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键盘情圣来了
: 你说你31岁了 我就讲31岁的方法
: 如果我是你 我毫不犹豫把帐单付掉
: Line约出来的 也不是吃高级料理(一人两三千)
: 女孩愿意出来 就是赏脸 大家聊聊天认识认识 不过就一顿饭
: 那如果真的要计较 我就不会约 或者 是先讲好各付各的
: 因为31岁了 我就讲比较务实面
: 而且 对方偷看你 也是在观察你 很正常
: 我相信啦 不会有女孩为了骗一两顿饭跟陌生人约会
: 心态调整好 朋友认识得多了 缘份自然就有
: 没房没车 请顿饭 和异性多认识 天上掉下来的幸运
: 有些人愿意出钱请吃饭 还找不到异性朋友出来呢
: 这篇文章只适用你31岁 有稳定工作
: 如果是学生 那各付各的吧
: 虽然你可以力主男女平等 吃饭平均分摊
: 不过31岁的市场和游戏规则应该不是这样子
: 我回文旨在务实面~
“各付各的”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关于怎样的金额要各付各的”的问题,
这其实不只是想各付各的 的态度以及背后心意问题
至少跟年纪以及相应的经济态度相关
国小的时候
同学买灌汽水没钱 借个十块但忘记还了
你就会记很久
甚至过不久后 几个同学都被他这样对待
甚至会传他故意占人家便宜
高中的时候
忘记带钱借个50块买个便当
隔天对方老老实实双手奉上
你会觉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大学的时候
去唱个歌忘记带钱
先帮好友出个2,300块
帮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没什么
借钱的人或许会觉得对方很有义气
这一方面是2,300块随着年纪已经不太重要
但另一方面是 上大学后
这个大学环境里 不同阶级、家境、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的人也越来越混杂了
对钱有着不同观念的人在一起交朋友的机会更多了
你不会只是跟考上公立学校的差不多身分的人在高中里头相处
你会跟从小念私立学校 或爸妈勉强让她们去念贵族学校 或家里很穷的劳工背景
不同身分因此不同金钱观念的人在大学里一起念书 相处 交朋友
对于金钱的观念 不管肇因于自己的经济能力还是消费习惯 都越来越不同
但这些不同的人就会因此相遇到
像大学就是比国小还相对混杂的环境 而出社会更是这样
越见多元、会遇到不同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的人也越多
最混杂的则是网络 这不像学校或公司还会筛选掉特定背景的人
甚至走在信义区随机搭讪某个人 都比网络更可能能猜到他的经济能力跟消费习惯
但大家好像隐隐地还期待一种相对普遍的金钱观
并且把这种金钱观窄化成男女间的问题
一方面“某种抽象普遍的金钱观”如同上面是随着年龄而有差异
(譬如甚至国小时你借人10块对现在的你而言会,
觉得对方很在意甚至来深深地感谢我 有点好笑)
一方面却又在不同人身上因其背景而有着高度的歧异
(譬如国小时你忘记带便当,家里开营造厂的邻桌同学拿个200块给你买便当,
你觉得对方对我真好但他也是有点摸不清楚这有什么)
但一方面钱似乎又被认为代表着心意,跟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魅力),
就跟你国小时买个1000块银戒指给当时的小女友,对方会觉得你超爱她且我男友超厉害,
或者在出社会后你买了杯黄金比例却又要跟刚认识的她拿钱,她或许觉得连这也要计较,
这些消费习惯跟隐藏在其中的心意的解读,
或者相对而来的对于金钱的态度(经济能力与洒脱个性)的诠释,
都因为遇到的人不同而有着越来越高的歧异性。
但你也无法花很多心力或甚至没有机会去解释这个歧异性,
国小女友不知道你家事业当时如日中天,你爸三不五时就拿个几张千元钞给你;
而出社会后刚认识的她也不知道你其实很有钱,
只是刚脱离一个公主病把男友当提款机的女友,所以很在意女方是不是只是爱我的钱。
这些东西没一个定论,但大家却又想找到一种“共同的交往伦理标准”,
甚至这交往伦理至少随年纪而有很大变化,
而长大后也随着不同程度的鲁蛇温拿loser/winner,而有不同的想像。
但有个问题是,当真的“有一个共同的交往伦理标准”出现时,
能符合的其实就变温拿,不能符合的就变鲁蛇了,
就跟当大家可以把“电影票”(就跟国小时的10块)当成一个要各自出的标准时,
可以不甩这个普遍标准的反倒成了心意、能力、我男/女友很厉害、很有心的证明,
但其实大家状况真的不一样...
“各付各的”本质上就是“某个金额要各付各的”
这其实不应该是个“好的”或“主要的”交往伦理标准
因为这对不同人有很高的歧异 甚至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大的不同
就跟现在你也不会对于同学跟你借了10块去投饮料忘记还而耿耿于怀一样,
今天变成200元电影票一样没有改变这种“浮动的”“因人而异”的金钱标准,
当然这种伦理的建立有个重要的原因是
男女付钱文化的分工。
因为现在大家处在一种“经济上男女在赚钱机会与能力的逐步拉近”的社会变迁里,
但观念里男女还处在一种“性别分工以至于男赚女花的观念改变”中,
两个没那么搭得上来,
赚钱花钱还深深的与个人能力、个人心意绑在一起,
大家都想要去从“花钱方式”中去解读出,对方对我到底是怎样的态度。
男的想知道对方是不是纯粹在意我的经济能力在判断我能否交往,
而刻意花钱或不花钱,
女的想知道对方是不是在能力上或态度上是不是“超越”了金钱,
而刻意说要分摊或不分摊,
但说到底,花钱不花钱不应该是“解读对方心意”的主要标准,
花钱习惯其实是在一起之后,对于要否、能否长远相处
而需对消费习惯需要取得起码的共识,
但在交往之初、甚至还在开始认识彼此时,
就把花钱不花钱以及怎么花钱怎么分摊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不管对男方女方来说,都是舍本逐末的。
明明就聊得来,但你从来没有机会去认识到为什么她“连”电影票都不出,
是因为她的这种消费习惯是因为以前认真拆帐而被埋怨,或就是没觉得那很重要,
而不是故意占便宜。
当然在这“男女工作收入”以及“传统男女交往观念”都一同变化的巨大变迁过程里,
男女交往初期可能男性还在被期待(自我默认或社会期待)独力付出这个认识成本,
但这就变成是一旦你付了,就有更多的守备范围,
一旦没付,就会缩小守备范围,
但同样女生也在用这种标准在看待男方时,
一旦在意了分摊不分摊,就缩小了守备范围,
一旦不在意分摊与否,就有了更多认识到适合对象的可能。
这应该是一种“策略上的自我选择”,而不应该是一种“普遍的交往伦理规则”。
就跟你选择要去网络交友一样,那对象比较多可选但也比较杂,
跟选择去婚友社一对一认识,那对象比较有门槛但也比较合拍,
没有哪一种是应当成为“普遍的交友规范”的。
在谈感情的路上,有很多了解对方心意的方式,
就不要以花钱习惯作为最主要的判读对方心意的标准,
要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否支撑这个探索心意的过程,
能支撑就支撑下去,不能支撑就侧面或坦白谈论,
每个对方的背景、相处的情境都不一样,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可以简单判断,
网络上的众人也不一定比你更了解交往、互动的细节来了解这金钱背后的心意。
而如果心意需要那么勉强自身经济能力的方式才能探索,
那也不是未来可以继续彼此理解的正常基础,就不要太勉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