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已读取发文须知并详阅版规(Y/N):y
职人猛男影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FR8bCHFlw
欧盟表示基于曲酸的安全性评估和内分泌干扰顾虑,1%的曲酸使用于化妆品并不安全。1
日2次使用面霜和护手霜的频率下,曲酸浓度不建议超过0.04%。但欧盟的意见不包含曲酸
其他衍生物,例如:酯类Kojic acid dipalmitate 和Kojic acid isopalmitate、
Chlorokojic acid,此次不做评估。
曲酸是霉菌Aspergillus、Penicillium和细菌Acetobacter的代谢物,呈白或淡黄的结晶
粉末,不纯物可能有微量重金属、黄曲毒素或砷,没有气味,尝起来带苦。由于能抑制酪
胺酸酶活性和黑色素,所以是皮肤光泽、美白和淡化色素的成分,同时也是漂白剂
(bleaching)和抗氧化剂。因为曲酸对多种氧化酶的抑制力,所以在日本常当作食品添加
物,加入新鲜蔬菜、螃蟹或虾子,以维持新鲜和颜色。
曲酸没有光敏性,但有些微的光刺激性。口服和外用涂抹曲酸到达血液的量约差4倍,曲
酸口服和外用都能快速吸收、分布体内,外用曲酸后约0.5小时能在血液测得最大值。孕
妇皮下注射曲酸30分钟后,有高浓度曲酸进入胎儿并停留,但转移到母乳的量不高。2012
年欧盟结论认为1.0%曲酸使用在停留型化妆品安全无虞,然而2021年不再认为如此。
曲酸被认为会干扰甲状腺的碘有机化反应或碘摄取,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28天口服曲酸
会抑制大鼠的碘摄取,降低血液中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浓度,代偿作用使大
鼠的甲状腺促素(TSH)增加,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干扰下视丘-垂体-甲状腺内分泌
轴(HPT-axis),影响荷尔蒙合成。在大鼠身上是这样,人类也是如此。
过去欧盟以人类下视丘-垂体-甲状腺内分泌轴比大鼠更不易被干扰的前提,排除物种间差
异应考虑的安全系数,因此表示1%曲酸使用于停留型保养品安全无虞。
但由于至今,没有研究能提供曲酸应用于人皮肤时干扰荷尔蒙的剂量,所以有必要调整安
全边际参数,补上人类和大鼠物种差异下正确的安全系数,因此1%的曲酸不再视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