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bit.ly/2dU2uN8
诺基亚与黑莓都曾是智慧型手机世界中的霸主,黑莓更因为QWERTY键盘手机以及资安实力
而成为企业人士最爱的智慧型手机品牌。但是随着2007年苹果推出全触控萤幕的iPhone之
后,智慧型手机走入一个新的时代,当然也对黑莓使出沉重的一击。从那时候起,黑莓似
乎就开始逐渐式微,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最终选择离开了手机硬件事业。
任何一家曾经是该市场霸主的企业,一旦殒落,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就如同摩托罗
拉、诺基亚、以及刚刚发生的黑莓。这三家公司说明了手机发展的历程,也表示一家公司
要在一个市场永远称霸的困难。
黑莓CEO曾经表示,一旦黑莓手机在其运作之下依旧不能获利,就会放弃该业务。现在黑莓
期望维持自己品牌,可是设计和制造都交给外包合作伙伴。
黑莓选择外包手机硬件业务的最大主因绝对与该部门业绩不佳有关。在截至2017年8月31日
的第二季财报当中,黑莓的第二季度营收下降至3.34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9亿美元。
其中,来自软件和服务营收达1.56亿美元,比重达到44%。至于手机装置事业营收达1.05亿
美元,只占30%左右。其余剩下的26%为服务费。黑莓预计这一会计年度的软件和服务营收
成长率将会达30%。手机硬件则会持续下滑,让其不得不切割硬件事业。
IDC认为黑莓的这项决策是迟来且正确方向的选择。因为黑莓现在最有价值的就在于其软件
与服务。未来只要变成一个专注软件与服务的公司,则在员工人数不到100人之下,将可获
利。
例如:黑莓宣布已经与印尼BB Merah Putih签订合作协定,在印尼制造、运送新装置。毕
竟,印尼目前是黑莓手机最大的市场。黑莓也正在中国大陆进行谈判,也在印度接洽数个
专案,一旦都能够成功,未来软件与服务营收的成长将可以弥补硬件营收的下降。
整体来说,黑莓不再专注于软硬件整合,而是砍掉整个硬件产品的生产链,规避库存和供
应链成本,转而从中收取授权费进而获利。也就是说,合作伙伴可专注在硬件设计与制造
,而其可专注于软件与服务的开发,这在智慧型手机厂商不易获利的现今,似乎是另外一
种可行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