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
平野的调度我也是不认同
毕竟大数据和现代化的统计都已经表明
一直点是没意义的,当然还有一些奇怪的战术下达也是莫名其妙
但讲到态度和量
就承认我们就是散仙散仙
不是只有日籍的觉得量有问题
不过这次必须帮球员讲两句,量与品质的叠加也跟训练环境有直接关系
从去亚太的喵,许多球员都说很棒
尤其好的点是,不需要等待别人的训练
之前虽然我也是会批评台湾球员被唸理所当然
但我必须说
目前有合格基地的就只有爪和喵
未来台钢应该也会有(看新闻很积极整合训练基地)
富邦部份感觉还未完成,但球团这两年确实有在琢磨这点
味全没什么训练基地的新闻(如有再指正),新球队我会再有耐心一点
乐天虽然长期有去嘉义,但自家的训练基地这个目标还是要去规划,然后..算了也不想全怪球团,但自己要有想法啊
撇除各球迷的主观,是否是台湾体育文化,或职业球团文化是否造就球员散仙散仙
假如硬件设施的完备程度要让球员排队等待,训练的效率与专注度也是会下降
训练的专注度也绝对会影响品质,各位求学阶段也会有所感,假如某阵子心无旁骛专注学科不是应付,和平常应付的唸书模式,最后的考试成绩或进步也是会有明显体感
然后假如旁边在聊天打电动看漫画的自修课,没多少人能在那样的氛围那样的自修课有念进书里的内容….除非你是边缘人
这边也算是帮球员讲两句
毕竟只是批评只有批评对环境也不一定有帮助
环境塑造还是很重要
另外各位人生想必也经历过,周遭的朋友同事同学,优先拿走公共资源做大家都想做的,但自己只能等待
记得周思齐说过,他三级棒球有不少时间是打杂
假如职业的训练环境也让二线选手一直打杂,或长时间排队等待训练
这样的周而复始也是会消磨心智
被消磨心智的选手,当然会出现自我麻痹的态度来应付生活
而被消磨心智的选手也很难对一军先发,发起冲击与挑战
大家人生都有跟自己的朋友一起低潮一起烂的经历和垃圾话吧,这种氛围跟病毒一样,会传染的
相信选手也是人,也曾出现这种状态
我认同玉木平野对台湾选手说职业意识的重话
但我也想说,球团也要思考,如何塑造让二线有希望、有企图对一军先发挑战的良性竞争的职业环境
这种对于运动竞技的行政管理人才,我想也是中职各球团要去培养与挖掘的
这部分的制服租台湾真的好像没有,大概这样
最后是,其实联盟也可以考虑规划中职的规则五,也算刺激二线突破的机制(当然之前棒球板也讨论很多,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