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Kiehl's白泥面膜引起刺痛?专家完整探讨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8-08-06 21:32:25
Kiehl's 契尔氏的白泥面膜最近非常的红,
但是网络上除了有许多部落客在推荐使用以外,也有许多人反应使用后会有刺痛感。
近日也有版友来信问我们使用后会刺刺热热是什么原因,
于是我们就针对这个产品的粉专说明、专柜人员说法以及全成分等等做了全方位的调查。
调查中,我们发现问题可能其实不只是消费著使用的不良反应,
还有Kiehl's 公司面对消费者的态度。
我们会完整说明我们的调查内容,
也希望厂商可以正视这个问题,并且重视台湾消费者的权益。
还有什么问题也欢迎推文提问,我们都会再整理回答大家的~
网页图文好读版:http://bit.ly/2nevXXt
正文:
Kiehl’s 契尔氏白泥面膜是非常火红的产品,
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大量部落客与 Youtuber 的介绍文章,
也有很多人分享这类产品的使用心得。
但在搜寻引擎如果你输入 Kiehl’s 契尔氏白泥面膜这个产品,
后面还会有个建议搜寻字:“刺痛”。
另外在不少论坛以及文章中,也可以看到网友们分享使用后有刺痛感的经验。
https://imgur.com/Q0SpYiD.jpg
kiehl's 白泥面膜关键字搜查
近日 PTT 网友以及我们粉专的读者来讯,
询问了有关 Kiehl’s 契尔氏白泥面膜使用后脸部红肿刺痛的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展开调查。
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其实真的有问题的,
可能不只是部分消费者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而是 Kiehl’s 契尔氏这家公司面对消费者的态度。
以下我们会将整个调查过程完整说明,
希望厂商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认真重视台湾消费者的权益。
先做个重点整理:
1.Kiehl’s 白泥面膜是一个合法的产品,本身并不能算是问题产品。
但确实有不少消费者反应使用后刺热的不适感。
2.这种刺刺热热的不适感,根据团队的专家分析全成分,并实际测试产品后,
认为最可来来自 1,3-丙二醇、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这四个成分。
3.这四个成分都是合法成分,可以使用。
但因为对某些人的刺激性,不一定适合用在停留时间长的面膜类产品。
4.使用后有刺热感, Kiehl’s 公司应正面面对消费者的疑问,
而非以商业机密、或者是乱扯的方式应付消费者。
5.如果有化妆品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大家要循官方管道,向卫生福利部通报喔!
《Kiehl’s 白泥面膜使用后刺痛,厂商自己怎么说?》
也许是因为实在很多人有这个疑问吧, Kiehl’s 自己在粉专发了这篇贴文。
https://imgur.com/GU7iOtD.jpg
Kiehl's Facebook官方PO文
Kiehl’s 的说法是,能够做到“有效清洁”的泥膜类产品,
一开始使用时有热热刺刺的感觉是“正常”的,
指出这是因为“成分正渗透到毛孔中进行深层清洁”。
但这边其实就很怪了,难道使用后不会热热刺刺的,
那就不是能够做到“有效清洁”的面膜吗?
那如果使用你们产品之后没有热热刺刺的人,就是没效,可以拿去退费吗?
既然你们要把自己产品可能造成的问题,
说成是这样才代表有效,那你们同意用了不会热热刺刺的人去退费吗?
相信你们一定是不会同意啊!
另外他也提到,这感觉只会持续一下,如果有持续的情形请向他们咨询。
好喔,那我们就真到请一位网友去跟他们咨询。结果得到以下的回复。
https://imgur.com/OOQmASd.jpg
Kiehl's 回应网友截图-1
他们的回答是:“这是活性成分渗入到毛孔中,将污垢及粉刺清出或吸出。”
但消费者进一步追问“是哪个活性成分?”时,
他们居然回答“成分因属商业机密,我们不方便透露”...
根据卫署药字第 0900071596 号规定,化妆品应该要依法标示“全成分”,
为什么贵公司的成分是“商业机密”啊?
后来网友跟我们回报,我们就跟他说,请他继续追问,
结果对方过了很久,才又贴了这个解释。
https://imgur.com/Wxy9yaJ.jpg
Kiehl's 回应网友截图-2
看完我们整个傻眼…疴,所以贵公司的意思是,矿物质跟微量元素,
还有芦荟萃取会造成皮肤刺痛吗?这怎么看都不合理啊!
既然你们不愿意揭露,那我们只好自己去查询了。
《Kiehl’s 白泥面膜的全成分完整分析》
要了解这个产品到底为什么会对某些人产生刺激性,
甚至是有人可能发生持续的发红、甚至发炎现象,
就要从整个产品的成分跟配方组成来研究起。
根据 Kiehl’s 白泥面膜外包装的成分标示,这个产品的成分排序是:
Aqua/Water :水。化妆品含量最多的通常就是这个,很正常。
Kaolin :高岭土。粉体,可吸附油脂。
Bentonite :膨润土(皂土)。有黏土的性质,可用来赋型、黏度控制。
Propanediol : 1,3-丙二醇。溶剂、保湿剂。
Glycerin :甘油(丙三醇)。保湿剂、溶剂。
CI 77891/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钛。
是一种白色粉体,可用作色料,也可防晒。
但这边添加的意义是让产品看起来白。
不然你可能不会觉得这个产品叫做白泥。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 :辛酸/癸酸三酸甘油酯。
是一种油脂,可作为封闭性保湿剂。
Cetearyl Alcohol :棕榈醇。作为乳化安定剂。
Corn Starch :玉米淀粉。粉体,可吸收油脂,也可以让你觉得有颗粒感。
Phenoxyethanol :苯氧乙醇。防腐剂。
Ceteareth-20 :鲸蜡硬脂醇聚醚-20 。用作界面活性剂。
Caprylyl Glycol :辛甘醇。防腐剂。
Xanthan Gum :三仙胶。胶体,作为增稠剂。
Ethylhexylglycerin :乙基己基甘油。防腐剂
Tocopherol :生育醇。抗氧化剂。
Lecithin :卵磷脂。乳化剂。
Aloe Barbadensis leaf juice :芦荟叶汁。保湿舒缓作用。
Oat Kernel Flour :燕麦粉。粉体,可调整整个产品的质地。
Allantoin :尿囊素。用来保湿、也有舒缓皮肤刺激的作用。
这时我们就要从全成分去分析,到底是什么成分造成产品导致刺热的感受了。
这里面多数的成分,都是化妆品内的常用成分,和别人的产品没有很明显不同。
但团队的资深配方师仔细一看,就发现问题可能在哪了:
最有可能的原因在: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 1,3-丙二醇和苯氧乙醇,这四个成分。
首先要先声明,这三个成分本身都没错,但所有东西都是有优缺点的。
我们分述如下:
苯氧乙醇这种防腐剂的缺点,就是在部分人身上有较强的刺激反应,
以许多配方师的经验来看,在东方人身上似乎比较容易观察到,
有些人在接触时会感到刺痛及发热感。
因此资深的配方师,通常比较不喜欢把苯氧乙醇使用在面膜类的产品上,
主要就是因为短时间突然大量的使用产品及停留在皮肤较长的时间,
让皮肤突然大量接触这些较刺激的成分,所以皮肤的反应会就会较为明显激烈。
在一般的化妆品或洗剂产品上,则因为使用量较少及用后立即清洗的关系,
就比较没这类问题。
辛甘醇及乙基己基甘油,则都是多元醇防腐剂成分,
虽然不在国内表订的防腐剂中,是用来取代传统防腐剂的成分。
但这个成分也可能对某些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使用时可能会刺刺热热的。
我们也实际在皮肤上测试了其他类似产品,同样类似成分的泥膜,
在使用传统防腐剂与多元醇防腐剂搭配的情况下,
发生刺激的情况似乎较少或较轻。
1,3-丙二醇这个成分也有可能在某些人发现发热的反应,
但到刺痛的人发生率是不高的。
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
会是这个产品同时使用了 1,3-丙二醇、辛甘醇、 乙基己基甘油,以及苯氧乙醇,
这四种可能对某些人会产生刺激的成分。
但必须说,每个人产生皮肤刺激的原因,可能不同,
我们目前的评估,只是依照手上的资讯,找出最有可能的因素。
事实上,市面上有些主打温热卸妆的产品,
也是利用类似的多元醇产生的皮肤热感。
综合评估下,因为防腐剂的用量并不会太大,如果要以成分浓度排列,
与发生机率来推估,最有可能是 1,3-丙二醇所造成。
此外这配方式不适合敏感性肌肤使用,目前市场上敏感性肤质的人又这么多,
所以使用上有状况的人,可能就不少见。
《使用清洁泥膜到底有没有意义?》
接下来其实是个复杂,但值得讨论的议题,
也就是清洁泥膜这类的产品,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市场上会持续存在的东西,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真的有意义,一种是大家以为它有意义。
多数人买清洁泥膜这类的产品,
主要会是想要达到“深层清洁”这类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网络上看了不少分享文,发现这个白泥产品,
有不少朋友是为了让粉刺或皮脂管丝比较浮出来一些,
之后便于用粉刺夹或者是黏贴型的产品清除。
但如果要达到这些目的,其实未必要使用这类产品。
例如想让粉刺浮出来一些,其实使用温毛巾敷著鼻头,
大概五到十分钟,也可以有类似的效果。
医疗人员最担心的,往往是皮肤过度清洁的问题。
一个清洁产品,其实不适合在皮肤上停留太长的时间。
但这个产品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其实使用的清洁成分比例并不多,
反而有很多保湿的成分,做出一个介于保湿产品跟清洁产品之间的东西。
以我们的角度来看,其实如果真的想要清洁,使用一般的清洁产品就好。
想要保湿,使用单纯的保湿产品就好。
用这种介于中间的产品,似乎没什么非常必要的意义,只是徒增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真的要使用这类的产品,就请一定要注意,避免造成过度清洁的问题。
根据我们自己实测,如果依照厂商的建议,
使用这个白泥这个产品 10-15 分钟后,
再照网络上不少朋友的做法继续使用黏除粉刺的产品,
在皮肤镜下就观察到过度清洁,甚至是一些皮肤损伤的现象了。
所以真的要用的朋友,请不要同时再用其他清洁方式,不然风险真的过高。
总而言之,这个产品不是什么神器,有它的好处,但自然也有它的缺点。
它还是一个合法的产品,至于你是否要使用,
就看你自己的皮肤状况适不适合了。
但 Kiehl’s 这家厂商最大的问题是,
消费者回报的,其实是一个“化妆品不良反应”,
但厂商却是用“刺痛才有效”作为宣传方式,
而且在消费者追问时扯了很多根本不是理由的说法,
这实在不是一个国际品牌应该有的方式。
如果大家使用化妆品后,出现了不良反应,
可以上网查询化妆品不良反应通报系统的通报方式。
例如这个产品很多人发生的刺痛问题,
就属于化妆品不良反应中的“其他不良反应”,
包含红、肿、刺、痒等不适情况。
而厂商面对化妆品不良反应,首先要做的事情,
应该是请民众暂时停止使用,并先咨询专业医师。
另外面对消费者对不良反应的提问,应该要仔细调查到底是发生什么问题,
而不是讲什么“刺刺热热才会有效”这种大有问题的说法。
事实上,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实地到该品牌的专柜询问了这个问题,
结果专柜人员的回答,
居然是“这是正常的,因为那是帮你做深层清洁代谢才会有刺刺热热的感觉”,
“目前是没遇过有客人反应有这种现象,它真的卖超多瓶...”。
这边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觉这是单一专柜人员的错误,
要求他们了解完整的化妆品成分与功效,还有许多技术上的细节,
真的有点强人所难。
但应该被凸显的是,厂商自己内部教育训练,
是不是系统性地要客服人员用“刺热就是有效”的这种说法来搪塞。
不管是线上或者是实体的客服, Kiehl’s 的做法都是不合格的,
真心呼吁这家公司一定要好好全面检讨,
不然品牌的声誉,真的会毁在这样的客服上啊!
看完这篇,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类产品使用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降低自己的风险。
也希望大家至少能了解,遇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时应该怎么做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