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给美保板友-全面破解保养品商业逻辑!

楼主: antioxidant (0.0)   2016-08-19 12:56:39
回应原po文章内推文
保养品的有效成分分子大都很小,如常见的维他命C、熊果素、多酚类,分子量都
不到500,原po说的那些大分子如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界面活性剂,本来设定就
不是要进到皮肤内。细菌大小是微米级,小分子是奈米级,2者差1000倍,拿来比
较推论,并不合理。
保养品不能宣称疗效,但不代表没有效,过往的药用妆品成分:曲酸、传明酸、熊
果素等美白成分都放宽到一般保养品能使用,总不会归在药品时有效,变成保养品
就无效吧? 叙述模糊也有可能是要规避罚则的关系,原因就是不能宣称疗效。
实验数据我通常会分3个等级来看,假设每个实验做出来都有效
1.人体实验或动物实验:通常会用仪器或安慰剂来减少受测者主观认知造成的误差
,有效的话最为可信
2.细胞实验:实验时没有皮肤屏障,比起人体动物实验,当真正涂在皮肤上时,有
效的机率打折
3.桌上实验:实验时没有皮肤屏障也不用进入细胞内,所以涂在皮肤上时,可能无
效。如抗氧化的DPPH实验、美白的抑制酪胺酸脢实验。
其他
加防腐剂的保养品比没加的安全、医美诊所和美容所的东西并不会比开架式的专业
这些其实过往讨论很多了
一点浅见!
※ 引述《VanHorn (范小洪)》之铭言:
: 键盘保养品研发人员 想简单说明几件事供大家参考
: 很多东西可能大家分开来看会比较容易懂
: 1.化妆品/保养品的定义
: FDA defines cosmetics as "intended to be applied to the human body for
: cleansing, beautifying, promoting attractiveness, or altering the
: appearance without affecting the body's structure or functions
: 化妆品为不可改变人体皮肤结构和生理功能之清洁 美容等产品
: 反思*保养品声称美白去斑等功效的真实效果非常有限
: 2.人的皮肤细胞
: 表面由十多层死掉的角质细胞堆叠而成 皮肤孔洞大小约为50个奈米
: 而化妆品原料分子几乎都远大于皮肤孔洞大小难以进入
: 反思*若皮肤可被轻易穿透渗透 人就很容易被细菌等感染死亡
: 3.美容产品是消费财/冲动财
: 所以需要大量行销去推动购买欲
: 精美的包装/明星代言/耸动的广告
: 商业行为模式必需要有便利的大量生产保存销售方式
: 反思*保养品需要防腐剂才可便利生产保存使用
: 安全性&致敏率存疑
: 4.大牌子的明星专利成份
: 大牌子的明星成份
: 通常都不是产品整个配方中起到最有功效的成份
: 但是是非常好的行销武器
: 5.产品有没有效果的定义?
: 前面已说明化妆品明文规定不可改变皮肤的构造和生理机制
: 再者化妆品不是药 在临床试验上当然就不需要像药这么严格
: 大多数化妆品的广告会提供细胞实验的图和数据(美白&去斑)
: *反思 在细胞实验没有角质层阻挡 效果通常都不错
: 或是已文字叙述经医生推荐或是人体实验有效
: *反思 叙述糢糊或数据其实效果不明显
: (举例 黑斑改善5%算是有效 但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异)
: 在化妆品原料中其实很多有在欧洲皮肤科医学杂志等一些journal
: 发表实验和结果 但这一般消费者看不到也看不懂
: 等于是业内人看的 (但我想一般业内人也不会去看)
: 效果的好坏不是单纯看数据就可看出的
: 6.不同通路产品效果是有差别的
: 仔细去分 开架式/专柜的产品为一般日化消费品
: 美容院/医美诊所/医院的产品为专业或治疗品
: 一般日化消费品已安全为首要
: 专业或治疗品就以效果为主
: *反思 但通常效果也扮随着刺激性或副作用
: 如用酸类会导致皮肤变干 雷射过头会反黑(通常取决于皮肤肤色)
: 所以不应该把不同的产品混在一起看 使用前更应看清楚说明和做好功课
: 7.一般保养请做好基础清洁和保溼
: 有保养的皮肤基本上都会好于没保养的
: 不要把保养品功能神化即可
: 慎选产品 勿盗听涂说 多做功课再购买
: 资讯透明公开时代 消费者和商家都要一起进步才是对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