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amiya (暂停 ninimiga 发言7天)
2014-11-11 01:33:05※ 引述《XieXie9527 (谢谢你9527)》之铭言:
: 捷捷运砍人凶嫌郑捷弟弟已前往江子翠派出所探视,不敢置信的郑嫌弟弟看起来眼眶泛
: 红,哭了很久,也被警方带到小房间侦讯。据了解,郑捷父母都是上班族,家就住在江
: 子翠捷运站附近,是板桥海山“在地人”,熟悉行凶地点。
因为在爬新闻 刚好看到一点有趣的事情
关于郑捷父母的职业
华视:父亲是公务员,家境不差
东森:开得是水电公司
民视:国民党林国春转述,郑捷家境小康,父母是一般的上班族
东森:母亲娘家开设建设公司,父亲承包其中的水电工程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网爬新闻;内文中的错字是因为一字不漏照打)
当然,比起探究问题本身,我好奇的是,
为什么媒体的报导可以如此的天差地远?
对了,XieXie9527转录的新闻也是ETtoday(东森)的报导
作者:
yl3h0 (娜娜)
2014-11-11 06:53:00媒体言论太自由,所以每个公民应该培养媒体识读的能力,才不会被媒体牵着走
作者:
aliceliu (低调的老人)
2014-11-11 08:26:00重点是郑家的背景…貌似与郑逢时有关
因为媒体会断章取义 不加求证 以讹传讹 挑拨优先甚至会引导暗示 选择性取样报导 甚至捏造报导
很多公务员会用分身开设公司或承包工程.或许案件不单纯
作者:
ykjiang (York)
2014-11-11 12:28:00的确很可以,不是关系太好被压下来就是~
作者:
remvsd (~~~)
2014-11-11 12:46:00感觉没有矛盾啊,现实中就是很多工务员还有自己开其他副业记得之前也有工务员上新闻,因为偷拿公家的材料回家卖
跟媒体接触过就知道,新闻内容仅占事实的40%有些事情连我们在现场处理的都没听过…一个不在现场的记者却能生动的写出……呵呵
一些"为保护当事人, 语音采访经变音处理"的采访报导根本就是访问自己的同事阿, 回答得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