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userYuEyUe (五月肉包怪)》之铭言:
: 1. 支持维持原本的 私立普遍比公立贵
: 2. 支持新政策 私立统一减免一个额度
: 3. 支持私立减免 但设排富条款
: 顺便也讨论一下大学数量
: 甲:现在大学太多了,应该加速大学退场
: 乙:现在大学数量太多了,但维持目前政策
: 丙:现在大学数量刚好,维持目前政策
: 回答范例:1甲
三个选项都不支持,应该全面调涨大学学费,让私立大学学费回归市场机制。
我基本上保持着“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唸大学”的概念,我相信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想学
习,即便在台大也有许多人不喜欢唸书,只是分数刚好到了,对于自己所读的科系其实没
特别有兴趣,这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国家投入的教育资源,我相信在私大有更多
这样的学生。
政策目标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是减轻私大学生的负担。但是,政策的手段对吗?减轻私
大学生负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吗?大学不是义务教育,如果学生觉得机会成本过高,可以
不要唸、可以唸其他公立学校。如果真的想唸大学、但拼尽全力了还是只考上私立大学,
那确实该帮助他,但现在的政策帮助的是这些人吗?
当学费再度降低,唸大学的机会成本会降更低,台大、顶大、公立大学、私立大学都会有
更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唸大学的人去唸大学,因为“反正又不用花多少钱”,高教资源会
稀释,大学退场会更慢。有板友指出“打开人力银行,哪个工作不用大学毕业”,但当大
学学费调涨,“唸大学”所要付出的成本增加,高中毕业生会开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需
要唸大学”,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就会改变,不会再认为不唸大学是很糟糕的事,就会接受
这只是个人理性决策的事实。
有板友在推文提到,台大学生的家庭所得高于其他顶大,又再高于其他公立大学,又再高
于私立大学。确实,过去骆明庆教授曾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在的分
布比其他学校学生更好,但为何政策不是“补助低收入者”而是“补助私立大学”?我确
实曾有遇过一些同学家里明明有经营事业,却能领到以年所得方式排富的教育补助,但我
认为这不是合理的原因,以排富的行政成本过高为由也不是。首先,如果这是主要原因,
难道以“补助私立大学”会是更准确的标签吗?第二,其他政府补助也(例如:租屋补贴
)也有以家庭年所得作为排富标准,难道就没有错误认定和行政成本的问题吗?
那么我认为执政者应该做什么?为了避免“真的想唸大学,但真的付不起学费”的情况发
生,执政者应该从奖学金、学贷方面着手,补助“真的需要的学生”。(写到这边已经太
长了,就先停在这里。)
以上一些个人想法,受台大经济系吴聪敏教授所著之《台湾经济四百年》最末章〈雁行千
里〉所启发,刚好吴老师有在自己的网站上传本章节,推荐给各位板友,也推荐大家完整
看完此书。
作者:
Protian (Protian)
2024-02-03 02:31:00我刚好前阵子也看完那本书。我觉得要回归市场机制就是公私立一律回归市场机制,事实上公立大学已经拿很多补助而且还没有排富,如果觉得拿补助不排富不合理,那应该是一体适用才是
我指的市场机制是学费的部份,公立大学通常有公定价所以我没说公立大学要回归市场机制,但我支持调涨学费。至于科研单位或教育部给“学校”的补助(学费补助是对人),是研究经费所以本来就没什么好排富的,确实有些研究经费会成为教育资源的形式,但我不知道以“学校”为单位给的教育资源要怎么排富?总不能限制某些课只有家庭年所得超过140万以下的学生才能修吧
作者:
Protian (Protian)
2024-02-03 02:55:00回归市场机制就是让公私立大学的营运成本反映在学费上啊,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只有10%左右来自学费就代表公立大学的学费并没有反映市场机制。研究经费也不难处理,一切就个别教授向国科会之类的单位投计画申请研究经费,其实就是比照私校教授获取研究经费的方式办理
作者:
pain0 (囧)
2024-02-03 04:46:00公立大学有补助就不叫市场机制
作者:
asdfg5566 (The masterplan)
2024-02-03 08:25:00研究经费多还是有差,学生能使用和接触的东西都有机会变多,没办法这样切
不要以为每个台大教授研究经费都很多耶 那是各凭本事的公立大学教授的研究经费学校给得又不多一样是跟科技部申请
作者: rrnew (new life) 2024-02-03 08:53:00
现存的公立大学比私立更不符合市场机制啊
讨论到国立大学那真的很复杂,全部回归市场机制真的会一起爆炸XD
整体资源是有差的,国立大学的人事费用政府会出一部分,私校完全自筹
作者:
Protian (Protian)
2024-02-03 10:00:00讲白了就是想要更多教育资源就请缴更多学费,这样比较合理吧,没道理教育资源比较多学费反而比较低
作者:
KWBilly (Billy)
2024-02-03 10:57:00走美国路线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目前我很难相信台湾人能接受美国的玩法,大学跳下去炒股炒地为自己拼经费,感觉又要去抗议了XDD至于排富,这真的没想像中轻松,大家只看到有富人偷领,没看到因此也排掉一些穷人,看收入,排到缴税重的,没缴税的排不到,看资产,养两小买房的小家庭被排掉,有钱人还能把房转给父母,看直系资产,母家有钱但本人很穷的又被排掉。若在为这些设特规,那行政成本也是上升,规定也变很复杂。算了吧,有钱人更多是送小孩出国,其实最后给有钱的比例也没这么高
作者: bojan0701 (1111) 2024-02-03 11:33:00
确实如楼上K大所述,排富不可能排完全,订太多规则,需要补助的反而被排掉。富人较不会因为学费经济问题,去挤国立冷门科系,弱势家庭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