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pH 5.5 的迷思哪来的?到底怎样才正确?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7-04-17 22:19:11
是否已读取发文须知并详阅版规(Y/N):Y
网页图文好读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weak-acid-cleanising-product-myth/
近几年在清洁产品,特别是洗面乳、沐浴乳市场中,
有一组神秘数字 pH 5.5 在几家知名大厂的广告推波助澜下,
几乎所有人都朗朗上口,仿佛是这类产品的“黄金标准”,
达到这个 pH 值才是最完美的产品。
但实际上 pH 5.5 的产品就一定最好吗?
或者换句话说,弱酸性的产品真的比较好吗?
使用这类的产品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今天我们就一次从皮肤的生理学跟化学的角度,一次讲清楚这个神秘的议题!
》皮肤在正常生理下的酸碱程度与“弱酸性皮脂膜”的角色
身体每个区域的皮肤酸碱程度略有不同,
一般脸部角质层的 pH 值大概在 4.5-6.5 之间,
男性会比女性酸一点点,油性皮肤的人会比干性皮肤的人酸一点点。
越往皮肤深层就越碱,到达有活细胞的真皮层时 pH 值已经到达 7.2-7.4 左右,
在更深到底下的组织液或血液,酸碱度大约在 pH 7.35-7.45 之间。
所以整个皮肤是一个“外层弱酸,逐渐变碱,内层弱碱”的结构。
在皮肤生理学上,这层让皮肤表层保持弱酸的东西,
叫做弱酸性皮脂膜 (Acid Mantle ),
主要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腺分泌的汗水发酵、老废的角质细胞、
和在人类表皮上的正常共生菌丛分泌物共同组成的。
(MedPartner 小教室:表皮会有正常的菌丛,跟皮肤的健康有关,不是无菌就最好喔!)
http://imgur.com/vo0tPhQ
通常微生物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酸碱度,就好比鱼有分淡水鱼跟海水鱼一样,
适合碱性的微生物,在酸性的环境就会很难活下去。
会感染人类皮肤内部,或进入血液繁殖的微生物,多数是喜欢“弱碱性”的环境,
理由很简单,上面有讲过,皮肤内部跟血液就是弱碱性的环境啊。
想像一下,你是一只喜欢弱碱性的微生物,当你要感染人体,
如果要先经过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再经过一层偏弱酸性又完整的角质层,
这过程大概就像一只淡水鱼被丢到海水里,再设一大堆障碍给它,
这根本就是不让它活啊~~~
所以透过这个精妙的设计,这薄薄的一层弱酸性皮脂膜,
确实给人类的皮肤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被破坏,皮肤自然就不健康了。
》碱性清洁用品就会破坏弱酸性皮脂膜?
上段确定了重要的结论:“弱酸性皮脂膜对皮肤的健康有帮助,不该被破坏。”
那接下来要检验的问题就是:
碱性清洁剂会不会破坏弱酸性皮脂膜?
酸性清洁剂是不是就比较能保护弱酸性皮脂膜?
答案是:不一定。重点是有没有“过度清洁”,把皮脂膜破坏了。
确实,偏碱性的清洁用品,通常对油污会有比较强的清洁能力。
因此发生“过度清洁”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加上有些人喜欢用水晶肥皂( pH 值高达 11-12 )来清洗,
这样的状况确实很容易伤害皮脂膜,产生皮肤的问题。
因此市场许多人上对于“含皂”,或者是偏碱的产品,一直有些恐惧。
但是清洁这件事情,除了产品的酸碱性以外,
还要考虑清洁的时间、清洁的方式,
即使是酸性的清洁剂,如果本身清洁力很强、清洁时间过长、过度用力清洁,
也都还是可能发生“过度清洁”的问题。
基本上,如果使用的产品 pH 值在 4-8 甚至 4-9 之间,这种弱酸到弱碱的范围,
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通常是不用太担心的。
即便是弱碱的产品洗下去,皮肤表面的 pH 值上升了一些,
其实只需要一小段时间,表皮就会回复到正常的 pH 4.5-6.5 的范围了。
所以看完这段,你就能了解:
清洁产品在弱酸到弱碱范围都可安心使用,重点是不要“过度清洁”。
But,保养品界的话术就是这个But~
因为许多消费者对于 pH 5.5 或者是 pH 5 这个数字深信不疑,
导致有些厂商,好像做出来的产品不是这个 pH 值就不行,
这也产生了市场上一个荒谬的现象,就是“乱调酸碱”。
大家国中都有学过“酸碱中和”,把碱性物质加入些酸性物质,
就可以让整个混合物的碱性程度增加,这件事情真的不困难。
聪明的你,一定猜到厂商会怎么做了。
如果你是厂商,调配出了一个产品,结果 pH 值是 4.2 那怎么办?
消费者都喜欢 pH 5.5 啊~~~
还不简单,加入一点碱性的成分不就好了吗?
http://imgur.com/FMOydq3
但是事情绝对不是憨人所想的这么简单。
保养品的“活性成分”,是保养品能否发挥预期作用的关键,
而每个活性成分,在不同的酸碱程度下,会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果酸”如果在 pH 值是 3 的环境,跟 pH 是 6 的环境比起来,
在 pH 值是 3 也就是比较酸的状况下,效果是好很多很多很多的!
果酸补充:https://www.medpartner.club/mandelic-acid-whitening-myth/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内的活性物质,其实是需要比较酸的环境,
但是你为了迎合市场的迷思,刻意把 pH 值拉到 5.5 的话,不就是舍本逐末了吗?
为什么厂商会这么做?就是因为消费者被特定厂商教育到有这样的迷思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大家都有正确的认识,
不要再拘泥于 5.5 这类的魔术数字,市面上的产品就会比较正常些了。
》哪些人要特别小心挑选洗脸产品?如何确定自己有没有过度清洁?
通常皮肤敏弱的人、婴儿、皮脂分泌较少的老人,确实比较不适用偏碱性的肥皂。
因为肥皂的油污去除力强,在这些皮肤相对干燥的人身上,
就特别容易发生“过度清洁”的风险。
选择中性或偏弱酸性的产品,对上述这个族群确实有好处。
至于如何确定自己有没有过度清洁,很难有个客观的判断标准。
毕竟你不太可能洗完脸就拿个仪器在脸上测量。
请抓住一个简单的重点:洗完要清爽“不紧绷”。
产生紧绷感可能就是过度清洁的征兆。
至于要怎么挑选洗脸产品呢?可以回去看看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facial-cleanser-efficacy-myth/
如果想复习一下正确的洗脸方法,可以再看看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face-cleaning-methods-myth/
洗脸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赶紧一次建立正确的基础观念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主题也欢迎回报 我们再来好好为大家整理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