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sm511 (黑眼圈小朋友)
2021-05-25 05:34:54看原po被大家质疑“就是不爽钱没花在自己身上”、“不是你赚的管这么多?”,一时之
间有点价值观混淆。
身为已婚人士分享一点点浅见,也许可以让原PO参考看看。
我觉得也许让你焦虑的重点不在于男友要请客,从文章中来看,你其实算是可以理解男友
从这种海派作风当中得到的快乐(这里就不说这个行为回馈是不是真的合理),也觉得男
友身边的人都算正派,并非真的想揩油。所以我假设你并非真的要禁绝他这样的行为,但
你心里又觉得要共组家庭,放任他一直这样好像也不是办法。
我觉得也许可以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切入。
从你文章当中提到的租房状况来看,我判断你男友以及合租的伙伴应该都是真的交情很好
,彼此收入不错,而且对生活品质期待较高的族群(而且看起来他对物质上的享乐期待高
过于你)。因为我在婚后买房之前也认真跟几组交情好的朋友一起看了一些类似价位的房
子。认真说起来,自己租2.5万 (台北市简陋无配公寓或屋况普通的鸽笼楼中楼 vs 合租
2.5万(全配有电梯管理新中古大坪数大楼),对相对没有那么重视隐私的人来说,后者
的生活品质说不定还比较好,尤其是室友之间很熟识、关系很好,那同住上也会较有默契
。这跟什么眼高手低、想骗砲我觉得不一定真的有关系。
若是男友的背景设定(经济能力佳、重视生活品质)正确,那再来就可以分析看看,当要
长久经营家庭时,要怎么样才能也持续稳定地维持这样的生活品质。
我跟丈夫背景可能跟你们类似,双方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相识时我薪水比他多一倍,结婚
时年收入相当,我是专业从业人员,年薪稳定破百再多一些,但成长幅度不大。他算业务
性质,后来转任主管,所以之后收入差异就比较大一些。差异大概是N和N+100。因为丈夫
的工作关系需要维持人脉,所以比较常会有聚餐,公司虽然有报帐制度,但常常那些会面
也不一定是直接业务相关,可能就是不定时的catch-up,维系一下彼此关系,也了解一下
别人都在做些什么,维持对业界的敏感度,所以他常常自掏腰包请客吃饭(因为常常是他
自己起头约的)。
生小孩、买房之前我们俩的经济完全独立,生活开销凭感觉AA,双方都不过问对方的开销
,因为生活单纯所以共同开销也算简单。一直到准备买房,在衡量现金水位和未来金流时
才出现改变。因为我丈夫有记帐的好习惯,所以当讨论时一拿出记帐软件,马上可以看出
他生活开销当中有很可观的部分是属于娱乐社交。于是我们开始逐条讨论未来的固定家庭
支出(房贷、育儿、孝亲、伙食、保险),再加上我们希望的老后生活品质应该存下的退
休金金额,规划出往后彼此应该要从薪水当中挹注到家用帐户、家庭备用金的比例。因为
丈夫比我更希望可以早日财富自由,所以他自己规划之后,也很严格设定下自己剩余可支
配所得当中应该要有多少用做储蓄和投资。
在那之后我们还是一样完全没有过问对方手上可支配所得的使用方式,我也不担心他要花
多少钱在社交上,因为我相信那是他自己权衡之后的决定,而且对我们的家庭影响并不大
。
我觉得建立家庭时,其实很难完全忽略双方在金钱使用上的价值观差异,势必要就彼此对
生活品质、长远的风险分配、甚至照顾上下一代所要花费的资源做合理的分配,这样日子
可能会过得比较踏实。所以我是可以理解原PO心里的不安。
也许有人想知道:我们买房的头期款各自拿相同金额、房屋持有比例各半、家庭支出挹注
比例都是每个月所得的一半,房贷直接从家庭支出支付。可能有人会觉得算太清楚很现实
,或者我的支出太少,但我觉得我们双方都在彼此觉得合理、可负担的情况下一起为家庭
付出,丈夫也从来没嫌弃过我收入成长太慢,我觉得这样的平衡很适合我们。
建议你可以先从帮男友记帐一阵子开始,再来讨论婚后资源分配,看看他的花费习惯是否
合理,也许他会比较能理解而稍微做些调整。
希望这样的作法对你来说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