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马格纳斯力疾走!3D全解为什么变化球很

楼主: WanYC (琬)   2025-02-22 05:24:00
马格纳斯力疾走!3D全解为什么变化球很会跑
中央社/王柔婷、张新伟、赵世勋、陈玟宪
(内有大量3D动画 建议点新闻网址阅读会较顺畅)
https://bit.ly/3XATT9d
https://lurl.cc/koMKM
世界棒球经典赛资格赛开打,在去年11月的12强国际赛中,台湾投手的变化球备受瞩目,江
国豪的极品滑球、陈冠伟的犀利指叉、张奕速球与曲球的组合,都获主办方世界棒垒球总会
发文盛赞。变化球的迷人之处,在于捉摸不定的轨迹,这次就让我们从物理学角度聊聊变化
球到底为什么能够突然下坠或横移。
投手武器库:滑球、变速球使用率高
https://i.imgur.com/kwplyNa.png
什么是变化球?广义上,除了最常见的四缝线速球(直球)外,都可以称为变化球。根据大
联盟2024年例行赛数据,在2430场比赛中,投手最常使用的变化球占比依序是伸卡球、滑球
、变速球、卡特球、曲球等;中华职棒2024年常见变化球种占比依序则是滑球、变速球、曲
球、指叉球。
https://i.imgur.com/OfImYnU.png
以右投对上右打来说,伸卡球的轨迹特色是往内角下坠,滑球则是往外角横移,变速球与指
叉球都属“变速”类别,但指叉球的下坠幅度会比变速球更明显,曲球则有一条像抛物线的
下坠曲线。
从马格纳斯力 理解魔幻球路的原理
从投手出手到飞向本垒板,球的轨迹被哪些看不见的力影响?淡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李中杰解
释,这与重力、空气阻力、马格纳斯力(Magnus Effect)有关。
https://lurl.cc/9CZ0P
在讨论变化球前,先从最基本的四缝线速球说起,四缝线速球因为轨迹相对较直,常被称为
直球。它的握法是将食指与中指固定在球的正中央,当扣在缝线上的手指向下压球时,四条
线会逆向旋转。
https://lurl.cc/p8SfF
这颗逆向旋转的球前进时,球体左侧和右侧的气压差相似,不会往右或左倾斜。
不过,由于球体逆旋,球上方与气流同方向,气流通过时压力小,球下方与空气反向,气流
通过时压力大。
球面气压大的一方会向球面气压小的一方挤压,这股力量在物理学上称为“马格纳斯力”。
李中杰指出,马格纳斯力基于球的旋转产生,而转速与马格纳斯力呈现正相关,以四缝线速
球为例,转速越高,马格纳斯力越强,上飘的尾劲越强。“所以严格来说四缝线速球也是变
化球的一种,没有一种球飞行是完全笔直的”此外,向上的马格纳斯力仍旧小于朝下的重力
,因此速球进本垒的高度还是会低于出手点高度。
转速、自旋方向 决定轨迹多刁钻
从四缝线速球的飞行,可以得出球的轨迹由旋转速度与自转方向决定,投手可以借由握法、
手腕旋转角度、手臂放球高度等,来影响转速与球自转方向。
同一种变化球,每个投手的握法设计不尽相同,并没有标准答案。中央社媒体实验室与国立
体育大学棒球队合作,邀请队上右投手陈骏纶示范滑球、变速球、指叉球等投球方式。
https://lurl.cc/2QDlq
滑球的握法与四缝线速球雷同,但食指与中指往右侧挪,借由加压侧边或侧前方缝线,让球
侧旋,接着把手腕扣直,由上往下放球。
https://lurl.cc/yKKMW
球往左侧逆时针旋转时,球两侧的气流压力并不相同
左侧与空气流动同向,气压低,右侧与空气流动反向压力高
此时,右侧高压区会往左侧低压区挤压,马格纳斯力会将球慢慢的带向左方。
马格纳斯力提供滑球向左移动的力量,但为什么横移感觉常在最后一刻发生?李中杰表示,
这是物体加速度运动的特征,棒球的飞行过程持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马格纳斯力影响,
可视为等加速度运动。而在等加速度的公式中,时间越长,位移量越大。
https://i.imgur.com/cMw3meV.png
利用等加速度的原理,顶尖的投手,透过相同的投球动作以及保持一致的放球点,达成共轨
效应(Tunneling),让每种球路在飞行初期时,都往相同方向前进,直到飞行中后段,球
的轨迹才会因马格纳斯力所施予的横向加速度,产生明显的轨迹差异。
https://i.imgur.com/OqAGKqJ.png
淡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李中杰依据大联盟2024年7月27日例行赛中,96位右投手所投出的变速
球与滑球之平均加速度模拟。(资料来源:Baseball Savant)
变速球的投法与轨迹与四缝线速球非常相似,但球速和转速都比四缝线速球慢不少,这是由
于变速球采用三指握法,三只指头避开缝线,放在光滑的皮革处,让球离手时不好转动、摩
擦力低,形成转速低,球速也慢的情况。
https://lurl.cc/OasUZ
握球的方式不同,但变速球的投球机制与投四缝线快速球一样,也是逆向旋转,球上方与空
气流动同方向,气压低,下方与空气流动反向,气压高,一样用马格纳斯力来解释,下方压
力高的地方会有一股力往上走。
但相较于四缝线速球,变速球的转速低,马格纳斯力不显著,上升力量小,致使重力影响较
明显,球体随重力持续往下掉,而且往下掉的幅度会随时间越来越大,所以会有进垒后瞬间
下坠的错觉。
https://i.imgur.com/mNoc9MZ.png
(资料来源:Baseball Savant)
从捕手的视角拍摄,可以看出飞行初期四缝线速球与变速球轨迹相似,但因为转速、球速的
差异,飞行后期进垒轨迹和进垒时间皆不同,这两种球交互搭配,有利创造共轨引诱打者出
棒。
https://lurl.cc/3sM6j
指叉球是不少日本王牌投手的决胜武器,球星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佐佐木朗希都有一颗拿
手的指叉球。“指叉”顾名思义是透过手指分开的方式握球,手指分开后一样避开缝线,让
球不好转动,降低转速。
https://lurl.cc/YekkI
由于手指分开,出力点在指侧,手与球的摩擦力更小,转速更低。由于转速更低,同属变速
球类别的指叉球,马格纳斯力作用更小,球在进垒时,下坠的幅度更大。
变化球伤身?球速、练习量才是关键
变速球、指叉球都是很吃手感的变化球,练习难度较高。国立体大棒球队教练林卫宣分享,
刚开始学变化球时,有些人可以马上体会放球点的感觉,但有些人投变速会觉得“很空”,
感觉没扣到球,导致太早放球直接飞出去,或是只有勾到球外缘变成挖地瓜球。
“练不成想要的球种,是因为没办法在离手瞬间控制好球,”林卫宣认为,虽然每位选手对
指尖的控制能力不同,但只要多尝试如改变握法,仔细感受出手后有没有办法顺利扣到缝线
或皮革,还是有机会投出困难的球种。
练习难度高是否也意谓投掷某些变化球比较伤身体?曾在2019年12强棒球赛担任防护总召集
人的师大体育与运动科学系教授李恒儒表示,虽然有研究发现曲球与肩部疼痛风险增加有关
,但大多数证据显示,相较于快速球,变化球其实不会显著增加受伤风险。
李恒儒指出,影响球员手肘伤势的关键还是在追求速度以及练习量过多。“无论是四缝线速
球还是变化球,投手都是尽全力投,”一旦该选手的四缝线速球球速提升,变化球球速也会
跟上,投手手肘的负担就增加。
近年,有越来越多仪器如Rapsodo、Trackman,可以协助选手侦测球速、转速、转轴等数据
,但转速究竟要追求到多高?林卫宣表示,有时候高转速或许可创造明显的轨迹,但轨迹并
非绝对,只要让打者在挥棒瞬间,球与球棒有半颗球或一颗球的位移变化,都是好的变化球

https://i.imgur.com/xqx7kEV.jpeg
Trackman摆放在捕手后方,优势为可拍下完整轨迹;Rapsodo摆放在投手丘与本垒板之间,
优势为可精准测量球体转轴。(图片来源:Trackman、Rapsodo网页)
投手对决打者,不只在球路的刁钻,还在于思考如何透过不同球种组合抢好球,引诱出手等
策略。今年1月,世界棒垒球总会(WBSC)在社群中回顾12强赛事时,写下台湾队张奕的速
球与曲球搭配如艺术般赏心悦目。在接下来的经典赛资格赛,又会有谁会让球迷印象深刻?
哪颗球能骗倒打者赢得比赛呢?让我们一起看下去。
特别感谢(按姓名笔画排序):
国立体育大学棒球队、淡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李中杰、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教授李恒儒
、中央社文化体育组长龙柏安
※ 授权方式: 创用 CC 姓名标示-非商业性 4.0 国际 授权条款授权
作者: hyc0725zz (兔子喵喵狗狗)   2025-02-22 05:30:00
很hard core可以存参
作者: e314520 (( ′-`)↗︴)   2025-02-22 07:06:00
龙猫:第一次就上手系列-派出奇兵帮对手破解变化球
作者: anything1111 (馒头)   2025-02-22 07:33:00
感觉好专业
作者: hsupohsiang (Faith)   2025-02-22 07:38:00
优质
作者: biosphere (别)   2025-02-22 07:50:00
优质文章
作者: ACerol (帕拉ARU图欧)   2025-02-22 10:37:00
实用文章、先收藏了
作者: jsstarlight (飞往蓝天)   2025-02-22 12:16:00
这篇报导很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