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美白全攻略5-美白淡斑成分与黑色素机转

楼主: medream (sayaki)   2016-10-03 21:50:25
是否已读取发文须知并详阅版规(Y/N):Y
图文好读版:
https://www.medpartner.club/melanin-mechanism-whitening-active-ingredient/
(今天图和表格较多,建议使用图文好读版阅读)
之前我们上了“皮肤要怎么看起来白?”
https://www.medpartner.club/skin-whitening-melanin/
你应该已经完整了解皮肤的基础架构,而其中一个大重点就是“黑色素”!
之前有说过,黑色素不是坏人,你要跟它长久保持一个稳定的关系。
如果追求比“天生自然肤色”还要更白,往往要付出过多的代价甚至健康。
但追求在“天生自然肤色”程度范围的白,就是有机会,也可以做的。
所以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就是“黑色素”。
再从黑色素去延伸讨论,到底美白淡斑产品哪些有用?又是如何作用的?
想要白,就要知道黑色素怎么生成,怎么被运输,怎么被代谢,
才有可能搞懂哪些产品或药品有机会美白,哪些是胡说八道~
老规矩,一样要从最基本的生理跟解剖说起,
搞懂之后,可能程度不够好的柜姐跟美容师都会被你惨电啊~
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囉!
黑色素的生成、运输与代谢机制
http://imgur.com/MXhZGNs
首先要知道,黑色素细胞分布在皮肤的表皮层,它的功用就是制造黑色素。在接受刺激的状态下,黑色素细胞就会活化,开始尝试制造黑色素。
自己身体内的状况,例如:内分泌、肝病、怀孕、肿瘤等等都可诱发黑色素细胞活化。
而身体外的状况,例如:紫外线暴露、光敏感性物质接触、药物、
发炎、摩擦、使用不良的化妆品也都会诱发黑色素细胞活化。
其中UVA会导致晒黑,还有皮肤老化。UVB会导致晒红还有晒伤。
提供大家一个口诀:A就会黑,还会Aging(老化),B就会 Burn Injury(热伤害)
要准备医师国考的学弟妹,这个背起来就OK啦~
活化后的黑色素细胞,就开始尝试制造黑色素。
http://imgur.com/JOtSpCi
要做任何东西,首先要有原料啊!最重要的原料就是酪胺酸(Tyrosine),
而身体内的重要化学反应,几乎都需要“酵素”的存在来促进反应,
这里的酵素就是酪胺酸酶(Tyrosinase),诶看清楚不是酪胺“酸梅”啊!
不要到时候有人来信问我吃酸梅有没有效我会想哭.....
在黑色素细胞内的麦拉宁小体(就是黑色素小体)内,
酪胺酸会先被合成多巴(DOPA),
再被转换成“黑褐色素”或“真黑色素”。(一般人就说他们是黑色素了)
如果你是黑人那就会转成“真黑色素”,如果不是,那通常是“黑褐色素”。
接着黑色素细胞的突触会把黑色素传给周遭的角质细胞。
接下来被释放出的黑色素,会逐渐被送到表皮层,
渐渐再移往表皮,最终被代谢掉。
黑色素从制造到运送到角质需要大约“28天”的时间,
所以一般来说使用美白产品,如果他主打作用在黑色素的话,
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评估有没有效果。
如果立刻有效的话,那它一定不只作用在黑色素的层次。
如果黑色素分布不均,集中在一起,那就成为所谓的“斑”。
如果黑色素在某一区域完全不见,那就变成“白斑”了。
如果你要问我,真的要二选一,要得哪一种?那当然是斑。
色素斑都还可以药物淡化或雷射处理,真的没黑色素的白斑,就很难搞定了。
所以看到这边,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要怎么处理了!
1.在黑色素合成之“前”,就先攻他中路,直接让酪氨酸酶减少产生!
2.在黑色素合成之“中”,抑制酪氨酸酶,让黑色素难以合成!
3.在黑色素合成之“后”,那就抑制黑色素小体转移,或者加速皮肤更新囉!
详细的机制其实不只这些,这是个大概的方向。
如果真的很有兴趣的人,可以参考以下这个图表,
列出了许多淡斑药剂在黑色素合成路径的作用与效果。
http://imgur.com/9SePxbr
Reference:药妆品学 Cosmeceuticals, 2nd edition
但要特别注意!里面有不少是“医师处方用药”喔!
拜托请一定要经过医师诊视开立处方才能使用,千万不要自己乱搞啊!
不然到时候黑色素细胞整个被你干掉,出现白斑了,保证你欲哭无泪!
底下会介绍一些化妆品、保养品可以外用的成分,不要急~
到底要如何淡斑?首先要分先天还是后天!
搞懂黑色素后,接下来你一定会想知道,那要怎么处理斑?
在那之前,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你的斑是“先天性”还是“后天造成”。
先天性的斑,就比较难用后天预防方式处置。
必须看色素的颜色、深度、根本病因,来决定处置的方式,
例如药物或雷射,都是可能的治疗选项。
如果是基因或其他内科疾病产生的班,会持续产生斑点,那就未必能够根治。
例如:咖啡牛奶斑、胎记、太田母班、颧骨母斑这类都是先天性的斑。
后天性的斑就比较有机会预防。
像是最常见的雀斑、晒斑这类的,都算相对好处理。
不过肝斑这类的就比较麻烦,通常需要积极预防加上多种治疗方式多管齐下。
但要理解的是,既然都形成“斑”了,那就代表“黑色素的生成或分布不均”。
防晒跟保养,只能“平均地”“降低黑色素生成或增加黑色素代谢”,
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班,效果就有限,实际上多数状况还是需要治疗。
但是有限度地淡化斑点,靠防晒和正确保养是有机会的。
http://imgur.com/bMTuvUn
常见合法保养品美白活性成分介绍及浓度限定
目前卫福部核准化妆品、保养品使用13种美白成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里面某些活性成分的浓度在化妆品是有浓度上限的,
例如传明酸的浓度限制在2-3%。
这边简介一下常见的几种一般化妆品美白成分。
维他命C衍生物 (Vitamin C derivatives ):
天然蔬菜跟水果中含量丰富。
可以干扰酪氨酸酶,并还原多巴,干扰色素形成,并促进其代谢。
每种衍生物各自会有浓度限定!
维他命 C 磷酸盐,浓度限定: 3%
维他命 C 磷酸钠盐,浓度限定: 3%
维他命 C 糖苷,浓度限定 2%
脂溶性维他命C,浓度限定3%,依含药化妆品管制。
至于左型C(L-ascorbic acid)则没有浓度限制。
曲酸(Kojic Acid):
源自多种真菌,例如曲霉菌和青霉菌。
原本用于食品加工,后来发现有抑制酪氨酸酶效果,因此可作为外用美白成分。
浓度限定: 2%
熊果素(Arbutin):
熊果是很有趣的一种植物,有一种让人不愉快的味道,但熊超爱吃。
有一个俗称叫做 Bear Grape (熊的葡萄),
熊果素跟甲基熊果素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黑色素生成。
浓度限定:7%
洋甘菊萃取液(Chamomile ET):
可镇静收敛,抗发炎,缓解肌肤红肿及过敏现象,增加肌肤抵抗外界伤害的能力。 .
浓度限定: 0.5%
鞣花酸(Ellagic Acid):
存在于天然莓果的一种多酚成分,可以在覆盆子、草莓、蓝莓及樱桃等莓果中发现。
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黑色素生成。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
所以如果爱美的朋友,多吃莓果好处多多喔!
浓度限定:0.5%
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可以抑制黑色素活性,改善发炎状态,具有微小血管收缩及抗氧化作用。
很多所谓的“美白锭”或“美白针”都含有这个成分。
如果流鼻血的时候,医师也常会开这种药帮你止血。
但要注意的是,医师开的就是处方用药,不是底下看到的这个浓度喔!
浓度限定:2%~ 3%
甲氧基水杨酸钾盐(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 ):
浓度限定:1.0%~3.0%
全名是 4-Methoxy Salicylic Acid KCI ,可改善角化异常,阻断黑色素生成,
被认定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预防黑斑、雀斑的发生”的功能。
目前被规范为含药化妆品管理。
二丙基联苯二醇 (5,5'-DIPROPYL-BIPHENYL-2,2'-DIOL) :
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黑斑雀斑。
浓度限定:0.5%
http://imgur.com/bMTuvUn
如何挑选安全的美白、淡斑产品?从佳丽宝事件说起
上面这些是台湾国内卫福部核准用于化妆品、保养品的美白成分。
但其实每年都会有许多新的美白成分被研发出来,而坦白说,
多数的医师都不会对这些新的美白成分很熟悉。
废话啊!都刚研发出来,我们最多也只在论文或一些发表会上看过,
怎么可能说我们对这些东西很有经验呢?
如果哪个医师说,某某最新的美白成分,保证唬烂的啦~
这边一定要提一宗化妆品界近年来的惨案:佳丽宝事件。
杜鹃花醇 4-(4-hydoroxyphenyl)-2-butanol,简称4-HPB:
是由日本佳丽宝公司研发出的活性物质。
可抑制黑色素形成及防止色素斑的形成。
2008年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就是类似日本卫福部)认可并公告为药用美白成份。
2010年台湾核准此成分当作含药化妆品美白成份,限量为2%以下。
杜鹃花“酸”跟杜鹃花“醇”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喔,别搞混了!
但一定浓度以上的杜鹃醇会与酪氨酸酶作用产生具有毒性的代谢物质,
造成黑色素细胞活性受损甚至诱导细胞死亡。
因为这个机转,造成了“佳丽宝暂时性白斑事件”。
2013年7月初发生此事件后,卫福部于同年9月9日宣布此成分禁用于台湾化妆品中。
想详细了解这件事情的人,可以google一下“佳丽宝白斑事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美白产品非常多,也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如果一项新的成分,宣称有很“快速美白”的效果,
你应该要开心还是担心?如果是我,我一定是担心。
因为一个新的成分,受到的检验还不够多,
在之前开发到上市的任何一个阶段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结果可能很严重。
幸亏后来佳丽宝事件的受害者几乎都可回复,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你自己想想看,已经确定有效果,也经过长年安全检验的成分有这么多,
为什么一定要去挑一个非常新的成分呢?
老成分不一定不好用,反而通常比较安全,也比较便宜,不是吗?
教改的时候,大家都在抗议说,靠腰为什么要让我当白老鼠?
阿怎么新成分出现的时候,大家都抢著付钱去当白老鼠?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啦...
另外许多成分的开发相关审查,不若药品的审查那么严格,这也是值得担心之处。
还有许多成分、基剂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到底为何,往往不是很清楚。
简单说啦,A成分有效,B成分也有效,C成分也有效,D成分也有效,
那这四个混在一起,会不会有效?会多有效?会不会有问题?
坦白讲,没有实验结果,没有医师会知道啦,也只能按照学理去推测啊~
所以如果想美白或淡斑,请听哥的几点良心建议啊:
预防胜于治疗,防晒占80%以上的重要度。
老成分通常比新成分安全,效果未必真的差很多,而且通常比较便宜
产品组成单纯一点比较好,避免不清楚的交互作用
美白产品不要一次用很多种,不然等于你自己混了一个多种成分混用的产品
选择产品请看清楚活性成分及浓度(但台湾常常标示不清...)
出现斑点请先搞清楚是先天还后天,了解病因才能开始对症治疗
追求美白很好,但别想逆天。自然肤色通常是安全底线。追求更白,常常只会更惨。
如果真的想施打雷射,请务必先由医师诊治,不要乱买电视购物或咨询师的推销。
美白、淡斑常见Q&A
Q
我擦这个XXX产品有用吗?
A
首先要看,是否是合法的产品。是否使用合法的原料或浓度。
如果连这关都无法通过,或你查不到,你就不要用就好啦。
至于会不会有用?医生连你的状况都没看过,哪知道会不会有用啊?
但正常一般的美白、淡斑,使用上述的13项活性成分,基本上是安全,
但效果通常只能到20-30%左右的淡化,要更好通常就必须找医师做其他处置了。
Q
最近新出了一个XXX产品,看起来很厉害,Dcard上面都有前后照,效果好明显喔!
A
你傻的啊孩子...业配文都看不出来?脑袋空空钱包就空空啦!
如果真的有超新超有效的产品,我早就去抢来卖了,还轮得到你买咧~
一定要检视合法性、安全性,至于网络上的前后对比效果,看看就好。
修图、造假的一堆,就算是真的好了,你觉得电影预告片好看,电影就一定好看吗?
今天这篇真的比较硬,但是保证非常实用。
务必赶快收藏起来,用底下的分享键分享给亲朋好友!
看完这篇,以后就算没挑到最好的产品,至少也不会花钱去踩雷了啊~
如果遇到奇怪的推销,直接拿出这篇考他,问他是哪个机制,
保证怪怪推销从此都会远离你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