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dea6 (Q宝的妈)》之铭言:
: 如果觉得长得丑,交不到男友...
: 看看路上的情侣,明明长相青菜萝卜各有不同...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 美丑是个人观感,不是绝对。
: 你只是把对现实的不满,推到ㄧ个看似不可改变的因素,这样不用面对那个真正需要面对
: 的问题
: 不用面对没自信的自己,不用面对不肯努力的自己,你把问题丢给长相,只是把条件锁死
: 了,然后逃避。
: 实际上,ㄧ个个性亲切,做事得体,会为人着想的人,总是会有人喜欢的。
: ㄧ个眼中有热情的人,追求梦想的人,别人也会被他的热情感动。
: 我不是在写什么热血励志的话啦!我这欧巴桑(已婚有2宝)只是陈述我看到的现实。
[del]
这篇真是很有说服力的总结了。
我对这个话题的观察点还是比较打高空一点。这种条件论的,都
还是填鸭式教育下的影子。
传统教育没有谈心的内涵,只有命令的指示。以致于我们最后都
习惯了用条件看人,也用条件看自己。
在社会走动多年,看过不少状况。一定有人遇过,未婚的人被这
样问,“你条件也不错,怎么还没结婚?”
当事人的回应大概就那几种。会强调个人意愿的通常都会被说成
任性、不成熟。但若是说各种现实条件,则会得到沉默的结局。这
个沉默不等于同意,只是一个很好用的终止对话的句点,你知我知
。
但这个例子也能表现一个现象,“条件”是我们爱用的一种诡异
的人际货币。我们习惯这样物化别人,同时也物化自己。
但从他人发问的同时也可以反观一件事,其实人际关系进展到一
个程度之后,条件没有那么绝对。人家觉得你不错,不是只有看你
的钱,而是你的整个人。被问的人,一定也知道。于是用条件当作
拒谈的对话盾牌就罢了,若真心用这个说法当成绝对事实的,那才
是悲哀。因为人家想的跟你不一样,才会那样问你,不是你对自己
所想的那样。眼光放远来说,两人相处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是
你想得再多,还是得跟另一半互相配合,你要暸解对方眼中的你,
对方也要与你眼中的他再调整。
最近网络又流行一些有趣的文章,我看了都觉得很刻意。
我只能针对那些特定的话题作一个反思。
如果那些是真的,那么那些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人,为什么有人要
与他们交往?
这样想就没有问题了。人最终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要挑那
样的人,你当然就过那样的人生而已。从来没什么好同情,或是跟
著一起骂的需要,那是他们过去的选择,现在的结果就该自己去承
受,不用后悔。
回头的说,你若用假设性的外人条件评估自己,而不是用你的特
质看你自己,那人家当然最多就是顺着你的意思,把你条件化。
外表和财富的话题最后都是这样罢了。
这也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最终呈现在个人的形态。你否定认识你自
己的能力,你认为这让你没有安全感。其实认识你自己,你才有真
正的安全感。人家才有办法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