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澳洲打工过两年,
期间我到过很多地方,认识过很多人,做过很多工作,有轻松的也有累的,
认识的人/朋友是偏及五大洲(除了美国人)
体验过不同的文化跟习惯,是直接面对面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饮食思想文化,
不像书上杂志上写的那么夸大又片面,
体验过之后再来看那些节目、书上写的,有时会隐隐觉得好笑,
也因为我不喜欢跟台湾人打太多交道,我自己开车,自己从在澳洲超市听不懂英文被澳洲
店员羞辱,
到自己来回开了800公里的路,去求一个澳洲农产公司的好工作,
到自己去澳洲修车厂保养修车、去房仲问租房的事、去超市退款,去监理站办理车子过户
,
去雪梨、布里斯本、墨尔本享受不同的感觉和赌场输钱、自己从雪梨搭机去新西兰玩一周
(有跟中文团啦...)
每次移动,跟每一个各国朋友分开时,大都是吃各国朋友煮各国的美食热情饯别,大家依
依不舍地说“回国后要
保持联络”,纷纷留脸书和line....
说了那么多,你或许会觉得我再炫耀自己的人生经验,
我要很郑重的告诉你,
我如果没去过澳洲,我会跟你有一样的感觉,对这种“多出国看看”增加经验充满了嫉妒
和羡慕,
但我体验过后,我发觉,
那些经验根本可有可无!
就跟一个小学生去完校外教学后,如果常常跟别人炫耀说“我去过哪里哪里玩喔,好好喔
”一样无聊。
这些经验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我有了那些经验,然后呢?
我不觉得对我往后的人生有什么了不起的帮助,
对,我认识了很多三大洋五大洲的朋友,但真相是:分开后,偶尔联络都是问说有没有什
么工作资讯生活资讯可以提供,渐渐地没交集没话题,很快就不联络了,
每次敲彼此都是“你好吗、好久不见、最近如何”,不烦吗?不同国家,更难以维持友谊
,
不信?
请问你跟国小、国中、高中、大学的朋友死党,现在还有几个人在密切联络?
我增进了语言能力,尤其是听力,对,没错,但那是我用“少跟台湾人相处”换来的,
我刻意远离台湾人,刻意跟澳洲当地居民打交道,我告诉你,这样的确有效,会让你英文
听力进步很多,
但我要郑重告诉你,最后你只是变得“敢听、敢开口、能沟通”
但你说的英文不一定是正确的,而且常常都是错的,即便你本来英文不错,即便在心中演
练了一百次也一样,
笔试跟实际在台北市周围挤满摩托车的剩余空间做路边停车,是完全不同的档次,
因为到后来澳洲人说话妳会懂,因为你熟悉了他们说话的语调节奏,知道怎么抓他们的关
键字去猜测理解他们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会越来越准确,
但你不可能像听写一样去听懂他们句中每一个单字、虚词、俚语、口头禅,你只是抓关键
字去理解,
反过来说也一样,澳洲人听你口音奇怪的英文,也是抓关键字去猜你意思,当你关键单字
词组用的越多,他们猜得越准,
但问题就来了“他们不会教你怎么讲才是正确的”,
他们只想跟你沟通、聊天,而不是当你的老师,能知到你的意思就足够了,
你问他们,我这句这样讲对不对,偶尔为之还ok,老是问,他们只会觉得你很烦,或是随
便敷衍,
除非他跟你有亲情、或爱情关系,才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教妳,而且就算教会你了,也
有可能是错的,
因为就像我们中文一样,我们说的中文常常只是口语而且不合文法的,但积非成是,久了
就没人介意,
在国外,除非长时间耳濡目染,养成自然的语感,再大量看“正统”的英文文章来矫正许
多不正确的口语、俚语、口头禅等用法,否则就算会讲,回台湾去考个多益,就死了,
比方澳洲人打招呼,常说“Hey you go an mai.”,我搞了好久才弄懂原来他们说的是“
how’s going mate”,只是把be动词省略,A的发音因为澳式口音变成Ai的发音。
你信不信,我们工厂有一个70几岁的澳洲伯伯,他的he、she是不分的,一开始我还以为
他太太是男的,以为他是多元成家。
去语言学校的我看多了,你真的要很有自制力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否则跟烧钱夏令营没什
么两样,
不然只有不到半年,扣掉摸索期、交际、吃喝拉撒睡等等哩哩扣扣的时间,七除八扣,你
只有几个小时能练口说?
还不如买一套常春藤的书或杂志,用赖世雄老师的方法,绝对比出国练英文有效100倍,
还有,不是我要唱衰,
永远不要太高估你自己,
在国外,男男女女日久生情、干柴烈火、劈腿等等狗屁倒灶的事我看得更多,有些甚至比
Dcard还精彩,
很多贞节烈女或痴心男子,到了国外,无聊、空虚、无助尝新等等因素,很快就不再是以
前的那个自己,
想知道自己会不会变这种人,
先扪心自问:
你能连续一两天独处而不用手机电脑跟外界联络吗?
面对问题难题时,又没有网络或电话可以向朋友网友求助时,会自己想其他办法解决吗?
无聊时最常用跟fb、ig、ptt与外界交谈联络来排解寂寞吗?
怕丢脸、怕被陌生人嘲笑吗?
喜欢自己解决大小生活难题,更胜于和其他人吗?
但,没有人可以去限制别人的未来,
决定权,在你的脚上,
也在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