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通才领域的职涯建议

楼主: bluecopter (大家爱潜水)   2020-10-20 03:50:24
我想跟板友分享我自己写的文章。
相信在生技相关科系毕业的板友除了进入产业的研发、技术和研究有关的职务外,也有不
少人走到非所学相关的路上,例如业务、行销、企划、人资、采购等。
然而在这些领域除了要跟众多其他科系的毕业生竞争外,与学术环境非常不一样的办公室
文化也是一开始非常需要适应的地方。
我自己是生科系、渔科所毕业。一路走过业务行销、出国唸MBA,现在在欧洲工作做策略
、营运和创新的专案。产业也从本行鱼饲料,一路跨过药品试剂、动物营养品,到工业
用零件制造和批发。
在此归纳出理科学生初入到这些通才领域时会碰到的困难、以及该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方
法,希望能对板上有些贡献。
网志版
https://connectdots.life/2020/05/18/i/
───────────────────────────
科学人的办公室指南
理跨商的斜杠难题。
这是一篇关于长期接受科学训练的学生,在转换跑道到业界从事非科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时
会碰到的典型难题、该怎么思考这些难题、以及身为科学人在职场上的自然优势。这是根
据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从小立志当生物学家、大学和研究所都是读生科,但最后的工作和
职涯志趣跟科学专业毫无关联,甚至成为样样通样样松的通才,而非一开始以为的专才。
这些心得应该可以对正在人生十字路口犹豫是否放弃学术这条路,或是刚开始踏入业界思
考是否转型成通才的科学人有些帮助。
开始之前必先正名。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一般归纳为理学院的科学
,而非研究社会、组织、行为的人文科学,也非工学院的工程科目(工科理科的中心思维
还是不大一样)。商管指的是非专才的领域:业务、行销企划、营运、人资、采购等,需
长时间与人接触且entry level几乎人人都可以做;非业界中科学专业的职位、非需证照
的财会专业职位、也非可以独立作业的分析类工作。
歧异点一:议题的默认立场
‧ 科学-探讨什么是唯一的真理,不会变动的
‧ 商管-唯一不变就是永远都在变,没有什么是最好最正确的
这大概是最明显最有感的不同。科学是以研究“什么为事实”为核心,所有的方法和手段
都是要找出这个事实,非事实部分皆不重要也不该被大费周章讨论。反映出来的就是提出
的任何事情都要有证据,没有证据的事情就只是假说,一步踩稳才能继续下一步往核心的
。哪些是可能是事实的假说以及哪些是真理区分得非常清楚,一旦混淆就会被视为不专业
,必须重回学校学何谓科学方法(建立实验组、对照组)。
而商管所使用的讨论方式,比较是针对一个主题延伸出许多假设,并不存在真理或是最佳
解答,不需要步步都有证据才能往前走,只要比现有方案更好的想法都值得探讨。因为会
议本身并不在于探究真理,所以与人互动中的那几分钟内重要的是,清楚表达你的观点,
以及透过辩论捍卫你的论点。
科学人在此会迷失的点主要是:为什么大家讲话都没有根据?科学人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思考讲究证据推演。但接受商管训练的人已经习惯运用自身的逻辑和经验来讲出一套论
点,而非第一时间去想要怎么建立模型找证据。你如果是团队中仅有的科学人之一的话,
大概可以深刻感受到在会议中这两种思维的差异。刚开始开会时抓不到头绪、无法融入的
话,可以先从检视旁人发言背后的思维逻辑是否一致来练习,行有余力再训练快速理出属
于自己论点的能力来参与讨论、辩论。
歧异点二:对组织运作的假设
‧ 科学-组织运作就像一台机器,仔细的设计然后开个开关一切就该如同设计图一样跑
‧ 商管-所有组织运作都是人为因素,任何一件事的推动少不了思考如何处理人的问

这其实发生在绝大多数不同背景的人身上,只是科学背景的人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来适应。
学习生物学时,我们看了很多蛋白质机制,蛋白质A碰到B然后经过C通道变成了蛋白质D
。如果是个可信的真理,那这戏码永远都不会变。你看到一个公司的组织图,或是你理解
公司各个部门的职责及各部门工作内容,可能就会以为事情就该像图上画的那样走:这部
门就该负责做出这个,然后成果交给那个部门,之后就应该要产出个结果等等。
但一个由人所组成的商业环境就是充满变化。人会犯错、人有七情六欲、人有不同喜欢被
对待的方式。每个人看出去的事情都不一样,尤其人只相信自己想看的东西,不同的人听
到同一件事情,撷取的重点也完全不一样,这造成很多事情无法照着规画走。所谓组织图
也好职能表也好,并不代表一件工作就会如同纸上谈兵那么顺利,丢东西进去结果就会咻
一下子跑出来。有了人性的参与,一切都变得非常复杂。
科学人能做的就是第一个打从心底接受它。不需要对这人性的事实多加怀疑而直接进入正
题思考该怎么处理才是最省时省力的王道。第二个就是对科学人能做的第一个就是:打从
心底接受它。不需要对这类人性的事实多加怀疑,直接进入正题思考该怎么处理才是最省
时省力的王道。第二个就是:对人文科学多加涉略,看看总体经济也好研究投资理财也罢
,有心力再看看组织行为、心理学、文化比较等相关书籍,都可以让你对现实世界的公司
运作方式早点上手。如果你的目标是担任一个单位的管理者,那这部分的功课只是初阶的
必修学科,以后还有一堆人性相关的挑战在等着你。
那科学人的优势呢?
上篇提到了两个科学训练下的学生在面对现实职场时会碰到的典型难题,这篇继续延伸探
讨人生观的歧异,以及科学人在这样环境中的自然优势。
歧异点三:人生观
‧ 科学-做有兴趣的事情,并不着重思考这兴趣对未来职涯发展有何助益
‧ 商管-以未来想取得怎样的成就为前提,再去找适合自己的路
科学人对于学术职涯的选择通常比较像这样:做当下有兴趣的研究,不太思考对未来人生
有什么影响。喜欢研究这个就是喜欢,并没有为什么,我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你要问我为
什么。我在做渔业科学研究生时,心中也许隐约觉得研究这个对未来做渔业相关的人生有
帮助,但我不会思考现在做什么才是对人生最有帮助。我就是做我当下最喜欢做的事情。
商管的训练是,先想像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通常是一个成功的人),然后仔细地依
照自己的个性来设计通往成功的道路。不管课内或课外活动都要精心安排,也必须要有点
什么是可以写在履历上的,来确保自己是走在在通往目标的路途上。
科学人一开始可能会很难融入关于人生观、职涯规划的讨论,而自己以前做的学术研究可
能对外人来说也深奥难懂,难以打入话题。不过也不必忧虑太多,如果已经打定就是往通
才方向走,这种商管的职涯规划想法是很好的入门思考途径。趁这个时候多从他人眼中看
出去,到底有哪几条"路"是适合自己继续走通才的路,而又可以随时切换模式去思考、
比较究竟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科学人的优势
很多科学人的天然优势,就是由这些不同思维延伸而来的。我们讲究证据,虽然很多时候
会议讨论的重点在于即时辩论,但科学人随时都有办法把整个讨论拉回来探究:是不是有
这样的"关键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以及后续的行动?如果没有,那我们该如何获得证据
?这样的思考对公司的决策品质是有帮助的。
科学人通常只讲究事实,在一个充满人治的环境中这样似乎显得特异独行。但我们也因此
较容易屏除所有情感因素产生的沟通障碍,进而做有效的交流。在人生观中,当许多人都
是先看好有哪些目标,再想办法铺出一条比较好走的路时,我们就是有办法先把兴趣摆前
面、去探索有哪条路最适合自己,再看这条路通往什么方向。通才的基层工作都要和各领
域的人竞争,而想晋身到管理阶层需要的是比别人多的那一点热情和永远不倦怠的学习力
,只有真正有兴趣才能一直维持这样的续航力。科学人很幸运,我们很早就知道那是什么
意思。
作者: shile (shile)   2020-10-20 08:05:00
推,受益良多
作者: lelojack (莉罗夹克)   2020-10-20 08:22:00
我也觉得文组训练跟理组训练可以交融
作者: fengian (醇燕)   2020-10-20 18:38:00
推!
作者: ttsung2 (宗宗)   2020-10-21 04:23:00
推推,你指出的问题其实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毕竟真实的知识是综合的。BTW, 我觉得人文社会科学其实也是很严谨的科学
作者: jessieam1 (Jessie)   2020-10-21 05:30:00
谢谢分享
作者: mark24365273 (小玮)   2020-10-22 16:02:00
作者: Gho5289 (Gho5289)   2020-10-22 19:45: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mmijmm   2020-10-22 19:53:00
作者: hmsDEBBIE (*黛比*)   2020-10-25 12:39:00
同意,谢谢好文
作者: pe52ts (cheers :))   2020-10-25 19:20:00
作者: birdddd (美、美国哈哈佛大学)   2020-10-30 23:16:00
觉得不错!谢谢分享
作者: ihunter (...)   2020-10-31 22:19:00
好文给推
作者: eric0120000 (小e)   2020-11-10 10:07:00
大推,荷兰发文
作者: destinydung (布丁丁丁丁丁)   2019-02-26 22:09:00
推推!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