不过请记住,以上是限于官宦人家或有一定财力的宗族。
事实上广大百姓随着土地兼并后,很多人失去了土地,或者因为他变成城市人口在城市内
营生,与过去乡下宗族脱离了(或者说与土地脱离了关系,这情况宋、明代之后越来越明
显)。
但是,他们也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因为以前是农业社会,只要找到地主承租土地耕作成
为佃农,基本上地主就会允许你在他的土地上搭盖房子(基本上就是茅屋而已),很多佃农
与地主的甚至可以延续百年以上。如果有点钱,就可以承购一些土地,然后在上面盖房子
(茅屋),也是一种方式。
另外有一种是委身进入官宦之家的婢女或长工,如果到适婚年纪,通常有些主人就会帮你
婚配,然后一样留在家里,下一代继续当差。不然就是看你意愿与否,放出去自由婚配。
如果长的正,当然就是变成家族男性的妾,负责传宗接代,但至少不要怕温饱问题。古代
可以一夫多妻妾,事实上光棍的情况比现在严重很多。
古代的所谓房子标准与现代也不一样,可以遮风避雨的建筑都可以称为家,标准很低的。
而且以前讲求门当户对,婚姻是爸妈决定的,与当事人双方都没太大关系,有钱且仕绅阶
级当然要求多,不仅要符合礼法,要的聘金也多,没钱或普通百姓的有个聘礼意思一下就
够,仪式过过场,女生就嫁了。
其实讲这么多,就是要跟大家说古代有买房的情况,但没有为了结婚买房的。
与租房子的史料比起来,买房子的少得可怜。很多考上进士到外地做官的人,也都是租房
子住,很少买房的。像白居易就租了18年房子,南宋朱熹也说过“百官都无屋住,虽宅执
亦是贷屋”。到了民国,中国各大都市的房屋自有率仍是低得要命,以昆明为例,1938年
自有率才三成,而2020年台湾的住宅自有率是84.68%。
那为何买房会变成结婚的条件之一呢?
主要就是
1、经济越来越繁荣且工业化后,乡村人口大量往城市高度集中,城市房屋需求大爆炸。
2、战后婴儿潮,更带动的对于土地与房屋的需求,但城市的区域与范围就这么大,可以住
人的地方就这么多,除非你是土生土长的市区人口,或者刚好有搭上早期都市计画的甜头
,不然外移人口是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子的。
3、传统大家庭崩解,小家庭成为常态。以前土地很便宜,但相对薪水也低,你买不起但因
为都是小家庭也不需要买这么多,自然会倾向买房子就好。
4、房屋高度被商品化。
在这种情况之下,导致房屋高度商品化,政府并无有效政策遏止不合理涨价,再加上建商的
特意宣传与炒作之下,导致结婚与买房高度连结起来,最终变成一个成家立业的条件之一。
如果有房子才结婚,其实也还好,重点是房屋高度商品化,就必然会有人把它当作投资的
标地,当这种市场习惯形成,将会导致房价不断上涨但薪资却跟不上,这才是可怕的地方
。而有了房子的人,即使只是自住用,他也会不希望房价下跌,哪天可以转卖的念头永远
都存在大家的心中。
至于什么时代才可能有这观念呢? 这边可以看数据。以台湾为例,1970年我国房屋自有率
才58%左右,跟美国、日本相比还略低些。那时结婚有聘金、有附家电就很让人羡慕了。
但到了1978年随着所得提高,已达到69%。
接着1978年到1990年,从69%变成80.5%,整整飙高11%之多!
这段时间除了透天,也是公寓大楼增长最快的时候。
后来30年,大致上就在85上下徘徊,买房成为结婚的条件之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绝不是
古时代就形成这观念,以台湾来说了不起就40多年前,而且跟经济发展、大家庭崩解等
息息相关。
不只买房成为结婚的条件之一,越到后面我们给予结婚的条件越加越多。
1970~ 萌芽期 开始有要买房的观念
1980~ 成长期 买房=资产=自用=\尚未等于结婚
1990~ 成熟期 买房=资产=自用=投资=结婚
不过1990后的人买的房子,公寓大楼的比率越来越高,面积坪数则越来越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