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面试心得-东三省

楼主: Gillespie (非妥善)   2014-11-16 17:18:12
前阵子参加公司举办的校园征才,走的是东北线。
来这里分享一下大陆就职活动与面试中国学生的心得。
九月中时老外主管问我是否有空参加上海人资办的校园征才
帮部门找找有没有合适的新鲜人,
原以为也许是在上海、杭州、南京等邻近城市,
想不到结果是要去到三东省。
对于大半辈子在南方的人,冷不啦几的东三省自有一番雀跃。
因为公司是制药公司,征才目标也是落在以药科为主的学校。
说明会时间在晚上,办在学校教室,
其实同时其他教室也有其他制药公司的说明会在进行。
经过公司短片与主管简介后,
各部门征人主管也一一轮流上台介绍各部门的特点与职缺特性。
所有应聘学生就自行选择部门投与简历。
其中由于合成部门需要笔试,因此投与合成的学生需要拉到其他教室进行。
当晚所有主管必须决定明后天面试同学,人资当晚公布于微博上。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也看到大陆制药公司校园征才的情况。
一般在这段时间所应征的硕博士,大约会是在明年七月毕业。
也就是约毕业半年以前,中国学生就开始寻找面试机会。
大陆学校还有所谓的实习,也大概是在毕业半年前,
自己找公司以实习生身分投与简历。
工作地点可能是天南地北,有些住东北的从上海回家坐火车,可能都要两三天。
我自己觉得有时回台湾都要花些时间,遇到东北同事还真是差远了。
由于制药的专业性,想在学生中找到马上上手的人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这点我公司并不太担心,因为公司的训练与工作强度足以锻炼新鲜人。
这与台湾产业只想找马上可上手的态度不太一样。
也有可能是市场规模不同,任何制药环节专业的学生,也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领域。
制药产业链其实在中国相对完整。
隔天面试也是在教室举行,依照前一天公布的顺序进行。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请面试学生以英文自介,
因为公司老外不少,至少需要有一般的沟通对话能力才行。
这时就会有些差异,有的人愿意试着说,有的没两句就放弃,
当下就可以分得出来。毕竟制药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分工,
很难不与外国人接触。因此也是建议台湾同学,把英文学好有助于将来发展。
尤其是听力与对话。学生的程度当然是各有高低,但我觉得博士生比较能掌握自己的目标
与投与职位的关联。硕士生就弱了一些。
然而在短短30分钟,其实不太能完整认识面试者。
但对于求职的积极度是可以区分得出来的。
的确有乱枪打鸟的心态的面试者存在,且对面试职位不甚了解的人。
还好我部门找的是相对职位较高的,投的人比较少,不用面试太多人,
同样的话不用说太多次。
其他部门还得要有两个面试官才忙得过来。
有的部门当天面试完成就发offer,有的会有第二次on site的面试。
相对于台湾,由于市场太小产业链不完整,制药产业相关的工作不多,
大多新鲜人除业务外只能选择研究助理。机会其实是少大陆学生很多。
然而台湾应届学生若想找大陆公司,并不会有任何加分。
若非真的下定决心愿意离乡背井,并接受相对台湾较低的起薪或较高的税。
不过这趋势相对会慢慢调整。
此外工作环境是值得一提之处,目前大陆早已有不少外商药厂研发单位进入,
也就是说,直接与国际制药公司合作与交手的机会很大。
舞台算是大了不少。这点是很高的附加价值。
与大家做个分享....
作者: woomas (woomas)   2014-11-17 22:56:00
感谢分享
作者: bigfeetkaka   2014-11-18 09:50: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