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眼周肉芽怎么分?汗管瘤粟粒肿的保养治疗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6-11-24 21:36:28
是否已读取发文须知并详阅版规(Y/N):Y
图文好读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eyes-syringoma-milia-care-treatment/
你有多久没有注意你的眼睛附近啦?
眼睛附近的小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其实它可能是好几种不同的东西,你分得出来吗?
今天这篇文章点进去,对着镜子看一下,
说不定困扰你多年的问题就恍然大悟啦!
这两个月,大概有上百位网友传了照片过来,
问:“眼睛下面有些一点一点的那是什么”?
为了避免 Line@ 被各位好朋友的眼睛美照淹没,只好赶快先来写掉这个主题啦~
眼睛皮肤周围的皮肤很薄,眼睛又是视觉动线的中心,
所以只要你眼睛下方随便长了什么东西出来,总是让人心烦意乱啊!
但眼睛下面长出来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吗?
事情绝对不是憨人所想的那么简单,不然医生混什么吃啊 XD
多数的眼皮下方的小颗粒是良性的。也就是,不处理也不会怎样。
但如果想要处理,首先就要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以下提供大家一些简单的自我分辨方式,但确定的诊断,一定还是要找医师喔!
眼下最常见的主要是这两种东西:汗管瘤和粟粒肿。
我们就分别来解释一下这两个问题吧!
汗管瘤的成因与治疗
汗管瘤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是由“汗管细胞”组成,深度会长到“真皮层”。
良性的意思就是,它几乎不会变成恶性肿瘤。所以不太用担心。
大多数的汗管瘤是“无症状”,也就是,根本没啥感觉的意思。
很少数的人可能会痒,但是只要你不在意,不管它都行。
汗管瘤通常会呈现很多颗肤色的、圆形的、平滑的小丘疹。
因为它真的是汗管细胞组成的(不要怀疑),所以天气热的时候,
汗液分泌就会堆积在这个地方,看起来会比肤色透明一些。
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天气热的时候观察到这颗东西变大了,那就是因为汗水的关系。
汗管瘤最常长在眼睛周围,但其实胸口、腹部、腋下,甚至是生殖器附近都会。
有些研究认为跟贺尔蒙有关,在青春期女性跟怀孕后受贺尔蒙影响的妇女比较会长。
CC BY-SA 3.0 u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11243
http://imgur.com/dbmWHX3
照片上那个肉色的凸起,就是汗管瘤。
大家复习一下关键:肤色的、圆形的、平滑的小丘疹,
流汗时会变透明一些,甚至变大。
对于这种皮肤上凸起来的良性肿瘤,
传统上医师通常会使用冷冻、电烧、化学药剂烧灼。
但是如同上面所说,汗管瘤的组织是长到“真皮层”的。
大家要有一个基本观念,如果受伤到“真皮层”的层次,就很有可能留下疤痕。
相关的概念可以去看妊娠纹肥胖纹的那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striae-distensae-cause-prevention-treatment/
所以如果治疗太浅,就没效果,而治疗太深,可能会产生疤痕。
这真的是非常两难啊!!!
好险现在科技比较进步,多了雷射这个选项。
之前我们在粉刺青春痘懒人包有讲过一些雷射的观念
https://www.medpartner.club/acne-treatment-laser-selection/
如果要处理凸起来的组织,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磨皮雷射的技术。
在 2011 年的一篇研究中指出,
用 eCO2 二氧化碳飞梭雷射多次治疗下,可永久去除已发生的汗管瘤,且不留下疤痕。
在这篇研究中同时也指出,治疗的次数越多次,残存的汗管瘤组织就越少,
在“原处”复发的机会也会降低,这带给了大家一丝希望啊~
但是麻烦的是,汗管瘤本身是一种跟体质有关的疾病,
因此雷射治疗并没有办法保证之后不会复发。
有没有什么保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汗管瘤呢?
目前很可惜的,并没有。因为它跟体质、遗传比较有关,跟保养的关系证据不明确。
有些人会觉得,擦了眼霜、乳液之类的东西会长出汗管瘤,是错误的说法!
事实上没有什么证据证明眼霜擦了之后就会“太滋养”长出肉芽来。
会造成这样的误解,我们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在你还没擦眼霜之前,不会特别注意眼周,
而开始擦眼霜之后,就特别会注意附近的变化,
所以一旦有长出东西,或发现什么东西,你自然就会觉得好像跟你擦了眼霜有关,
然后眼霜好像很营养,所以太营养了就让肉芽长出来了,感觉很有道理。
这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会出现的原因,他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实际未必是这样
这在我们做医美的医师也常有这样的经验。
病人来打肉毒杆菌处理鱼尾纹,
过了两周之后跑回来说,我们没处理好,害他眼下细纹跑出来,
结果比照了术前的照片,其实没变。
会照成这样的误解的原因是,以前你没特别注意眼周,
现在注意了,而且鱼尾的比较粗的纹变淡了,你的注意就转往眼下了啦~
粟粒肿的成因与治疗
接下来进入到另外一个眼周超常见的小突起:粟粒肿。
这玩意儿很爱长在脸上,通常呈现肤色,但是跟附近的皮肤比起来偏乳白或黄。
粟粒肿的发生原因有原发性跟次发性两种。
原发性的一般认为是脸上细毛的漏斗部下层的增生。
次发性则被认为跟擦伤、磨皮雷射治疗或类固醇这类药物的使用有关。
基本上就是皮肤受伤之后,就有可能长出次发性的粟粒肿。
http://imgur.com/6srpyue
粟粒肿(Milia),图片来源:wikipedia
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长在眼周,
“圆形”、“凸起”、“偏乳白或黄色”的,这就是粟粒肿。
通常治疗上医师会用无菌的针头去挑,挑出一颗白白或偏黄的东西,就好了。
这个是健保有给付的喔~
至于保养上,有些医师会建议使用酸类可减缓生长速度,但这证据还不够明确。
但我们至少可以避免一些伤害,导致后天性的粟粒肿长出来。
另外有些眼下的小点点,不属于这两种问题。
例如有些女生可能发现眼下皮肤有看起来黄黄的小点,但没有真的突出。
这通常是因为眼下皮肤很薄,所以仔细看是可能看到底下的皮脂腺的。
这种东西就不用去治疗了啦~
以上的这些状况,还必须跟病毒疣与扁平疣去区分,
如果是病毒疣跟扁平疣,就是会传染,且会增生的。
有这种状况,记得要去找医师处理喔!
这篇内容如果对大家有帮助,还请帮我们补个推
再多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然后别再以讹传讹啦,眼霜是不会导致长肉芽的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