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u73 (煞气der法师)
2025-08-14 00:01:19https://www.twreporter.org/a/hello-world-2025-08-13
Hello World 国际周报》
甲子园的罗生门,日本高中棒球霸凌风暴:失控的网络公审?还是走投无路者的复仇?
报导者 The Reporter
https://files.catbox.moe/ckgmld.jpg
2025年8月5日,日本兵库县西宫市阪神甲子园球场,球员列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棒球锦标
赛开幕典礼。非文中当事球队。(摄影/Nanako Sudo/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
日本棒球与高中体坛的年度盛会──夏季甲子园──今年(2025)开幕之际,却爆发一起
惊动全国的名校球队霸凌事件,更迫使甲子园史上第一次有参赛球队因丑闻中途退赛。但
令日本社会震惊的,不仅是高中棒球过去100多年来长期累积、至今仍难以摆脱的体罚、
暴力指导与阶级霸凌问题,而是全案竟在社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演变成一场彻底失
控却虚实难辨的网络公审案?
2025年8月7日晚间7点29分,日本高中棒球的圣地──阪神甲子园球场,正在举办一年一
度、被称为“夏季甲子园”的全国高等学校棒球锦标赛。每年夏季,全日本超过3,000所
高中的棒球队,都会为了称霸全国的梦想奋力挥棒,但只有49支晋级队伍能踏上甲子园的
黑土球场。
当晚的比赛,是由北海道北区的旭川志峯高校迎战代表广岛县出赛的传统强队广陵高校。
在夜间仍将近30℃的湿热高温下,旭川志峯虽在4局上半先驰得点,接下来几局却遭广陵
逆转,最终以3:1的差距败下阵来。
然而,除了现场观赛的10,000名观众之外,这场比赛竟以一种极为极端的方式成为了全日
本关注的热门议题──在日本社群网络上,关于广陵与旭川志峯比赛的话题声量,甚至比
同一天的广岛原爆80周年纪念还要高。但网友们关注的,却非比赛内容精彩与否,而是一
面倒地向获胜的广陵高校棒球队喝倒彩,甚至极为激动地怒骂:
“霸凌队友的棒球队,才没有资格在甲子园打球。”
这起事件最终不仅逼使广陵高校成为甲子园史上第一支因霸凌丑闻而中途退赛的球队,也
重新燃起日本体坛与教育界针对体罚、队内暴力等痼疾的讨论,甚至进一步延烧为关于“
日本棒球未来”的激烈辩论。
走投无路者的复仇?因一碗方便面而陷入丑闻的广岛棒球名校
位于广岛县的棒球名校广陵高校。(图片来源/Taisyo/wikipedia/CC BY 3.0)
https://upload.cc/i1/2025/08/13/NJXnKt.png
在因涉入霸凌风波而沦为“全民公敌”之前,广陵高校其实是日本高中棒球界的百年名门
之一──在广岛县内,广陵26次晋级夏季甲子园的纪录不仅是全县第一,更曾三度夺得春
季甲子园的冠军。根据校方的介绍,包括选手与球队经理在内,广陵高校棒球部目前约有
164名学生成员,放诸全国都算是相当庞大的编制,这不仅反映了校方对于棒球队品牌的
重视,也显示出广陵作为传统强队的传统与雄心。
然而,正当广陵成功晋级今年夏季甲子园、野心勃勃准备挑战全国冠军之际,2025年8月
初,一封针对广陵棒球队的网络检举信,却在甲子园开幕式前夕于社群网络上流传。
这封尚未获得证实却已广为流传的检举信,指控广陵高校棒球队内存在“学长暴力袭击学
弟”的霸凌事件──今年年初,甫加入广陵棒球部的一年级新生A,因故被队上十多名二
年级学长以不守队规为由,拖至宿舍走廊公开殴打,造成头部、胸部与四肢受伤,甚至涉
嫌性侵。尽管被害人A与家长随即提出检举,但63岁的球队监督中井哲之不仅试图吃案,
还涉嫌与校方高层以及主导学生联赛事务的日本高中棒球联盟(高等学校野球连盟,以下
简称“高野连”)联手压下本案。最终,几名涉案学长仅被短暂处分便回到球队,甚至若
无其事地以“广岛代表”之姿出战甲子园;但身心严重受创的被害A生,却只能黯然退队
、转学,并被迫远离自己热爱的棒球。
检举信流传之初,广陵校方与高野连都态度消极,甚至刻意“冷处理”──一方面是因为
时逢8月5日甲子园开幕前夕,主办方不希望横生枝节、影响大会气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甲子园素来对学生丑闻极为敏感,此前不仅屡有球队因队内选手未成年吸菸、饮酒、无照
驾车等违纪行为曝光而被迫“全队退赛”,也有同校非棒球队学生涉入社会事件,导致无
关的球队被“社会形象连坐”退赛的案例。然而每逢赛季,高野连也经常收到大量针对各
队王牌或主力选手、企图让其因行为不端而无法出赛的“黑函攻击”,因此大会方面对社
群媒体的控诉说法才抱持着极大戒心而消极回应。
然而,自称是学生A家长的投诉者,不仅在网络上提出验伤单与各种骇人的队内施暴细节
,还引用大会手册的参赛选手资料,将疑似涉入霸凌案的未成年球员姓名、照片等一一曝
光公审──尽管这种争议行为明显违法,但瞬间沸腾的日本舆论,却让迟迟不愿正面回应
的广陵校方,愈来愈像是“做贼心虚”。
在舆论压力下,广陵校方终于在8月6日发表书面声明,承认网络流传的霸凌控诉“虽有夸
大,但确有其事”。校方表示,这起队内暴力事件发生于2024年1月底,被害者A因违反队
内规定,在非用餐时间于宿舍卧房内偷吃方便面,因而遭4名二年级学长揪住衣领、掴巴掌
并捶打胸口与腹部。案发当日,球队与校方在接获通报后,即依规逐级通报广岛县高中棒
球联盟(广野连)并完成调查检讨,全案最终由高野连于同年3月初做出惩处决定──4名
涉及队内霸凌的高二选手,受到严重警告并被禁赛1个月;至于被害的高一选手A,则在惩
处报告出炉后退队并自行转学。
校方强调,虽然A生被学长殴打的事件属实,但社群网络上却流传“与调查结果不符的错
误说法”。例如,涉案的高年级生只有4人,并非网络指控的“十几个人”;调查过程中
,也没有任何被害者提供遭遇队友性羞辱或性暴力的证词与证据。此外,广陵校方指出,
针对高中棒球选手的惩处决定,都受《日本学生棒球宪章》约束,不得随意公开未成年当
事人的资讯,借此驳斥外界对广陵高校“刻意压消息”的质疑。
广陵声明稿与网络控诉的最大出入,在于“霸凌案件”的通报认定──A生家长方认为,
以球队监督中井哲之为首的广陵校方,事发后虽主动向家长致歉,私下却不断施压并辱骂
A生“偷吃方便面违纪在先,应该快点接受学长道歉结案,好让球队恢复训练”,但这些行
为明显涉嫌霸凌;但广陵校方则否认施压,并主张动手的4名学长都已表达悔意并向A生致
歉,之后也未再有不当行为,因此本案仅属突发且不连续的个案,未达必须向教育局通报
并另外调查的学生霸凌事件,甚至暗示本案只是个别家长的心怀不满才会故意把单一事件
闹大。
然而,为什么已退队转学的A生家长,仍坚持要就“霸凌认定”争议与广陵高校缠斗到底
?
这是因为,日本高中棒球为了避免各校之间的恶性挖角,设有“转学禁赛条款”──除非
是因家长工作调动或重大天灾导致的非自愿转学,否则任何选手在转学后的一年内,将不
得参加任何正式比赛。
但依高野连与广陵校方的认定,A生转学并非因受霸凌所害,而是自愿的个人因素,因此
就算A生转学后还想继续打棒球,升上高二的一整年里,他也不能参加比赛;换言之,即
便A生再有天分,他高中3年间想登上甲子园比赛的梦想,甚至未来的棒球之路,都将因此
被迫中断。
失控的网络公审?甲子园史上首次的“丑闻导致中途退赛”
今年8月初,网络上接连出现针对广陵高校棒球部的霸凌控诉,事件也使该队中途退出夏
季甲子园比赛。图为2025年7月5日,夏季甲子园东京赛区的球员们在开幕式中列队进场。
非文中当事球队。(摄影/Yusuke Matsumoto/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
达志影像)
https://upload.cc/i1/2025/08/13/pt56AM.png
但就在广陵高校发出声明稿“澄清霸凌”事件的几个小时后,8月6日深夜,社群网络上又
出现了另一名受害者B生的家长,公开具名指控广陵高校棒球队在2024年犯下了另一起队
内霸凌事件。
该名家长表示,自己的儿子在广陵棒球部遭遇了比A生更糟的霸凌,除了动辄被学长暴力
殴打,还多次遭受性侵害。此外,受害B生曾多次在宿舍浴室里遭遇“水刑”式的凌虐,
包括被学长强行把头部按入水中,或者被冰冻的冷水或滚烫的热水反复泼淋身体等“近乎
于杀人的不当行为”。更糟的是,B生所叙述的情形,不仅只是同为高中生的学长霸凌学
弟,更具名指控以中井监督为首的多名随队老师与教练“曾多次动手对学生施暴”。
B生家长的深夜控诉,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烧遍日本网络。原因是他不仅以几乎触法的方
式,清楚点名涉嫌霸凌队友的学生身分,还写出了并不属于公开资讯的教练与老师姓名。
尽管几个小时后,该指控帐号删除了这则检举文,但广陵棒球队引爆的霸凌风暴,已迅速
成为全日本的头条焦点,并陷入不可收拾的失控状态。
在丑闻缠身的情况下,广陵高校不仅坚持出赛,还在全日本严厉质疑的沉重压力下,于8
月7日首战赢得胜利。然而,比赛结束后,广陵校方再度发出声明,坦承学生B的投诉“确
实存在”──该案发生于2024年3月,但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既无证据证明教练团有不
当管教,也无法验证当事人遭学长霸凌的指控是否属实。校方强调,B生虽早已退出棒球
部,但仍在广陵就读;不过,B生家长至今无法接受调查结论,于今年6月主动报警,并要
求广陵高校召集第三方委员会重启调查。
然而,广陵校方的第二份声明并非为B生的遭遇致歉,而是强调“网络上流传的指控与校
方调查后的事实纪录并不相符”,并警告各方网友切勿散播未经证实的恶意谣言,或针对
未成年选手发表不实论述的“网络霸凌”。这番发言却成了火上加油,反而进一步刺激日
本网友扩大起底、甚至恶意攻击陷于霸凌风暴中的广陵选手团。
尽管高野连与主管教育、运动体育的日本文部科学省多次呼吁各方冷静,尊重并保护未成
年选手的隐私,甚至连在首战惜败给广陵的旭川志峯高校监督也出面为广陵选手缓颊,但
最终,广陵高校校长仍在8月10日中午向夏季甲子园大会方提出“退赛申请”。他的理由
并非霸凌疑云影响了球队士气,而是日本社会在网络不实言论煽动下,已经开始向其他与
事件无关的广陵学生发出死亡威胁。
“虽然我们拼了命想在甲子园拿下胜利,但再这样下去,只会让高中棒球的名声受到更大
伤害。更糟的是,因为这场舆论风波,我校许多学生在上下学时被言语攻击、被校外人士
追赶,甚至连学校宿舍都收到炸弹威胁。”广陵高校校长堀正和在10日的记者会上表示,
“身为校长,保护学生、教职员和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是我最重要的责任。因此,才让
我下定决心:退出今年的夏季甲子园比赛。”
虽然过去也有不少学校因选手未成年饮酒、抽菸,或涉入犯罪等纪律问题而主动引咎放弃
甲子园参赛资格,但因球队卷入丑闻而“中途退赛”者,广陵高校却是甲子园百年史上的
第一例。
对此,一部分日本棒球迷震惊于社群时代的网络暴走,并回过头质疑网络流传控诉的完整
性与真实性,以及是否应在真相未明时,就贸然以网络公审那些尚未成年的“嫌犯学长”
;但另一部分意见则持续批评广陵的迂腐与颟顸,认为球队明明早就知悉“霸凌指控”,
却始终逃避处理,等到舆论失控才狼狈弃赛,这不仅搞砸了广陵经营数十年的体育形象,
对广岛县其他同样梦想甲子园却未能晋级的球队、甚至首轮被击败的旭川志峯高校而言,
更是极不公平。
忍耐是有价值的?日本棒球体罚文化的起点与传承原因
棒球在日本虽有国球般的地位,但学者研究指出,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体罚训练”,却
是1920年代才在社会变迁中首次出现。(摄影/Takayuki Hamai/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达志影像)
https://files.catbox.moe/lm6nx3.jpg
但在这起霸凌风波中,无论是谴责广陵高校应对不当的批评者,还是对网络公审高中球员
感到不安的保留意见,都提出了一个共同质问:为什么日本引以为傲的棒球运动,直到今
天仍摆脱不了霸凌、体罚或暴力式指导的长年陋习?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打棒球就必须和被体罚、过度操练,甚至被卷进莫名其妙的上下
关系扯在一起?”著有《体罚与日本棒球》(体罚と日本野球)一书的高知大学副教授中
村哲也,就是长期关注日本棒球养成与暴力问题的专家之一。
他指出,虽然棒球在日本具有如同国球般的重要地位,但作为由美国传入的外来运动,日
本棒球的球风传统与养成文化,其实更受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以根深蒂固、曾被视为理
所当然的“棒球体罚训练”为例,许多人以为这与日本人集体意识强烈的民族性或传统文
化有关,但事实上,这种耐苦式训练的“传统”,却一直到1920年代才首次出现。
中村哲也指出,棒球虽然早在1870年代就传入日本,但初期发展相当自由、混乱,参与人
口也不多。直到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1920年代,广播与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的普及化,
以及日本工业化后中产阶级的扩张,以东京六大学棒球联盟为代表的日本棒球赛事,才开
始受到庶民的广泛欢迎。
不过,随着社会变化,棒球部员急遽增加,东京六大学也陆续建立宿舍并引入监督制度,
逐渐形成以指导者为顶点的严格上下关系,体罚与过度操练的“传统”也在此开始出现。
到了战后的高度经济成长期,日本棒球选手的数量更是大量增加,球员的未来发展也因此
出现更多可能。
对顶尖选手来说,棒球是一条直通职业舞台的捷径;但就算是那些打不上先发、甚至从未
在正式比赛登场的基层部员,也能因为在棒球部的高压养成中“撑过来”,而被社会和企
业视为具有“坚忍不拔”、“服从上下阶级”等评价特质。
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像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这类名校的棒球队员,只要愿意,几乎都
能直接录取一流企业。而这种“体育会就业”模式,其实早在大正时期就已经存在。虽然
训练辛苦,但因为只要忍耐下来,就有机会进入好企业──于是,这种情况一再重演,也
让体罚、过度操练被赋予了“忍耐是有价值的”意义,进而固化出一套肯定暴力式指导的
结构。
虽然球队内的体罚与阶级霸凌,往往因组织封闭而难以被外界完整记录,但中村哲也透过
整理历代138位知名选手与教练的自传、回忆录等访谈资料,尝试勾勒日本棒球体罚文化
的长期趋势,结果发现:在历代明星选手之间,曾亲身遭遇体罚的人比例高达50.4%。若
以世代区分,1910年代出生的选手体罚经验率仅18.2%,1920年代跃升至40%,1930年代为
55%,1940年代则高达76.2%,1950年代出生者被体罚经验更是冲上82.6%的高峰。
中村哲也分析,战后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棒球热潮迅速升温,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复员的
日本军人回到社会,把在军队经历的体罚与纪律管理应用到球队制度中,进一步推动了暴
力式指导的扩散。
同时,战后婴儿潮带来了庞大的人口成长,各级学校的棒球部员数急遽增加,增长速度远
超过校舍与运动设施的扩充能力。当部员人数超过场地与资源承载量,上级学生为了排挤
有威胁的竞争对手,会对下级学生施暴与加重操练;而作为大人的指导层,也倾向“赶走
累赘”与“提升练习效率”──于是,体罚便成为以大量入退队为前提、筛选球员、有效
强化球队的管理手段,日本棒球的训练也因此逐步暴力化,进而固化为“传统常态”。
达比修的证词:认为撑过折磨才能成就现在的自己,早已是过时观念
至今仍在美职担任先发主力投手的达比修有,对日本棒球体罚“传统”深痛恶绝,多次透
过媒体直白提出批判。图为2023年2月26日,达比修在日本代表队于宫崎县进行的训练中
投球。(摄影/Shuhei Yokoyama/Yomiuri/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FP)
https://files.catbox.moe/k9z887.jpg
“体罚、暴力指导和过度操练,几乎是我学生棒球时代的日常。就算心里常常浮现‘这些
痛苦到底有什么意义?’的疑问,身边的人却似乎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到最后,我也不
得不明白:无论你愿不愿意,棒球的世界似乎就是如此运作。”中村哲也在接受媒体访问
时,经常以这段个人经验作为开场白。但他也点出,随着日本社会结构与价值观转变,基
层棒球其实早已因为日本棒球人口的大幅下滑而开始“被迫进化”。
日本棒球的结构性衰退,约在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时开始显现。企业投资与媒体关注度
逐年下滑,主力观众族群的高龄化,加上少子化导致的基层人口减少,都使学生比赛的竞
争压力明显趋缓。受此影响,过去20年间,日本学生棒球的“队友施暴事件”已有显著下
降。然而,球队管理阶层的暴力指导问题,则因教练换血周期较长、文化进化速度缓慢,
未有同步改善,直至近年仍维持在每年约90起通报案件的高原期。
中村哲也以2002年与2022年的统计对比为例,在这20年间,日本未成年人口受少子化影响
减少了15%;但同期学生棒球人口的跌幅却高达32.1%,几乎是整体少子化速度的两倍。这
意味着,日本棒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断代”危机,而长年主导基层棒球的老一辈教
练,其集体管教与威权式指导模式,也势必在新世代的冲击下彻底崩解。
事实上,人口结构给棒球文化带来的剧烈变化,也让日本体坛出现了某种世代论战──例
如获选美国棒球名人堂的日本传奇铃木一朗,近年积极在日本为推广基层棒球而奔走,但
日媒却经常截取他对学生选手们的演讲,指一朗经常以自己年轻时苦练、养成严格自律的
经验为对照,感叹“现在这个时代,已不是教练可以严厉执教的时代”、“大人无法严格
管教是对年轻选手未来发展的残忍”。这些发言,不仅经常成为日媒评论“Z世代的学生
选手很难管理,纪律和性格大不如前”,甚至还透过新闻传播引发台湾基层棒球教练对于
“年轻球员管不得”的共鸣。
但事实上,一朗的发言从未合理化威压式的教练指导与体罚,其重点始终反复强调“年轻
选手必须有严格的自律意识”。甚至他自己在高中时期,也曾因与训练毫无关联的生活细
节──例如被学长嫌煮饭不好吃──而遭受莫名其妙的体罚。
除此之外,拥有旅美经验的日本棒球明星,也开始以极为直白且明确的方式,回头挑战日
本基层棒球的养成传统──其中最有名的代表者,即是对日本棒球体罚深痛恶绝的超级强
投:达比修有。
目前仍在美国职棒大联盟圣地牙哥教士队(San Diego Padres)担任先发主力投手的达比
修,过去10年来曾多次透过日媒专访,直白地批评以甲子园赛事、高野连为主导的学生棒
球系统,不仅不够保护年轻球员,对于过度训练与暴力指导的纵容,不仅将压抑选手们的
特质与天赋,甚至还会损害球员独立思考、解读比赛局势的能力,进而继续伤害日本棒球
未来。
像是他在2019年时接受日本体育媒体《REAL SPORTS》专访时,就直言日本棒球之所以不
再吸引年轻人,就是因为育成霸凌与错误训练的概念根本没有进步,而日本社会至今仍不
肯放弃的“根性论”更是最大原因:
“现在育成年龄的监督、教练,大多数真的很‘时代落伍’,但人都是靠成功体验活着的
,这一代监督、教练正是靠‘拚命跑步锻炼意志力、忍受学长苛虐训练’成长的,所以对
‘指导者或学长的暴力’或多或少是肯定的。我想,正因如此,这类事件至今才会屡屡发
生。恐怕要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监督、教练之前,日本棒球界的体质才可能从根本上改
变。”
在过去几年间,达比修经常在社群网络上质疑日本基层棒球训练对年轻选手欠缺保护,例
如近年日本小学棒球队里,就出现了异常数量的Tommy John韧带重建手术病例;或者超过
75%的学生投手有肩肘伤病的困扰。而他在2021年1月,也因为基层体罚问题有感而发,随
笔写下自己的故事:
“体罚在过去,即便是受罚者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至少我自己和周围的人是这么想的
),所以大家都能接受。我自己就曾被球棒握把猛敲头顶(注:因为传接球失误而被暴力
指导)很多次,直到现在头上都还留有凹痕
因为当时也以为这就是常态,所以最后也只是当作笑话带过。不过,就算自己能接受,也
不能继续把这种事强加在现在的孩子身上。”
“在大人之中,也有不少人拚命地美化、正当化自己那个时代,这一点必须设法改变。”
达比修反复强调,“我真心希望,他们与其守护自己的过去,不如去学习,努力守护现在
孩子们的未来。”
文字 张镇宏
核稿/方德琳;责任编辑/黄钰婷
作者:
MK47 (和牛第一)
2025-08-14 00:12:00遭受性侵害 被淋冰水、热水 头按到水里 拜托 这种行为说让这种人去坐牢都刚好而已 哪是什么为你好 让你超越自己就说得过与其说网络言论失控 不如说如果没有网络 那个被霸凌根本求助无门
作者: Marsch (来吧!) 2025-08-14 00:25:00
推,乡民正义与实际高校野球训练管理都有改善的空间
作者: icotes ( ) 2025-08-14 00:28:00
广陵校长那个记者会和一堆人抱歉,但对被霸凌转学的学生就是只字未提。一面说有人要炸宿舍,一面招部员回宿舍待机,想装受害者也步不演得像一点
体罚跟霸凌是不同问题吧但内容有错 广陵的霸凌是今年1月
作者: pcfox (京极元狐) 2025-08-14 00:40:00
公审???那学长先不要霸凌啊 霸凌别人还有脸唉唉叫喔
看了一下日本那边的乡民看法 我是觉得这成了一个很复杂的议题了
作者:
b08297 2025-08-14 00:46:00广陵地方大会一开始就不该参赛,当初举报不压下来受害者有需要在网络上公开发声吗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25-08-14 00:53:00美洲人也不用这样球也打得很好啊
看了推特的文 有些出征的内容是真的太过就是有些帐号为了流量拿一堆未证实的言论来攻击
作者: pcfox (京极元狐) 2025-08-14 01:12:00
日本已经算温和的 韩国应该花圈花车都一起上了
作者:
dalyadam (统一狮加油)
2025-08-14 01:32:00想到T1的姑妈西亚一直被弄花圈花车 哀
作者: SuzukiSeiya (圣闘士) 2025-08-14 01:50:00
觉得美国没有霸凌的也太天真
现在网络公审就是会变成有一些反社会有心人士借机去攻击跟恐吓所有相关的人 就疯子也会借题发挥吧以为大家都会公正的针对事情本身未免也想得太简单了网络有些人就趁机假借正义之名干一些更暴力恶劣的行为就因为认为反正霸凌的人逆风该死所以干什么也无所谓甚至还会有人帮受害者编故事把事情煽动渲染搞得更严重反正假装站在正义的一方煽动那些廉价正义感就能找乐子然后一些跟凶手相关的朋友亲人也都会被恐吓攻击羞辱这种人就找到目标就还会群起攻之 意图让你社会性死亡
作者:
ILLwill (illwill)
2025-08-14 02:47:00这个可能是有些集体仇恨,很多人受霸凌过,就出来批判这已经内化成一种文化了,以至于合理不合理的界线很模糊尤其这些青少年很容易被指导者影响
作者:
qazw222 (诚实手套)
2025-08-14 03:11:00追根究底不就那些有权势的大人压事件造成
我只觉得,为什么要转学的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今天丧失高中比赛权利的应该是施害者吧?
加害者没有受到严重的惩处而都是被害者要被迫放弃离开棒球运动没人会服气
作者:
Yjizz (饶惹偶ㄚ激湿)
2025-08-14 06:44:00社团80就是恶 纵容80更是恶 利用权力包庇河蟹恶中恶
作者:
sg1987 (治作)
2025-08-14 06:55:00广陵高校迫真野球部公审个X 这个叫做用社会的力量教霸凌仔做人
作者:
Syd (Wish you were here)
2025-08-14 07:12:00怎么写的很像学校也是受害者这记者的来源已经是第二或第三手了吧 就算是报导者的文 我还是不推
不就是因为有校方和联盟的消极,才会有后面的公审发生,先从严从重处理才有立场说不要公审吧,不然消极冷处理不就搓掉了
作者:
maa0915 (黑发安娜)
2025-08-14 07:56:00没有网络揭发,这件事就会被搓掉被压下来,受害学生很可怜,但所谓的乡民正义最终过了头也会很可怕
作者:
Kydland (RBC)
2025-08-14 08:25:00法治社会 重点在证据和事实
作者:
Ec73Iwai (( ̄□ ̄|||)a)
2025-08-14 08:30:00社群的争执最好都别上车 谁知道已经离真相多远
作者:
Kydland (RBC)
2025-08-14 08:32:00广陵有霸凌 我百分之百绝对支持禁赛 并且应该惩处相关人士 教练也要下台但这些东西不应该是“网络揭发” 再怎么样也应该是在律师的陪同下 召开记者会控诉
作者: hdie 2025-08-14 08:53:00
遇过被霸凌的很可怜没错,但也遇过个性很偏执一直滥用公众力量的,所以这事本来就不是对错那么简单。
达比修有: 我真心希望 他们与其守护自己的过去不如去学习 努力守护现在孩子们的未来
就是有上面这种讲法所以就会有人藉题发挥网暴其他无辜反正你们霸凌就是逆风 所有相关人士全部该死诛九族就因为这群人没品所以他们的朋友亲人也该被网暴弄死反正一群乡民网暴逼死一个人发现错了顶多摸摸鼻子走人根本不用负什么责任 所以就有恶人乐于借题发挥搞这套网络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的群众 最好煽动跟利用了
讲的那么头头是道 看来不知道日本吃案吃的比台湾严重 XDD
刚刚再看了一下日本那边的讨论 嗯... 这已经不只是单纯谁霸凌谁有没有算不算该不该的问题了 这篇的确有把大部分的讨论写在上面 成绩和教育 谣言和传播 网络正义是行恶的借口 教育者惩处轻重 学生运动组织的文化等等
作者: Wwwhht112233 2025-08-14 12:28:00
我赞成让社会教育这些霸凌者,让他们知道社会的黑暗。日本人真的大部分都是能推脱责任就推托责任,死不认错。就算跟你道歉了,你也感受不到诚意的那种,然后下次还会再犯一样的错误。所以,我赞成不要对那些人仁慈。
作者: r05066 (TNRiff) 2025-08-14 19:49:00
感觉传统强校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事吧,尤其是那些人超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