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湿疹预防、保养与根治3大关键!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7-12-06 21:16:53
湿疹是非常普遍的皮肤疾病,许多版友也都曾被医师诊断患有湿疹。
但是这些人也同时有很多疑问:
为什么明明皮肤极度干燥(误),都脱屑了还说是湿疹?
怎么上次发红发痒也是湿疹?全部都说是湿疹就好啦!
其实还真的是这样没有错,因为湿疹是定义很广的皮肤疾病,
皮肤会发炎、红肿、组织液渗出、脱屑皮肤疾病,都可以算是湿疹。
可是症状表现这么多,要怎么好好治疗呢?
如果不想要皮肤湿疹,又要怎么预防呢?
今天团队就要来告诉大家,湿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湿疹的治疗以及预防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如果有更多疑问也欢迎推文提问,我们都会再整理回答的~
网页图文好读版:https://goo.gl/iodzzh
正文开始:
湿疹是个发生率极高的皮肤疾病,许多人都曾经被医师诊断过湿疹。
但很多人都带着一个疑惑:
“为什么上次手上起红红痒痒的小水泡,医师说是湿疹,
这次手肘出现乾乾脱皮发红的症状,医师也说是湿疹?
到底这医生是不是庸医啊?
我不管哪里红、哪里痒、哪里湿、哪里干,医生通通都说是湿疹,
然后就开药膏给我擦,这样对吗?”
其实这样讲的医师并不真的是庸医啦,而是湿疹这个疾病,
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举凡异位性皮肤炎、
https://www.medpartner.club/atopic-dermatitis-care-cure/
接触性皮肤炎、汗疱疹、
https://www.medpartner.club/pompholyx-cause-care-treatment/
脂漏性皮肤炎等等,
https://www.medpartner.club/seborrheic-dermatitis-care-treatment/
这些会让皮肤产生发炎、红肿、组织液渗出、脱屑症状的皮肤疾病,
都可以算是湿疹,临床上皮肤炎跟湿疹也常是两个互换的名词,
这也难怪大家被搞得七荤八素了。
今天跟我们一起花三分钟的时间,
这次我们会让你彻底搞懂医生在讲的湿疹到底是什么?
以及湿疹到底应该要怎么样治疗、保养以及预防才对!
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上课囉!
《湿疹为什么叫湿疹?为什么明明看起来超干还是湿疹?》
湿疹在一般被认为上指的是“非其它疾病”造成的表皮及真皮发炎。
这样讲大家可能还是有点模糊。
会叫做湿疹,其实是因为在显微镜底下,
湿疹的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表皮层出现很多发炎细胞聚集,
在表皮和真皮之间导致一些空泡变化,这时候在组织内可以看到一些小水泡,
在皮肤表面看到的会是红、肿甚至是渗出一些组织液,
看起来比正常的皮肤还要湿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标准的急性湿疹变化。
这也是湿疹被称作湿疹的主要原因。
但湿疹并不会只停止在急性期的状态,随着反复的急性湿疹发作,
角质的代谢会越来越不正常。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在保湿教学的文章中就有提到过,
https://www.medpartner.club/moisturizing-care-introduction/
当皮肤发炎时角质细胞的代谢会出问题,
天然保湿因子跟生理性的脂质没办法顺利产生,
角质层会更没办法抓住水分变得更干。
而湿度不足的角质层就无法正常代谢,
因此会变得越来越厚,也容易出现整片的脱屑。
https://imgur.com/w52i89P
在这个阶段皮肤会看起来稍微增厚,颜色则是淡红色至红色,
有时会伴随着一些皮屑的产生,
这时就算是亚急性湿疹(Subacute Eczema)的状态。
随着发炎反复发生,上面这个恶性循环就会更严重,最后皮肤会变得不红,
甚至是有点暗沉,摸起来比起正常的地方更厚,
有时候甚至会又厚又粗像是长茧一样,皮屑也变得更多,
这时就代表进展到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了。
看到这,大家应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明明很干,
医师还说它是湿疹了吧~
这样讲可能还有点抽象,我们来看看几个实际案例照片。
下图是一个异位性皮肤炎急性发作的婴儿,
大家可以明显看到红、肿、渗出组织液的急性湿疹变化。
https://imgur.com/BydQieY
婴儿脸上及四肢、躯干的异位性皮肤炎急性发作(急性湿疹)。
Photo Credit:Professor Raimo Suhonen.
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这样的湿疹反复发作到儿童期,就可能逐渐变成亚急性的变化。
例如下面这张图,就是异位性皮肤炎的亚急性反应,
可以看到粉红色的皮肤变化,伴随着不明显的脱屑。
https://imgur.com/e7fuStO
异位性皮肤炎的亚急性湿疹变化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通常异位性皮肤炎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加,症状逐渐缓解,
但有些孩子的异位性皮肤炎会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期,
经年累月的反复发作,就会出现像是下图这样的慢性湿疹反应,
可以看到皮肤变得粗糙、增厚,以及明显的脱屑反应。
https://imgur.com/vGpaehn
异位性皮肤炎的慢性湿疹变化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Atopic Dermatitis, CC BY-NC-ND 3.0 NZ
有时候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去看诊时,医生一口就断定:
“你这个湿疹已经很多年了。”
这时请不要以为自己遇到神医了,正常状况下,
医师都可以从皮肤的变化推断出湿疹的病灶是处于哪个时期。
这些病灶的变化通常有清楚的时序性,
例如正常状况下不太可能在婴儿的脸上就看到慢性湿疹的变化啊~
除了异位性皮肤炎以外,之前讲过常常会造成头皮屑的脂漏性皮肤炎,
还有让你痒到受不了的汗疱疹跟接触性皮肤炎,其实也都属于湿疹的一种。
因此如果你回去看这几个疾病的文章,搭配照片一起看,
就会发现都有类似的病程进展:一开始红肿、流组织液,
接下来皮肤越来越干、越来越厚、最后皮肤会变得粗糙并出现脱屑反应。
搞懂湿疹为什么叫做湿疹,以及湿疹的常见病程变化之后,
接下来要进入重头戏:湿疹要如何治疗。
《湿疹在不同时期的治疗方式》
湿疹这种变化多端的疾病,医师不只是要“对症下药”,
还要思考到更源头的诱发因子,以及想办法预防持续恶化等许多面向。
在不同时期的湿疹可能代表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状,自然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在急性期的湿疹,要先思考诱发的原因。
例如婴儿、孩童、青少年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这类的体质因素,
成人如果发生在手指就要考虑汗泡疹,
如果在接触了特殊物质后发作则要考虑接触性皮肤炎。
医师会先建议避免诱发的因子,
并且开药进行消炎、止痒,并且预防感染,
目标是避免急性湿疹严重发炎或反复发作。
因为严重的发炎、感染,以及反复的发炎反应会使皮肤每况愈下,
进展成亚急性甚至是慢性湿疹。
在亚急性期的湿疹,
如果进展到这个阶段通常代表患者之前已经反复急性湿疹发作过一段时间,
暗示著患者有湿疹的体质,并且皮肤的表皮层已经不是健康完整的状态了。
因此医师除了症状治疗以外,通常还会提醒患者避免各式的诱发因子,
并且强化保湿,希望让已经受损的表皮能够逐渐复原。
而慢性期的湿疹,表皮已经反复严重发炎一段时间,
粗糙、不健康的表皮很容易就又会引起发炎。
这个阶段的治疗重点会放在积极保湿,让新的角质能够逐渐取代受损的角质,
回到健康的皮肤状态。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症状治疗药物:
外用类固醇可以在轻微至中度严重程度的湿疹达到不错的消炎以及止痒效果。
但长期使用会担心皮肤萎缩或变薄的副作用,
因此医师有时会使用局部的免疫抑制剂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例如 tacrolimus or pimecrolimus)
来帮忙控制疾病。
抗生素与抗霉菌药物分别会被使用在伴随细菌或者是霉菌感染的湿疹患者身上,
这类药物可以控制感染,避免感染让湿疹更加严重,
但这类药物一定要配合医嘱吃完整个疗程,避免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喔!
抗组织胺是常见用在湿疹患者身上用来止痒的药物。
虽然有些专家认为这类药物实际的止痒效果不强,
有效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嗜睡的副作用。
研究也发现会产生镇静效果的抗组织胺
(diphenhydramine, hydroxyzine, and cyproheptadine)比较有效,
嗜睡负作用弱的抗组织胺效果就比较差。
https://imgur.com/xfGEw9D
但有些非常顽强的湿疹,光是做到这些还不够。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难治、反复发作的湿疹使用湿敷疗法越来越流行。
https://www.medpartner.club/wet-wrap-therapy-atoptic-dermatitis/
原理基本上就是把湿疹的患处用厚厚的保湿产品,
有时甚至会混著药膏包覆起来,
让湿疹的部位更完整、更持续地保湿,并且让药效发挥得更好。
在积极的湿敷疗法下,许多患者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照光疗法也是湿疹治疗的一个选项。
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患处,可以透过局部调控免疫的方式,达到缓解发炎的效果。
只是这类治疗通常不能求速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疗程,
才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喔!
医生采取每种治疗方式,背后会有一套逻辑与想法,
当你对医师使用的药物有疑虑的时候,请一定要直接跟医师讨论。
如果出现任何药物副作用,也请打电话回去给诊所或药师询问,
这都是可以透过正规的医疗处置降低副作用或相关风险的。
请避免自行调整用量或者是自行停药,不然很容易沦为医病双输的局面啊!
了解湿疹常见的治疗方式后,我们再赶快学学湿疹到底要如何保养与预防吧!
《湿疹的保养与预防:避免刺激、温和清洁、积极保湿》
在讲保养与预防之前,要先讲一件绝对不能做的事!
去看皮肤湿疹的时候,常会遇到医师不厌其烦,
甚至是语带恐吓(?)地提醒你:“绝对不要用手抓!”
其实我们医生也是很想要温柔的啊~能够当暖男谁想要当怪叔叔?
能够当仙女姊姊谁想要当恶婆婆?
好,扯远了。总之医师叫你绝对不能用手抓是绝对正确的。
湿疹发作的时候常会伴随难以忍受的痒,但指甲是手上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如果不慎抓破病灶,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细菌感染。
即便没有感染,反复让表皮再受损,也会让湿疹的情况恶化。
不管到底有多痒,绝对不能用手去抓就对了!
坊间流传了某些招数,
有些人会教你用热水冲的、戴着手套用拍的、用指尖弹的、用手掌搓的,
但以上的这些方式,通通都是错的!
湿疹最怕的事情就是进一步破坏已经脆弱的表皮,或诱发病灶的微血管扩张,
上面这些招数都会对湿疹造成更多伤害啊!
真的很痒的话,请医师开立止痒的药物是很合理的,不要听到药物就排斥。
如果擦了药还是痒的话,目前最建议的方式,还是使用冷水或微凉水冲,
或者是有些人会用冰袋短时间冰敷一下溼疹发作的位置,
然后赶紧使用保湿乳液。
在湿疹的日常的保养与预防中,要记住以下几个重点:
预防过敏、避免刺激、温和清洁、积极保湿。
预防过敏方面,有些人会对尘螨、动物的皮屑、霉菌、花粉等物质过敏,
但过敏是不是一定就跟湿疹发作有关呢?
其实相关证据还不明确。
但通常医师还是会建议做好居家环境清洁,使用空气清净机,
控制家中的相对湿度在 50-60% 左右,还是会有帮助。
另外有些研究认为湿疹跟食物过敏有关,特别是牛奶、鸡蛋、小麦、花生等食物,
但其实食物过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和湿疹发作不一定有关系。
因此除非真的对某种食物过敏再避免食用即可,不然实在不须矫枉过正。
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酒精或辛辣的食物,很容易刺激微血管扩张,
所以医师通常会建议患者别喝酒,也别吃麻辣锅、泡菜锅这类刺激性的食物喔!
避免接触方面,
湿疹体质(异位性体质)的人在体质上就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接触性皮肤炎,
而已经受损的表皮更会让这个倾向恶化。
有些患者对镍、香料、防腐剂,
或者像是新霉素等等局部性治疗产品或药剂所含的成分可能会产生接触性皮肤炎。
因此在产品的选用上,要比一般人更小心挑选。
另外穿在身上的衣服最好使用棉质的成分,不要过度粗糙,
毕竟过度摩擦还是有可能诱发湿疹发作。
如果是在脸部的湿疹,化妆还是尽量能免就免,如果非要化妆不可,
尽量选用无香料的产品,也尽量不要化浓妆,
毕竟浓妆往往必须要用强的界面活性剂才能清洁掉,
对于皮肤但刺激与伤害还是比较大。
温和清洁方面,因为湿疹患者的表皮已经很不健康,
正常的天然保湿因子以及生理性脂质都缺乏的状况下,
如果再对表皮做过度清洁,反而会让皮肤更干燥、症状更恶化。
如果皮肤没有太油太脏,其实使用清水洗涤就可以。
如果真的比较脏的时候,可选用含温和的界面活性剂的清洁产品。
清洗的时候水温不宜过热,微凉到微温的温度都还可以接受。
用双手搓洗,不必使用任何清洁用的工具,否则反而会让表皮受损。
积极保湿方面,在洗澡后不须把身体擦到非常干,
略带一点湿的时候就可以赶快使用保湿产品。
选用的保湿产品可以油一些,例如乳霜(Cream),
或者是更油一些的油膏(Onintment)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乳液也没有不行,但研究认为有些油的比例过低的乳液,
可能锁水能力不足会诱发湿疹发作。
保湿这件事情也不是只有洗澡完之后才做,每天至少早晚要各做一次,
甚至平常只要觉得湿疹的位置又变干了,就可以再使用保湿产品。
只要完整做到以上的注意事项,多数人的湿疹都可得到还不错的控制,
甚至是完全痊愈喔!
https://imgur.com/HRB8Cff
湿疹真的是困扰很多人的疾病,
而且这群患者常常是长年必须和反复发作的湿疹作战。
这篇文章认真整理了湿疹的成因、治疗、预防与保养方式,
希望能对湿疹的病友以及病友家属们有帮助。
大家可以选择一位可信任的专业医师,让医师完整了解你的病史、病程,
给予你个人化的完整建议。
另外除了药物与保养以外,也别忘了正常作息并保持心情愉快,
压力也是诱发湿疹发作的原因之一喔!
Reference
1.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Eczema/Dermatitis
2.DermNet New Zealand: Eczema Pathology
3.Uptodate: Overview of Dermatitis
4.DeAngelis YM, Gemmer CM, Kaczvinsky JR, et al.
Three etiologic facets of dandruff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Malassezia
fungi, sebaceous lipids, and individual sensitivity.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2005; 10:29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