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手机的视障协助设计

楼主: 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2022-04-10 13:27:00
原先认为视障朋友与游戏无缘,后来才发现他们会玩基于听觉的游戏,甚至少部分人还能
够玩动作游戏、射击游戏……”
.
针对拍照功能,我们在语音播报上为视障朋友做了深度优化,现在手机可以播报面部在取
景框中的位置,引导视障用户调整最佳的拍摄方位,告诉他们“往左一点”“往右一点”

.
___
华为手机的这些功能,让这群看不见的人“看见”了世界 2022-04-01
.
.
无障碍专项团队
.
听到手机来电时,如何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拍照的时候,如何知道拍摄物是否在取景框
内?录入指纹时,如何知道是否按压到了正确的区域?……这些对明眼人来说很简单的手
机使用功能,却是视障者难以攀越的一座座大山。
据统计,我国有1700万左右的视障人士,也就是说,每80人之中,就有一名视障人士。当
智能手机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视障人士却很难享受到同样的便利。
华为如何满足特殊群体的需要,帮助他们提升手机的使用体验?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
都在死磕这个问题。从通话、短信、拍照等32个模块的基础业务出发,一个一个bug来解
决和推动,一点一点把消费者了解透,一步一步把功能做起来……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要
把无障碍功能体验打磨到用户需要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中,让这个特殊的人群能够借由华为
的产品,“看见”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背后有很多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打动人心的故事。
用户的吐槽让我们下定决心
2015年,在华为P10手机上,信息无障碍Talkback作为EMUI5.1的一个特性发布后,第一次
针对50多个控件做了无障碍标准化改造,系统级统一了内容播报规则,填补了华为手机
在无障碍领域的空白。但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手机功能频繁更新换代,无障碍体验的提升
却遇到了瓶颈,这块业务怎么随着手机功能的更新进一步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找到提升的方向,我们去了盲人推拿店。一提起华为手机,大
家七嘴八舌:
“我的手机之前用还好,现在不敢升级,就怕升级后手机就没有语音播报了,它一无语,
我就更无语了。”
“现在华为都已经很困难了,还能顾得上我们这群人吗?华为会真心做无障碍吗?”
……
听着这些话,我们坚定地回答:“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不管多难,我们都不会改变,
用户有需求,不存在顾不上的说法,我们一定会在无障碍体验上持续发力的,你们放心。
”听到表态,盲人师傅向我们竖了大拇指。
回来以后,我们下定决心,无障碍是一个有温度的业务,为了这个群体的体验,从2015年
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和努力。面向未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而且还要带头干好
,只有我们带头干好了,更多人才会重视这个人群,关爱这个群体,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

怎么进一步提升视障人群的使用体验?团队内部经过多次讨论,结论是要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直面问题,花大力气打磨基础体验。二是洞察用户的刚需和痛点,为这个用户群带
来更多高价值的特性,方便他们的生活。
看不见,也不被看见
一个正常人很难体会到,看不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会对衣食住行有什么样的影响,又
会对手机功能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视障用户,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用户调
查。
团队成员小陈和视障朋友一起通勤、工作、吃饭、就医,去观察不同视障朋友的日常生活
,像影子一样跟随用户(“影随法”)记录最真实的视障朋友的生活,但不能进行干预。
初次跟随视障人士张老师通勤,走在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看着张老师不断被只顾著看手
机的行人撞到,停住、再继续慢慢往前,小陈的鼻子酸了,张老师却反过来安慰她:“没
事,已经习惯了。”下班回去的路上,有辆车停在了路口,张老师顺着盲道往前走,盲杖
碰到了车屁股,司机听到响动后不断按车喇叭,那尖锐的鸣笛声让他根本无法判断盲杖的
声音。看着张老师忍着刺耳的鸣笛声不断试探的场景,小陈再也忍不住了,跑上前去敲窗
示意司机,帮助张老师绕开。
还有一次入户到用户家中访谈,视障朋友非常热情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牛肉干,邀请大家
一起尝尝,但是看着手里的牛肉干,大家都愣住了。牛肉干早就坏了,但是这位视障朋友
不知道,以为就是这个味道。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们不由得唏嘘,这群看不见的人,真的很需要被看见。如果我们能通过
完善华为产品无障碍的体验,帮助他们更好、更便利地生活,那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而通过这些走访和调研,我们也在一点一点接近真实的他们。
比如,我们发现,很多视障朋友都是隐藏的“能力者”,对于声音频率和声音强度的细微
差别更为敏感,出行时会综合考虑道路上的各种声音信息,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车流声
以及行人的脚步声等来判断决策,所以不希望设备影响他们获取最原始、真实的环境声音
信息,这对于我们的设计交互很有启发。再比如,以前我们以为视障者都基本足不出户,
无法独立生活,但实际生活中的部分视障者可以借助盲杖独立出行,甚至旅游、出国;以
前我们以为视障者不能工作,或者只能在盲人按摩店工作,但实际中,他们有的是钢琴调
音师,有的从事语音标注工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视力而失去活力,对于手机的需
求和正常人更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不少人可以用倍速屏幕朗读功能玩转手机。我不能拿我
们的“想当然”来理解这个群体。
把“他们”的事,变成“我们”的事
更好地提升华为的无障碍功能体验,并不是搞定一个模块就行了,而是涉及手机所有模块
的优化,任何一个界面,任何一个功能,都需要重新设计无障碍的交互方式,手机上几乎
所有模块需要协同发力。
面对32个核心业务模块,我们邀请2012实验室的专家一起,通过分析视障用户使用手机的
数据,结合舆情中反映的痛点问题,梳理了不同模块的KEP(关键流程节点)。每一个小
模块,大家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整理,最终整合出430多条KEP,汇总了3000多个体验问
题。
找到明确问题后,我们一致认为无障碍只有真正落入IPD流程,才能保证质量得到延续。
为此我们从需求阶段就开始审视无障碍设计,这样做可以极大的减少后端的补救成本。最
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流程落地,我们还在软件标准委员会发
布了首个华为无障碍研发规范,覆蓋到了软件、智慧、云业务、IOT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联合第三方团队在深圳、上海两地共举办四场吐槽会,邀请了24名视障用
户到现场,体验核心业务模块的鸿蒙特性及核心操作任务,并且相应业务模块的设计师、
SE、产品经理也共同参与,现场观摩视障用户如何使用这些应用,倾听视障用户最真实的
声音。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很多视障用户在使用“相机”功能时,频频受阻,无法操作。“未加
标签”的播报不时在会议室中响起,显得特别刺耳。对于视障用户来说,没有加“标签”
的功能,就像是一个不亮的灯泡,只能当作摆设。
一个视障用户皱着眉头问:“手机材质手感摸著不错,但我咋用呀?按钮没有添加说明文
本,就播‘按钮’,那么多按钮,我怎么知道点哪个?连蒙带猜吗?”
面对质疑,我们心中也有了疑惑:“平时大家真的会拍照吗?”
“肯定用啊!”会议室的其他视障用户纷纷停下手里的操作,一致而肯定地回答:”你们
平时想怎么用手机我们也是一样的!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就代表我们不需要体验这些功能
。”
还有一个视障用户掏出自己的手机,快速调到拍照界面:“你看,别人的手机拍照时都有
语音引导。我儿子生日我就会给他拍照,虽然我看不到,但是我儿子能看到,希望记录下
这些特别的时刻。”一个看似他们用不到的功能,可能恰恰是他们最在意的功能。这个特
殊人群,不希望被特殊对待。
在一次次的用户访谈和吐槽大会中,大家的观念逐步更新,“原先以为视障人士不会使用
相机,但其实他们常常使用这个功能;原先以为视障者很少用华为视频,结果发现视频月
活反而比音乐更高,还有视障创作者自拍视频甚至自己编辑,对华为视频、花瓣剪辑都有
诉求;原先认为视障朋友与游戏无缘,后来才发现他们会玩基于听觉的游戏,甚至少部分
人还能够玩动作游戏、射击游戏……”
通过4次吐槽会,我们共发现了188个问题,结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和竞品分析提供了相关的
解决方案并闭环解决;聚类提取出共性问题25项,总结成无障碍设计和产品测试规范,有
效提升鸿蒙系统视觉无障碍的使用体验。
有同事感慨地说:“等我老了,肯定也有视力逐渐退化的一天,现在好好做这些应用的无
障碍体验,不仅仅是为了视障朋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每一个细节都是温度
针对用户反馈的TOP需求,我们和各个模块的工程师一起,将无障碍理念融入HarmonyOS的
设计之中,对高频使用场景进行了优化。
比如,针对拍照功能,我们在语音播报上做了深度优化,现在手机可以播报面部在取景框
中的位置,引导视障用户调整最佳的拍摄方位,告诉他们“往左一点”“往右一点”。如
果拍摄多人照,还会提示当前摄像头识别到几张面孔。为了让视障用户的感知更好,我们
还增加了“人名识别”的功能,只要提前拍一张照片,录入对应的标签,如“儿子”“爸
爸”“妈妈”等,再次拍照的时候手机就能自动识别人脸,播报出“儿子在画面的中央,
爸爸在画面的左边,妈妈在画面的右边”等语音提示,让拍照体验更有温度。
指纹功能也是我们重点解决的功能之一。由于视障用户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进行代偿,指
纹可以简化他们的很多操作步骤,但录入指纹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针对视障用户无法自主
完成指纹录入的痛点,我们在手机上采用语音引导的方式,如“手指向左移动”“手指向
右移动”“已录入80%”等;针对视障用户找不到指纹区域的痛点,我们不断调整声音和
震动的组合形式,当手指划过指纹区域时,还增加了语音播报和加强振动反馈的方式来进
行引导。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HarmonyOS几乎所有应用:桌面、设置、相机、图库、音乐、 视频
、钱包……都被我们翻了个“底朝天”,然而功能是否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我们说了不算
。在攻关过程中,负责HarmonyOS开发的工程师和视障工程师们一起反复研讨、论证Demo
,验收标准就是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蒙上眼睛自主完成自己负责的功能,如此反复,
直到最终获得视障工程师的认可。
科技向善,我们想多做一点
比起其他普通用户,视障、听障的用户更期待、依赖通过AI技术“还原”自己的能力。他
们渴望手机帮助他们“看”到看不到的景象,“听”到听不见的声音。所以,带着用户的
需求和憧憬,我们想要看看AI智慧能力,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真实世界”就是我们在AI上的一个发力点。只需要打开相机,就可以
识别并提取景框里面的人和物,并且把他们的关系像读课文一样播报出来,帮助视障用户
“看”到生活中的现实景象。开发团队从研究业界比较常用的描述算法开始,尝试复现
了很多种算法,结果都不理想。那段时间,传来的似乎都是坏消息。一个半月的时间就
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大家一筹莫展,甚至悲观地想:“也许这个功能只能搁浅了。”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解决问题的契机是一篇论文。一名天才少年无意中读到了一篇论
文,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论文是在2021年7月份才发表的,提及的方案在业界也
是首次尝试,但是获得了不俗的效果。经过多次细致讨论,大家决定采取新方案,重新设
计算法架构,重头来过。
这显然是一个破釜沉舟的举动,但大家信心满满。大量的实验证明,该方案非常适合轻量
化部署,而且效果也很理想。随后,我们对数据采集标注、描述模型如何适应带有中国特
色的图片、图像主体物体识别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创新,并且获得非常理想的测试结果。我
们派出了多名研发骨干奔赴上海协同攻关,终于在2021年12月交出了一个满意的版本。未
来将逐步在其他手机版本中上线和升级。相信不久之后,“AI”可以让更多的视障用户真
正“看见”整个世界。
在前期的用户访谈和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视障用户提的很多功能需
求,其实早已在华为手机上存在了,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不上微博、论坛、抖音等,我们日
常在这些平台发布的一些玩机技巧类的内容触达不到他们,导致用户不知道、不会用,这
些辛苦研发出来的功能没有真正被需要的用户体验到。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他们经常活跃的地方其实是各种各样的视障、听障微信群。为此,
我们突发灵感,能否找到几位在朋友圈中有声望爱表达的“意见领袖”,先让他们体验最
新的功能,然后再传播给身边其他朋友?
我们很快行动起来,开始寻找那些特别注重使用体验、有想法、且也愿意沟通的无障碍用
户作为体验官,最终有50多位视障用户和10多位听障用户加入了这个群体。通过一对一交
流、主题座谈,我们收获到很多改进建议,一年下来有500多个。我们还策划了“盲人直
播”栏目,视障主播以他们的真实使用场景为例,详细讲解华为手机的使用技巧,并且和
观众连麦实时交流。几次尝试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已覆蓋全国20多个无障碍用
户群组,参与其中的无障碍用户超过了7000名。此后,我们相继以西安为试点,和相关的
协会、组织一起合作,推广这个栏目,同时我们也建立了线上线下无障碍专席、开通应用
市场无障碍专区,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方案,这也收获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同时,我们还在HDC上布置了一个无障碍黑暗体验馆,让来访者(都是视力健全人)身临
其境感受特殊环境下的“障碍”和我们的解决方案。大大超出我们预期的是,无障碍黑暗
体验馆竟然成为HDC的热度TOP3,来访者络绎不绝。能够向外传播无障碍的理念,这让我
们倍感欣慰。
2021年底,经过了各方面的持续改进后,无障碍的体验终于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一些
外部机构,也开始把华为无障碍作为行业标杆,一位在2019年、2020年多次“炮轰”过我
们的视障用户,破天荒地给我们发来了表扬信,认可了华为的无障碍体验。而另一位视障
KOL则激动地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他的感激心情:“感谢华为在这么艰难的特殊时期依然不
放弃对无障碍的努力,默默耕耘、总有收获。期待华为在性能比肩乃至超越之时,同样包
含海纳百川的产品包容力。”读完后,我们都落泪了。
回首过去的两年,我们感慨万千:从不了解他们,到真正走近他们;从不被理解,到收到
越来越多的认可;从被动地处理问题,到主动传播,帮助他们使用华为的产品……我发自
内心地感受到:我们变了,我们的产品变了,他们也变了!
有一位一直默默参与无障碍项目的同事,在朋友圈写道:“奶奶过世前,耳朵听不见,眼
睛也看不见了,但是头脑非常清醒。那几年,她只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寂寞。这也是我
参与无障碍项目,排除万难也要坚持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来不及了,但是有些人还在。如
果科技连有障碍的人群都不能辅助,那科技创新就没有星辰大海,没有前途。科技重视商
业价值,但也同样向善……”
也许,这就是每一位参与这个项目,并为之坚持的同事共同的心声吧!
对于每一个参与无障碍的人,通过华为这个大平台,把个人能力无限放大,让几千万我们
曾忽视的群体,听到世界,看到世界,何其有幸。
无障碍之路任重道远,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普通的团队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
以成就的,它需要无数来自各个部门、各个团队的同事力出一孔、携手并进,可能是一份
真诚的付出,也可能是一句真诚的鼓励和支持,无障碍未来的路,需要更多的人来铺就,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