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思维误判 手感火烫到底是真是假

楼主: wangry001 (我象必胜)   2025-01-18 01:13:07
买了思维误判一阵子,最近才真的拿起来看,这本书超级精彩,推荐大家都去买来看
分享第七章的内容
第七章如果用统计学来简述,大概就是讨论样本与母体的差异,还有差异导致的错误决策
开头谈到几个在2000~2010年间,失败的签约,不少都是单一赛季的突出表现,是否能代
表长期的表现优异呢?一个累积了1500个打席的选手突然打出大幅优于过往表现的成绩,能
说他有这么好吗?
后续谈到小样本的表现优异,亦即所谓“手感火烫” “球根西瓜一样大颗” 是否真的存在
先假设有一个均匀硬币,连续10次丢出正面是否代表第11次非常可能丢出反面?
当然不是,第11次的机率与前面无异,每次丢掷硬币的结果是独立的,这是一个独立事件
透过相同的思考方式,假设一个球员长期打出.3 .4 .4的成绩,另一位长期打出.2 .3 .3的
成绩,也许下一个打席 下一周的表现可能差异不大,或是233那位更优异,但如果过了4 50
场比赛,甚至是一整季呢?前者应该会打出更好的成绩,对吧?因为每次打击都是一个(类
似)独立事件的样本点,在长期来看,344的打者就是更可能制造更多分数,因此在长期来
看,运气恢复后,数据就更可能渐渐回归到大样本的样态,而非短期数场比赛的结果
透过作者查询的数据,作者发现在每10000个打席中,真正的实力影响力几乎远大于近况,
在不管用10 50 100等小样本检验的结论上,只有上垒率会有万分之一的变化,几乎可以说
,长期打击表现与随时间改变的近况关系不大,就好比一二垒有人,选择故意四坏Soto 并
不是因为Soto近况很好,而是Soto本来就超强
在这章的结论,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短期的波动都是正常,我们应该持续相信那些值得信赖的选手,除非他被证明他已经不再值
得信赖
p.s. 我实在不确定每次打击是不是都可以看作独立事件,还是他是一个类似独立事件的事
作者: Currice6677   2025-01-18 01:18:00
打完10000个打席都可以退休了这是线仙教科书吗?
作者: chuegou (chuegou)   2025-01-18 01:22:00
可是选手会成长也会退化 要拿什么才是可信赖的成绩?
作者: pimachu (Hail ob'_'ov)   2025-01-18 01:23:00
理论上是独立事件 但投打是人所以一定有影响但我觉得啦 理性跟感性交错才是棒球的魅力 posey都说希望选手可以多跟随自己的感觉了
作者: Currice6677   2025-01-18 01:32:00
从股市10年线图可以知道 只要10年前欧印台积电 不要买红茶 就可以成为股神
作者: gemboy (沉默的双子小孩)   2025-01-18 01:45:00
人类是活生生肉体又不是无生命的硬币 相提并论怪怪的就算是机器 也会遇到零件故障
作者: Hosimati (星咏み)   2025-01-18 01:48:00
就因为球员是活生生的人,你要相信他突然有什么额外能力“手感火烫”吗?就因为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即使是一样的球路过来,同样的人下去肉眼判断、选择出棒、实际打到球,也会有那么一点的偏差,所以你觉得这一点点的偏差导致的结果差异,要是运气还是“手感好坏”?
作者: WiLLSTW (WiLLS)   2025-01-18 01:52:00
别说打球 工作学习应该也会感受到身体状况跟情绪状况造成状况高低潮
作者: Hosimati (星咏み)   2025-01-18 01:53:00
那建议请球员每天赛前填一下,今天感觉自己状况好或坏,统计一下有没有差异
作者: goury   2025-01-18 01:56:00
不要all in个股,除非你是真正的股神或赌徒。且过去10年来论欧印tsmc绝不是最厉害的股神,光随便举个鈊象过去十年成长最高可以算是tsmc的十倍就是因为“活生生的人”才可能会突然有“手感火烫”这回事会说活生生的人没有手感火烫这回事,或许是...从来没长期持续参与同一项竞技活动吧?
作者: airiguodala (塔蛙OuO)   2025-01-18 01:58:00
单看原文讲的数据我就觉得怪怪了 什么叫10/50/100的打席小样本也只有万分之一的上垒率影响 光这就跟真实数据差距甚大了
作者: Corydoras   2025-01-18 02:00:00
看投手端 也是有实力高低 球速 配球 因素太多
作者: Hosimati (星咏み)   2025-01-18 02:24:00
你是因为自己表现好才觉得自己手感火烫,还是觉得自己今天状态好会表现好其次就是“感觉”就不是完全可靠的东西,也许有人没事觉得自己状况好,但其实没有所以我才说,这样要验证是否有手感火烫这回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每场比赛前选手来个自评也许也有的人对自己的状态掌握度解释比较高,热身跑一跑就知道自己今天的状态
作者: sam9595 (帕帕)   2025-01-18 02:44:00
调子当然有影响! 不然实况野球就要倒了!
作者: s5894143 (任飙飙)   2025-01-18 02:46:00
我觉得每次打击都是独立事件
作者: pass9487 (趴死)   2025-01-18 02:48:00
中职能打到3000就了不起了,10000是指mlb吧
作者: kano2525 (斗六高国辉)   2025-01-18 02:50:00
球员是活生生的人类,又不是什么棒球机器人,一定会有状况起伏、进步或退步。就像上班一样,有时候就是会遇到做什么事都不顺利,或是一进办公室就觉得状况不对的时候
作者: ernie1871 (钻头)   2025-01-18 02:52:00
10000MLB也不容易吧 要每年600pa打超过16年耶
作者: kano2525 (斗六高国辉)   2025-01-18 02:53:00
每个打席理论上都是独立事件没错,但是打者不可能每一次上去,生理跟心理状态都是相同的,他们是人类不是机器人就算球员是机器人好了,也还是会遇到硬件零件损坏,或是程式运作突然卡住的时候
作者: punk1799 (tun1047)   2025-01-18 02:56:00
很有趣的解读 Soto那举例很贴切
作者: ernie1871 (钻头)   2025-01-18 02:56:00
不信状态论的话 那你信季末体能下滑吗XD务实上每次打席也不会是独立事件吧 前一次打席被往头上砸 是有多少人下一个打席遇到内角高球不会下意识闪躲
作者: Currice6677   2025-01-18 03:08:00
赛局理论 贝氏机率 因果推论 供参
作者: sartan (sartan)   2025-01-18 03:13:00
去玩一玩fb就知道”手感火烫”是怎能回事
作者: sycc (100倍返しだ!)   2025-01-18 03:22:00
人不是硬币 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会改变啊 举例很怪
作者: goury   2025-01-18 03:40:00
手感100%是真的,会有问题是在于,目前似乎比较没有科学方法来更明确化这种东西(?),所以变成对一般大多数对象,还是直接无视手感问题,以“整体来论”,持续相信原本实力比较好的更会有好结果。但这跟有没有手感,根本上是两回事目前无法明确科学验证量化的东西,不等于不存在(“目前还无法”科学化,不等于未来也无法)
作者: Aeolus1981 (活下去需要理由吗?)   2025-01-18 04:12:00
…这是在业吗!
作者: vvnbear (喂~吃早餐阿!!)   2025-01-18 04:18:00
能力跟近况本来就是不冲突的
作者: ericinttu   2025-01-18 05:22:00
我们应该持续相信那些值得信赖的选手↑ 我们应该先看体检报告看有没有伤 再来谈信赖
作者: face (你只能到此为止)   2025-01-18 05:42:00
太武断,有球员就是季赛养生季后赛火力全开另外心理因素绝对影响临场表现
作者: RBC54321 (CHAS)   2025-01-18 06:24:00
如果真的有人故意季赛养身 季后赛火力才全开 那么这个球员真的愚蠢 为了季后赛放弃争取奖项机会 加上薪资是看季赛来谈的 XD
作者: matt0622 (drink no talk)   2025-01-18 07:00:00
四爷不就是手感火烫的例子?季后赛冷冰冰,12强大爆发冠军战全垒打跑垒手势还成了台湾icon
作者: shifa (西法)   2025-01-18 07:17:00
有个问题是 你不知道这位球员的“真实答案” 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用比较质化的观察指标推估球员的“真实答案”
作者: purification (我爱你 我爱你)   2025-01-18 07:24:00
感觉逻辑有点奇怪,他的数据意思是回归期望值来看,你就该相信整个球季都表现好的人,但是这些数据和是不是有短期手感火烫这件事情毫无关系如果你不相信手感和状况,要怎么说明再强的明星球员在状况不好的时候连红中肉包球都会挥棒落空这一件事情,还有球员在某一阵子选球眼会突然跑掉这件事情
作者: Acar81000 (小玲a车)   2025-01-18 07:30:00
不要讲那么远,那12强的陈杰宪是怎么回事,场场骰到6吗?
作者: kaido (凱豆)   2025-01-18 07:52:00
这篇好像十几年前的论点
作者: mikeeeee (Mike C)   2025-01-18 08:07:00
是不是没丢过rank1
作者: CHYYP (彰化平)   2025-01-18 08:08:00
所以要用生涯总成绩看才是最准的…
作者: sasadog (派派我老婆)   2025-01-18 08:18:00
选手自己的感受难道是假的吗看投手单场均速以及变化球控制力 也能知道有状况好坏差别
作者: hen0123 (母鸡)   2025-01-18 08:40:00
照这个理论 12强复赛也应该让朱育贤畅打 不用上张政禹
作者: iamfreefrog (蛙)   2025-01-18 08:49:00
这情况应该指季赛吧,如果12强让朱哥畅打,可能就没有张政禹对美国的关键长打了
作者: WINDHEAD ( )   2025-01-18 09:17:00
打席跟打席可以看成独立事件。但是两次打席之间所作的训练休息与调整跟下次打席仍然会是独立事件吗?
作者: loloool (小血)   2025-01-18 09:33:00
译者Jacky是纬来主播和Hito大联盟主持人喔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25-01-18 09:47:00
跟NBA三分手感来了一样
作者: antonis (峯鸣)   2025-01-18 10:00:00
这就没打过球只唸书的人的说法,球员搞不好已经受伤了还咬牙撑,这样会没影响?
作者: ltslees (jo6)   2025-01-18 10:04:00
自由人/四爷: 看我没有?
作者: Romulus (Säubern Mode)   2025-01-18 10:25:00
呃 陈杰宪还真的应该就是场场骰到6
作者: huangscott (I hate line#3)   2025-01-18 10:51:00
废书废话
作者: LIONDODO (LION)   2025-01-18 12:04:00
一万打席这样本取太大了吧
作者: sigmaL   2025-01-18 14:33:00
每个打席的身体状况会有不一样吧 身体有伤睡不饱长途疲累都不会影响吗
作者: ivo88114 (ivoryC)   2025-01-18 14:44:00
一万是三小 这根本就典型理论不看实务
作者: mazinger   2025-01-18 17:02:00
在还没累积到一定打席前 要怎么判断这个选手是哪类型的一年450-500打席 要累积几年才有10000你花了20年认证 喔 原来这个选手是2 3 3等级的 呵呵
作者: nadleeh (什么都不是了)   2025-01-18 20:25:00
本来就场场骰到六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