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14mp5 (å±…éš±)
2020-10-04 10:47:58今年中秋节,你夜访板桥林家花园了吗?如还没有,今年底前还有机会:
https://reurl.cc/LdWkm9
我有跟家人一起去喔,也想起几年前接受伊甸基金会补助,
探访板桥林家花园及后站商圈,进行无障碍旅游调查,
而整理出<无障碍环境,不能只有住宅>游记:
※文字内容:
西元2014年,台湾不少身心障碍朋友希望租得起无障碍设计住宅,这让我想起那年九月,
在新北板桥地区进行无障碍旅游的经验。
当时我发现板桥知名的林家花园古蹟阶梯、门槛很多,导览图没点字、导览员不会手语;
板桥后站商圈部分店家建筑也很老旧,没斜坡、电梯,骑楼宽度不同,不方便身心障碍朋
友逛街。
或许有人认为,不出门就好啦。但我任职长期照顾服务单位时,带住宿的身心障碍朋友逛
街进行社区适应,看他们高兴的样子,反映接触外面环境得到感官刺激,有助身心发展。
既然世界各地区发展古蹟观光,就讨论如何兼顾身心障碍朋友的参观权益及古蹟保存,或
许可用可移动设施解决,像是移动式斜坡;商圈如进行都市更新,也期待一并增设无障碍
设施。
毕竟闽南语俗话“千金买厝,万金买厝边”说得好,要住得舒服,需住宅所在环境配合,
尤其台湾有大约一百万名身心障碍朋友,加上行动不便的老人,如能改善建筑无障碍设施
,方便他们出门满足社会参与权益,增加人潮带动店家营收拼经济,不就更好?
※图文加好康版:
https://vocus.cc/sw-u/5d4eba9cfd89780001fb8daa
※同场加映:
最近也记录板桥古蹟,包括迪毅堂、板桥放送所、板桥林家花园,
就来分享给因各种原因,不便出门或来板桥旅行的人噜: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g/ginchang/sets/219943874
作者:
s925407 (時光è€äºº)
2020-10-04 11:15:00你这个内容把林家花园拿掉换成别的地方好像也完全没有问题。
生个小孩推个婴儿车就知道,台湾真的对无障碍观念有够烂各种垃圾驾驶违停(人行道、坡道),可笑的虚设无障碍坡道好手好脚挤残障妇幼电梯(跑的挤进电梯),观念有够糟的
作者:
writter (mister)
2020-10-04 17:08:00你说别的就算了 林家花园的设计有它的历史脉络 都是历史的证明 难道要为了身障把古蹟敲掉? 是不是搞错什么?
作者:
timtams (Yum..Yum...)
2020-10-04 17:45:00台湾无障碍设施真的很弱,新建设没纳入的确该批判,但套用在古蹟上实在是有点太过了。
作者: mikami1027 (MK) 2020-10-04 20:30:00
日本有些神社会用加木板的方式辅助 印象中有些场所还会标明是否是无障碍空间 如果否是因为有阶梯或没有无障碍厕所台湾别说古蹟 四处乱停的机车 车站标示不明的电梯(例如你在台北车站想推轮椅去坐捷运 没走过真的找不到)从捷运车厢出站还有为了用最快速度转乘冲出车厢的人会先把电梯搭走
作者:
writter (mister)
2020-10-04 21:11:00林家花园很明显就不是一个装了木板就能解决身障问题的古蹟,真的有进去过? 内部构造大多是窄廊小路,你过一个门框都还得缩一下才能过。尤其花园的部分更是窄到轮椅之类的不可能过得去,在想什么?要也看得整体一点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0-10-04 21:56:00古代本来就不会考量到身障者的需求
作者:
s925407 (時光è€äºº)
2020-10-05 00:37:00对了,我的推文不是赞同你说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这篇文没内容到几乎可以当样板套上任何地点你回我一个XD我想你大概是看不懂我的意思吧,多解释一点你应该就看懂了
作者:
mersma 2020-10-05 07:13:00无障碍空间全台湾都需要改善,不过林家花园“内”并不适合,去过的人应该都知道
作者:
writter (mister)
2020-10-05 10:29:00厕所有辟一个
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社会风气对于弱势族群我觉得有待加强,连上个公共汽车都会有拒载的心态,不是弱势团体发声根本不太会有人去在意弱势族群的权益啦。 何况还听过因为买优待票更觉得少了一点服务是应该的谬论。以上仅代表个人立场 XD
作者:
s925407 (時光è€äºº)
2020-10-06 16:10:00不管出发点为何,要写文章请充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