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焦虑型情人?

楼主: summercool (雨停了)   2016-10-16 14:18:02
看到这串心有戚戚焉于是就来回文了。
虽然上一篇原PO已经讲得很完整很实用
这篇主要是分享一些经验,
希望能提供给有同样困扰的版友一些参考。
我自己也是原PO提到的焦虑型情人,
这种状况不只出现在交往关系里,
学生时代单身时也常会有对同性朋友过度占有欲、不希望朋友跟别人太好
或很容易喜欢上只讲过几句话的异性等等,
简单说就是小剧场很多又玻璃心,超难相处的类型。
后来有了对象,因为对方让我很安心,目前又同居中,是不会怀疑对方劈腿或查勤,
但我发现自己会很想得到对方的赞美,或不断确认对方的心意。
例如常常问“喜欢我吗?我好喜欢你!”、
“我有哪里好、为什么喜欢我?”等等。
甚至工作上合作对象无心说了一句话,
或外表被不认识的异性随意品头论足,
都会疑神疑鬼玻璃心崩溃难过非常久。
其实这样会让闪光很烦,也沟通过很多次,
最近在看心理医师,才有稍微改善一点
最近在心理咨商师苏绚慧老师的粉丝页看到她直播介绍
冈田尊司的《依恋障碍》这本书,
我看完以后才从里面认识焦虑型情人这个名词。
依恋和上一篇原PO讲的依附是一样的,来自“依附理论”这个词
每个人的依恋形式会根据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
还有童年时期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来发展。
书中将它分成:
1. 安全型
2. 焦虑型
3. 逃避型
三种,也有混合焦虑和逃避型的案例。
除了安全型以外,其他类型都有或多或少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像上面提到的,焦虑型的人很常出现以下特征:
容易爱上别人、很自卑很在意别人的眼光、
对过去受到的伤害记得特别深、时常担心被讨厌、
对伴侣没有安全感、喜欢控制亲近的人等等。
逃避型的人则可能出现对伴侣的情绪无感、
认为人际关系很累很烦、宁愿专心工作也不想社交、
把人际问题丢给别人处理、很难从肢体表情解读别人意思、或搞错对方意思等。
根据书里的说法,童年常被父母忽视或否定、或者父母情绪不稳定,
对孩子态度忽冷忽热、或者父母控制欲太强、
还有成长过程中师长同侪甚至恋人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依恋形式,
如果本来是安全型的人,另一半是焦虑型的话,自己也可能变成焦虑型。
我看完以后回顾自己的童年,也的确在童年时常常受到否定,
我妈妈以前情绪很不稳定,小时候的记忆就是非常动辄得咎
两、三岁时和弟弟打闹碰到妈妈就会被丢进浴室里关到爸爸回家
或是用情绪勒索的方式要我们去学不喜欢的才艺等等
到了青春期又有被霸凌的经验,导致自己非常没有自信,
动不动就担心自己是否被讨厌了,
或者被认为没有能力、外表丑陋之类的。
书中分析,这是来自童年时应该成为“安全堡垒”的养育者没有发挥功能
导致焦虑型的人会不断想要寻找能够依附的对象
才会很容易爱上人,或是分不清楚恋爱和普通人际关系的情感
对不该投入情感的对象产生过多的依附等等。
我看了书里的分析非常有共鸣,也比较能够了解为什么我个性会这么讨厌。
会时时提醒自己要留意自己的行为并努力改善,
而不只是没有目标的自怨自艾。
当然依恋形式不安全的人也不见得都是坏处
书中提到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人物也都是依恋障碍者
虽然他们的婚姻关系跟家庭关系一团糟
但反而可以把创作当成安全堡垒,迸出更多的创作能量等。
另外书里也有提到这种类型的亲友或另一半要怎么陪伴、改善。
看了能够理解焦虑型或逃避型的症结,比较不会想帮助又被对方惹毛最后只好疏远。
有一条是:成为对方的安全堡垒
其中提到包括情侣在一起像小孩一样做一些幼稚的事,也可以帮助改善。
现在我和闪光比较有共识,在这点上觉得我们做得蛮好的(日常生活很幼稚的意思XDDD)
这段苏绚慧老师在直播也有说得比较清楚,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书或直播影片来看,就不赘述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能够确实依附的对象
如果没有这样的家人或伴侣
那找到有兴趣的事也可以,
如书中说的尝试创作、培养照顾他人、
重新带给自己安全感,还有“自己真的是被需要”的成就感
而不是一味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对的,你要变得更好、不能带给别人困扰”
根据我的经验这样能暂时压抑情绪,隔一段时间爆发起来会更难受
希望对有类似处境的版友有些帮助。
作者: kinny741224 (Dimple)   2016-10-16 14:29:00
过来人推
作者: kupenn   2016-10-16 15:11:00
作者: huitz ( )   2016-10-16 15:51:00
作者: eve0903 (小狐狸)   2016-10-16 18:03:00
推!我是原原po,我讲的老师也在说这三个分类无误!前男友就是被我影响而变得非安全型人格,前一年相处就是幼稚+安全堡垒建立了起来,但后来越来越歪所以分手了也谢谢你推荐的书 我会去看的
作者: hlichingming (強力器械熊)   2016-10-16 18:09:00
同类人,感谢推荐,好文推推补推
作者: icl30906 (大家别生气)   2016-10-16 18:44:00
谢谢你
作者: kenokor7 (普西芬梨)   2016-10-16 18:56:00
推..
作者: umunya (うむ)   2016-10-17 00:25:00
谢谢妳,受益良多
作者: litsky33 (鼠标哥)   2016-10-17 02:43:00
好文推
作者: fanchon (FTW)   2016-10-17 02:48:00
好像每一篇类似的都会讲到童年父母影响的因素造成 但我是焦虑型却想不起来童年有会造成这样的相关回忆 怎么办
作者: abree726 (划划)   2016-10-17 03:01:00
大推
作者: aveniverson (avenchen)   2016-10-17 07:35:00
帮助很大。谢谢版主。希望还有更多的分析.....本身感觉也是依恋性过强
作者: Anelasticity (瀝雨沾暗岸)   2016-10-17 12:45:00
推QQ
作者: btialnlg (老人家身体不好)   2016-10-17 19:02:00
泪推 好深刻的文章 谢谢原po
作者: bluesea1106 (大脚丫)   2016-10-17 22:11:00
谢谢推荐!我会去买这本书
作者: KUKIKEKI (曲奇)   2016-10-17 22:31:00
推!
作者: lightnew (沉默)   2016-10-18 02: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