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nYC (琬)
2025-04-25 19:11:39MLB》开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隐藏在投手球种研发失败的背后故事
每年春天,总有数十位投手带着新球种进入春训。他们怀抱着希望,期待能让在投球实验室
中种下的种子,在实战中开花结果。新球种有时能改变一名投手整个职涯的走向,让他摇身
一变成为另一个像 Skubal 那样的例子。在这个数据导向的投球时代,新球种的成功故事几
乎成了春训期间的常规剧码。投手们会在实验阶段进行 A/B 测试,检验自己是否具备复制
梦想球种的能力,然后再把这套武器带上战场,在局势稍占上风时伺机而动。
作者:运动视界编辑
【编辑 陈文】
此文编译自 Pitchers share stories of failed new pitches
https://bit.ly/44I39wm
从各项数据来看,底特律老虎队左投 Tarik Skubal 的滑球已经够出色了。尤其当这颗球搭
配上他那颗本就已是联盟顶尖水准的速球与变速球时,滑球能成为非常有效的第三武器。单
论球速与位移轨迹,甚至可以独当一面。
但根据这位美联现任赛扬奖得主的说法,滑球却仍有一个“问题”——
那不是他理想中的滑球。
Skubal 心中理想的版本是 Clayton Kershaw 那颗极具爆发力、极晚才变化的滑球,帮助这
位未来名人堂左投写下超过百年来防御率最低先发投手的纪录。Skubal 对 Kershaw 的滑球
近乎膜拜,甚至到了每年休赛季都花大把时间反复试验握法、施力点、手腕角度等细节,只
为了让追踪设备上的滑球轨迹能更像 Kershaw 那颗。
但从未成功过。
https://bit.ly/4iCxKyS
“我已经试着学 Kershaw 的滑球四、五年了,但就是学不起来,就是没办法,”Skubal 坦
言。“这真的会让人有点挫折,但同时我也觉得,棒球最美妙的地方就在这里——也许你只
差一个小小的感觉或技巧提示,就能丢出你理想中的位移轨迹或速度。”
每年春天,总有数十位投手带着新球种进入春训。他们怀抱着希望,期待能让在投球实验室
中种下的种子,在实战中开花结果。新球种有时能改变一名投手整个职涯的走向,让他摇身
一变成为另一个像 Skubal 那样的例子。在这个数据导向的投球时代,新球种的成功故事几
乎成了春训期间的常规剧码。投手们会在实验阶段进行 A/B 测试,检验自己是否具备复制
梦想球种的能力,然后再把这套武器带上战场,在局势稍占上风时伺机而动。
投手或许是全体运动员中,最具身体控制能力与动作协调性的族群。他们必须让自己的身体
对准目标,把一颗 5 盎司的棒球从 60 呎 6 吋远的投手丘,精准送进宽仅 17 吋、高约 2
4 吋的好球带。他们对四肢在空间中的位置感、对球与缝线的触感、对球路细节的掌控力,
让他们能完美结合球速、转速与欺敌效果——这就像是一位主厨能精准调配咸、甜与辣的完
美比例。
而 Skubal 的滑球,却只在他嘴里留下苦涩的味道。他的烦恼不仅止于无法模仿 Kershaw
的滑球。
“我也试着投横扫球投了三年了,”Skubal 说,“但我就是无法让球横向移动。”
这类故事——那些无法如愿成功的新球种,远比 Pitching Ninja 的精采剪辑影片中那些夸
张的位移还要罕见。这些失败,才是投手世界里真正的苦恼来源,是不断让人感到挫折与暴
躁的梦魇。
Skubal 的教练团不断提醒这位王牌投手,他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位 28 岁的左投在 20
24 年是全大联盟最出色的投手,而从本季至今的投球指标来看,他的球威甚至还更上一层
楼。就算他这辈子都维持目前这颗滑球,他仍然能继续留在大联盟最顶尖的行列,是这个时
代屈指可数的真正王牌。
“我心里知道啊,”Skubal 说,“但我真的觉得自己快成功了,我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把
它调出来。我现在只是在等,等找到对的握法、对的感觉,而我一定会成功的。”
蒐集新球路,早已不只是为了在牛棚炫技、在社群平台搏版面,而是现代投手生存所必须具
备的条件。那个只靠两种球种就能吃局数的先发投手年代,早就成为过去式;三球种投手如
今也几乎濒临绝种,就连配备四种球路的投手,也常常不足以应付强打如林的大联盟环境。
放眼 2025 年,真正能在联盟站稳脚跟的顶尖先发,几乎都有五种以上的球种配置。若想了
解这波“球种多样化”的趋势,只要看看自 2024 年起自责分率排名前十的先发投手,他们
的球种数量就一目了然:
Paul Skenes:6 种
Tarik Skubal:5 种
Hunter Greene:4 种
Zack Wheeler:6 种
今永升太:5 种
Chris Sale:4 种
Michael King:4 种
Max Fried:6 种
Bryce Miller:5 种
Corbin Burnes:5 种
这样的趋势并不只存在于顶尖投手身上,甚至可说已经是“基本配备”。除了 Burnes 是少
数例外,大多数投手不只会投四缝线与二缝线速球,还必须搭配一种以上的变化球(通常会
有曲球与滑球),而变速球更是标配,有些投手甚至还会投出两种握法与路径不同的变速球
。
堪萨斯市皇家队的右投 Seth Lugo,则把这项技术带到极致。他表示自己目前拥有高达 11
种不同球种,光是滑球就有三种变化。除了他之外,目前加入“六球种俱乐部”的投手还有
山本由伸、Spencer Schwellenbach、Nathan Eovaldi 与 Sonny Gray。而在“五球种俱乐
部”中,我们则能看到 Cole Ragans、Framber Valdez、Logan Gilbert、Aaron Nola、Zac
Gallen、Mackenzie Gore、Nick Pivetta,还有 Garrett Crochet——这位当时的白袜左
投甚至在两年前还只有速球与滑球两种武器而已。
不过,即便拥有更多球种能带来诸多好处,真正能在学习新球路时不被击溃的投手仍是少数
中的少数。
来自西雅图水手队、现年 27 岁的明星右投 Logan Gilbert,便是五球种俱乐部的一员,也
是先发投手球种组合持续演化的代表,即便是顶尖投手也不例外。2021 年菜鸟球季时,Gil
bert 一口气使用过八种不同的球路:四缝线速球、二缝线速球、标准曲球、指叉曲球、滑
球、卡特球、变速球与指叉球。他在第二年放弃了指叉球、卡特球与标准曲球,不过 2023
年又重新加入更成熟的指叉球,因为从他职业生涯以来,没有哪一种球路像变速球那样让他
感到挫败。
“那就是我会放弃它的原因,”Gilbert 在春训期间说道。“但最近我在传接球的时候丢了
一颗,感觉好像还不错,所以……我真的该收手了。”
与那些会在球季中途调整球路组合的投手不同,Gilbert 认为休赛季与六周的春训时间才是
决定新球季球种的关键阶段。经过 2024 年重新引进传统曲球与卡特球后,他在 2025 年选
择更精简的球路组合,主力依靠四缝线速球、指叉球与滑球,辅以少量的曲球与每场几颗的
二缝线速球。
“我本身是个偏向黑白分明、讲求逻辑和科学的人,所以我设计球路的方式也是这样。不过
那是季外的工作,”Gilbert 说。“当你站上投手丘、进入比赛时,你得切换成某种‘艺术
家’模式。我常跟球队的心理训练教练 Adam Bernero 合作,训练的就是这一块。”
“那是关于‘感觉’、关于放下、关于那些你无法量化、听起来像是凭空编造但其实正是让
我成为一位优秀投手的元素。我想其他人也一样。当你站在那里时,不会去思考怎样能让滑
球产生最大的横移角度。那是幕后工作。真正厉害的投手,能在两种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你开始投入这整个过程——追求过程而非结果——开始放下、抛开预期,那些事情反而会
让你变成更好的投手。听起来都很棒,但实际上要做到却很困难。当你被敲出一支二垒安打
时,更是难上加难,但你必须事先下定决心,并持续贯彻到底。”
要坚持某个仍在磨合阶段、可能导致短期效果不佳的新球路,对于一位已站稳大联盟的球星
而言相对容易;但对于一位还在小联盟中力求表现、试图以投球组合打开晋升之路的年轻投
手来说,就困难许多。
双城队先发投手 Joe Ryan 在 2018 年被光芒队选中时,曾询问球探为什么 Brendan McKay
(该队前一年的第一指名)能那么快地在体系内一路升级。球探给出简单答案:McKay 的速
球好到让低阶打者完全碰不到,因此他只靠那颗球就能解决整个打线。这个策略对 Ryan 听
起来很合理。他的四缝线速球因释球点低、上旋量高而极具欺敌性,打者很难掌握。他这颗
球曾一度高达 90% 的使用率。
但当时的农场总监 Mitch Lukevics 提醒他,若想要在体系中继续往上爬,他必须扩充球种
。于是 Ryan 在下一场比赛尝试投出一颗曲球,结果被敲出三分砲。当时 高阶 1A 的投手
教练 Doc Watson 对他说了新战略:“去他X的,用速球解决一切。”
Ryan 一直把曲球摆在一边,转而去学其他球路。他曾被告知如果想升上 2A,就得学会变速
球,结果他在 10 天内就练出来了。他也曾投过横扫球,但在光芒队的建议下暂时放弃,转
队到明尼苏达后才重新拿出来用。他在 2023 年又把变速球换成了指叉球,这球现在已经成
为他排名第二的武器。至于曲球,仍是他心中迟迟无法征服的白鲸。
“不过我前几天投了一颗,应该是我生涯投得最好的一颗曲球,”Ryan 说。“我心想,好
吧,也许我真的能掌握它。不过如果你已经有横扫球、指叉球、快速且角度短的滑球、伸卡
球和四缝线速球──那曲球到底还有什么空间?如果打者可以整场都锁定一颗球,那比赛会
很难打。但如果你能整场混搭球路,而且手上的球都很有水准,那对打者来说就会是场灾难
。”
https://bit.ly/3ECxstP
十多年来,前田健太都无法成功驾驭指叉球。对多数日本菁英投手而言,指叉球几乎是招牌
球路,但前田一直练不出像样的落点。每当他尝试投出这颗球,结果都像是打击练习用的速
球,看不出任何下坠效果。
前田曾向许多投手请教如何正确地投出指叉球。他问过野茂英雄──现代日籍投手进军美国
的开山祖师──也问过田中将大,那颗指叉球曾让田中成为纽约洋基的两届全明星。尽管如
此,前田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缺乏指叉球,因为他的环叉变速球本身就非常够用。
2018 年,前田健太在效力洛杉矶道奇的第三个球季中,逐渐失去了对变速球的手感,让他
开始陷入慌乱。没有变速球可用,他便急需练出指叉球。“我知道是时候该去调整那颗球了
,”现年 36 岁、目前效力底特律老虎队的前田说。他在板凳上几乎总是手握著一颗球,就
像多数投手一样,他是天生的研究型选手,经常调整握法与施力点,寻找最合适的感觉。
不过,前田并没有照着其他日籍投手的方式来练指叉球──一般他们会将球卡在食指与中指
之间──他反而尝试结合自己环叉变速球的特性,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指叉球。他将食指与中
指并拢,反而让无名指与其他手指分开。
“然后我就开始在传接球时练这颗球,”前田说,“然后就一路走到今天。”
六年过去了,前田至今仍在使用这颗指叉球。这样的例子,正是让 Skubal 心存希望的原因
。他也在这个冬天见证了“即战力新球种”的另一个例子:旧金山巨人队左投 Robbie Ray
传讯向他请教变速球的握法。Skubal 拍了几张照片,也录了影片,详细向 Ray 解释这颗球
的技巧。这样的交流正是投手圈的常态,即使彼此是敌队选手,也愿意分享投球上的秘诀。
Ray 对这颗变速球非常受用,本季使用率逼近 13%,是他自 2014 年菜鸟球季以来最高的一
次。而 Ray 的成功也提醒了大家,新球种的学习往往没那么简单──毕竟,连成就无数的
Clayton Kershaw,在 18 年职业生涯中,每年春训都还在寻找一颗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变速
球,最终一年也投不超过十几颗。有时候,有些球种就是不属于你。
Skubal 的滑球目前仍未达到他理想中的样子。身为一名充满斗志的完美主义者,Skubal 同
时也是个务实的人。他心想,既然无法投出 Kershaw 式的滑球,也许可以试试其他变化。
因此在与 Robbie Ray 的交流中,Skubal 也顺势请教了对方在 2021 年夺下美联赛扬奖的
招牌武器──滑球。
“他把握法、感觉、投球重点全都分享给我,”Skubal 说。“我照着试了一下,但我心想
,老兄,这真的不行。可是对他来说就很管用。我很喜欢他的滑球,那是一颗很棒的球种。
虽然不适合我,但对他有效,说不定哪天对我也能派上用场。我会再回头试试看的。”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9018
※ 授权方式: 创用 CC 姓名标示-非商业性 4.0 国际 授权条款授权
作者: milkuo 2025-04-25 19:17:00
好文推
作者:
alwu (红袜/小鸡/犀牛)
2025-04-25 19:23:00推推
作者: Weinuts 2025-04-25 19:31:00
有料文推推
作者:
polanco (polanco)
2025-04-25 19:37:00推 这篇很有趣
作者:
asly45 (asly45)
2025-04-25 19:46:00推
作者:
ntulion (再议)
2025-04-25 20:04:00推
作者: Syzygy00 (o.o) 2025-04-25 20:20:00
推
作者:
chienen (CT)
2025-04-25 20:41:00推,不过怎么没提到达尔?
作者:
chuegou (chuegou)
2025-04-25 21:03:00环叉变速球 第一次看到这个翻译 圈指变速?
作者: matt0622 (drink no talk) 2025-04-25 21:36:00
好文章,台湾投手数据有到这么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