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chch (渡船人)》之铭言:
: 在某抱怨社团看到
: 大概就是男女原本交往,男生说他付钱就好
: 女生也有塞钱给他,但是男生说不用
: 后来男生开口交往
: 然后有提到要AA
: 女生一整个爆气
: 爆气点
: 1. 一开始有要给你,你自己不收
: 2. 追到手了就现出原形?
: 还说难道结婚以后也要各付各的
: 我比较惊讶的是,下面留言女生都站在原PO的立场,认为男装阔,交到手了就不装了
: 其实我以前交女友一直到结婚的立场
: 也没说什么一定要AA
: 但是一开始追求阶段确实是男生付钱比例非常高,在一起以后,长长久久的,当然慢慢的
: 一半一半
: 如果一开始都是男生付钱习惯,在一起之后女生也会自动帮忙付,这是一种默契
: 但是这篇文章重点竟然是,以前你付,现在在一起,为什么我要付?
: 我觉得匪夷所思
: 所以,原Po的意思是,一开始就AA就好
: 还是,为什么我要付钱?
: 男生开口希望女方付钱应该是感受到压力了
: 为什么这时候气成这样?
: 如果男生追求妳时都男方付
: 在一起后妳能接受男方说要AA吗?
这应该算是人性吧
取自网络
心理学家阿莫斯 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 康纳曼(Daniel Kahneman)研究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的现象,结果显示 人们倾向于避免损失,胜过获得等值的东西 。举例来说,与其发现一百英镑,宁可不要失去一百英镑。他们的研究证明,失去的心理强度是获得的两倍。
就跟香港人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相同
他们曾经有自由却被收走
感受到的损失心理比原本救没有自由的中国多出很多
女生享受一段时间的父权红利后
男生之后要把它收走比一开始提出AA感到失去更多东西
要不然就是一直请不然就是一直AA
不然就是要克服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