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聊的话题很多而政治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因为任何判断都是一种价值阐述
你当然可以直接避开,但也可以去观察他为什么做这样子的价值判断?
领导人有道德瑕疵=>运动不具正当性;
体制内改革无效而人民选择体制外=>运动不具正当性;
台湾是法治的国家=>不应民粹
那代表着他的价值观里,认为合不合“名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的身份支不支持
你现在的行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阶级意识强烈的价值观,你要理解的是,在
他的价值观判断里,名份地位必须先“正确”,他才会接着判断你的行为对错,二者是挂钩而
无法就事论事的。如果你的行为正确,但不具备名份的正当性,你还是会被当作错的一方。
那接下来就比较麻烦一点,他究竟是只有在政治上有比较“特别”的价值判断,还是这就是他
对事物的价值观呢?
如果只是前者,原因可能会复杂许多,也许以前吃过亏,也许耳濡目染缺乏全面的资讯,也
许被默默的形塑特定的价值判断(就是成见or偏见)。
你必须先知道原因是什么才能继续沟通,通常知道原因是什么就知道该怎么沟通了0.0
如果不知道,那我偏向利益导向的说明方式,例如你可以告诉他这些争取出来的权利对他自
身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我们必须去争取这些权利?
或是可以采取类比的方式让他换位思考(但我不认为有办法换位思考的人会有如此强烈的阶
级意识就是了~)
如果是后者,分手快乐不用谢了,不然有天他就会跟你说做人家老婆就是得blablabla
PS.阶级的正当性
ex:学生错老师可以骂,但不能反过来,因为学生的地位比较低,要是老师坚持己见,学生只能吞
下去不能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