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现在火球男不稀奇了?

楼主: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11-11 17:32:58
文很长是我的风格
麻烦不喜勿入
1994年伊良部秀辉在日职投出159km
该年中职土投最快不知,但预估应该
也是出现在四大天王或者郭进兴147上下
不过实战均速肯定差很多
2000年中职超过140有8人
最速也是145-147左右
中职第一个投出150的是郭李建夫
印象是在2001附近
当时的日职不是人人实战150
但是只要有买年鉴的
或者玩实况野球的
大都知道每一队都是3-5个150+max
日职整个联盟很少数几个投到155后段
中职当时大概只有郭李跟林朝煌吧
顶多摸到150
本土中职在2010前摸到155或者以上
只有1位林岳平
日本则是(我们从1990中职开始到2010)
他们有30位以上
如果放到150标准而已
双方一定会差到更多呈指数跳跃
所以当时很好笑
只要有摸到140以上就会变说球速条件不错
145就是当作红灯
140现在这种等级都是一般社会人的水准了
还有基本球探开枪门槛(看高中生)而已
更不用说中职本土菁英跟洋将速球派
均速几乎都是5-10km差距
2003亚锦
中华队最速是王建民(状况不佳)146
及阳建福146
剩下的林岳平 林恩宇 潘威伦 等人
大都在142-144
猫仔跟张志家球速状况也没有很好
也是140出头。
日本队松阪 黑田 石井 小林雅英每一位
都有实战转播投出150-152之间球速
现在依旧能找到那场0-9的分差比赛
中华队就是吃了10几个三振
后面2004雅典奥运
我们出现了王建民154跟曹锦辉159
这时候我们感觉稍微是不是有点追上
但台湾是这样的
一直以来都是旅外最顶选手归队来
跟日美韩球员比较
但是具有水准跟品质老实说只有王陈郭
但都不是中职出来的
中职因为只能吸收相对没那么好前景
的球员。而且养成发展系统
球员基数少及保护身体机制不够
一堆人只能进职棒一路下滑
教练不会教
球员傻傻练
就是如此
直到2004中职才出现第一位
先发身份投出150的投手阳建福
这时候日职每一队都有几个大王牌是有机会
或者是还在养的新人投出150前段的先发
(要催才有)
另外是后援中继也慢慢出现几位
只是前期日职还是倾向先发吃大量局数为主
这个沿革出来
我们本来就是差距很大
现在维持这个差距可能就算进步了
我们中职真正能把球速够快摆到
后援的土投,大概是林岳平吧
先发只能看小鸡跟嘟嘟 阿福
要完全燃烧热血紫脸才有机会摸到
甚至印象有次2008中华奥运代表队
跟中职统一打热身赛
同场出现了两位救援投手
罗嘉仁跟林岳平的速球对决戏码
就是两人都在现场飙出150-154的速度
(当然还在快乐枪传说时代)
这已经是本土史上在台湾岛内
看到最高水准的速球对决
不然当时2000-2010期间中职能投出150
真的大概只有潘威伦 阳建福 林恩宇 林岳平
以及145上下的546跟摸到一次150的徐余伟(本土)
而且大概只有大饼实战直接接近上150
他纪录上是有到156
但是转播上大都是148-152之间
那个时代日本早一堆人差不多
摸到155后段max球速
实战大概就是150直接上
我说的一堆人是每一队的
主战加体能较好的日职后援投手
情绪烧起来就会154-155飙
中职的155大概就是看看球场枪
转播枪155是真的本土没看过
那个时期中职也还是球员差距落差很大
反正你基层时期以前催不出来
老一辈教练或者其他洋将用自己方式
告诉你或者其他后进也没有太大成果
遇上这种教练跟队友还算好。
要你试着突破自身体能跟观念
只是有些训练法不见得人人能用
然后大走钟也回不来
运气更不好遇到有像老杜要你降速的
外加大曲球
三信家商让他待一年
投手均速-5
或者不懂保护选手
只懂短期赛赢球思维的老派教练
常常是扼杀球员突破天花板的诸多原因之一
当时刘俊男就是号称北体148
进来后实战只剩138
李玮华大学本格左投王牌146
进来就是135-138
短局数甚至max只有139上下
叶丁仁实战135-142
球一堆乱飞还是被当作宝
更不用说二军赛看到
一堆人125-135挣扎
两队最快庄玮全141
新庄全场欢呼
因为他141就像151
所以有没有成长?肯定有
但是我们跟日本差距不仅是球速的问题
左投的人数跟水准拿出来看更明显
左投也是我们跟韩国差距主因之一
就说我们今年大学能有找到
够用本格派的左投吗?
去年整年度真的看不到任何一位
本土大学或者社会球队有任何
够扛的先发左投
甚至连退役的台电王宗豪等级都没有
而且不少够好的左投都出国
所以即便台湾棒球基层养成有成长
但是仍然差距日本韩国还是有不少之处
左投这一块就特别明显
但是左投真的好好投资
看看最高薪以及史上第一位MLB明星赛
还有比例上真的好左投
练出来相对上mlb
真的不错
但是如同我认为的
那就是你基底的人数不够多是一个原因
或者就是你高中毕业后的养成资源
还不够普及跟进步
这跟你榖保跟平镇抢人一样
他们一年顶多拿走30位最好的国中生
但是整个基层如果有练出100个够好的
以及200个其他可能后期成长有机会的
其他剩下的球员
他们去了普门 东体 南英 莺歌 大溪 麦寮
只要该球队会养会顾
一样都未来有机会不比
在榖保平镇的球员差
这也是高苑目前问题
整天唸人家抢球员
但为什么高雄其他名门
三民 普门可以持续出一堆好球员?
他们也没有在哀的那么惨
因此我要说的是
我们中职一直以来都是跟日本差距很大
现在有点起色
不会是因为教练用了外国人来传导
不会是因为请来多大咖的洋将带动人气
不会是什么本土明星球员归国影响风气
而是有人愿意投入基层
及突破养成训练老观念
不可以案本宣科同一套带小球员
而是要因材施教
逐年都还要调整跟更新
你拿gerrit cole菜单带每一位球员
人人能变成160火球男吗?
还有认识训练的方法跟理论
以及身体肌肉结构跟休息修护
不要以为基层组织时期做不到的
进了成人只能乖乖变成软投
看看蓝恺青跟杨孟沅
大学他们真的就是一个128-133
一个133-136而已
还有改变赢球思维才能打好球过人生
这一些都是慢慢有看到的
而且运气很好是一波波旅外或者海外取经
回来的突破训练思维
有每个人身体都不同
过去打球经历遭遇不同
心理生理也不同
所以教练带以外
球员的自主性跟自觉
到一定年纪后
也不能一直维持同一套方式练
一般学校不能打球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篮球比较红也没有关系
现在社区棒球跟体育年报统计数字
不就告诉你
基层篮球校队是第二多(输给田径)
但是棒球基层人数近年飙涨
男性上比例基本上已经几乎是近五五开
差距反而在女性人数而已
原住民印象有人提供数据打棒球比例也上升
然后篮球板一堆人在那边怨高个跟原住民
都跑到别项运动
但重点不在这里
重点在你们基层养成到顶端不知哪里崩坏
外加不团结及组训机制问题太大
内容打起来就像早期中华棒球队
只能靠旅外菁英撑著
然后只要那一年突然失常或者
身体不佳就GG
只能年年梦想组明星队当作慰藉
成绩差的原因
哪里在棒球没人气?
如果这个运动都没人玩
光靠国家情感在看
现在娱乐这么多元
运动竞争能力审计条件那么高
(国际赛要赢&还要有人宰制高层联盟)
那能支撑下去?
年轻人还要看抖音哪有机会?
弄得看棒球就不能看篮球
看篮球肯定讨厌棒球
真的太可笑
台湾就是这么几个主流运动而已
所以我之前还打篮球问到几个小孩
他们班上一样有人看棒球
反而我才好奇整天下标签的板友
可能年纪真的比较大
自己不看身旁以为没有人看
有些人要问才知道原来你有兴趣
我以前同学一堆钢弹组的宅宅
不爱打篮球
但居然都是大鸟跟魔术师的球迷
问题我们是80头生的
真的要很小就要看才知道这些人
我这个1996后才看nba完全被秒
明明现在就是多元发展
一堆小孩还有去踢足球的
社区棒球海报我家北大特区也看得到
真的台湾目前你好我好大家好
都要好好支持各项运动
也不要随便下标题说跟日美韩的差距
现况就是打不上去
追不上老前辈的足迹(王陈郭)
就好好积累实力
把各项设施
跟养成从基层到职业一条龙搞好
棒球是没什么资格吹
毕竟一级国际赛没到那
外加顶级运动员也没有再出来王陈郭等级
但是方方面面肯定还是在正确的途径上就是
大家也不用一直怀念老前辈的体能比较好
技术跟成绩上就是真的没话说是差他们
但是单就体能面
台湾本土投出球速
几乎都被一堆22岁以下
给突破了
而且155+的球员面也广了
不再是名校才有
但我要说明我没说控球不重要
当然要有基本控球才能谈
只是现代棒球哪一个国家不聊球速?
但是另一项运动就真的没话说
灌篮还能送球鞋
结果不少还是一堆老人灌的
问题实战灌篮是春雄跟阿龙时代
我就能看到了..
所以我一直很纳闷有人说
篮球体能展现比较能吸引人
飙球速看不出来爽度
问题整个感觉是很相反的
当你看到徐若熙 古林 曾峻岳一直往
海外层级体能突破时
甚至单场均速有到150+
篮球这边却大概只像是飙出一球150
就有送手套的氛围差距XD
棒球篮球各项台湾运动
30年来都有一些进展
只是看你要从什么角度去看
而且球员也没有因为少子化减少
竞争上已经变成比以往
提前需要技术需求及
等待成长时间变短很多
所以也是目前新一代球员不管篮球棒球
都会遇到的难处
个人认为没什么好比
棒球的确还有很多需要挑战的
看起来有成长但实际顶端成绩还没出来
慢慢积累能量跟自我突破才是重点
但是真的不用担心没人看没人气没人玩
而且棒球对于政治上的影响是有的
包括日本美国都是能对接的
还有举办大型国际赛可以不鸟中国
光这个立足点就很难没落
另外篮球几乎Americanized 影响
棒球推行本土文化相对有利
https://youtu.be/JLz7aJ2ojm0
我也不是英文听不懂
在纽约时
我发现我们跟对岸同学
不同不是说台语而已
而是我们之间棒球才是最大差距
我们打完篮球后去KG ball
结果他们跑来跟我们玩
接一球就吃萝卜不玩了XD
另外没人玩议题
华江桥河滨球场我球队之前跟几百队在抢
十二月初还要整队人马找齐给他们主委看
难道这几百队他们是幽灵人口吗?XD
年轻人不看棒球
但是转播镜头上看到的人也不是老人啊XD
除非你们界定老人是超过25岁以上
那很抱歉
除非有拿出抽样分析的数据
这才能公允告诉大家
年轻人还是女生只看篮球
因为我周边太多惊讶的例子
包括我读南山的弟弟他们班一堆爪迷
问他们宋昕皓及吴志锴还不认识orz
同事50+大叔不爱运动
突然看到他帮女儿印报告里面有提到兄弟
才知道他老婆30年象迷读大学女儿还入坑
之前去美国留学遇到想追的台湾女同学
当时侠兽正红。想带她看nba
结果他们家是恰迷..篮球完全没兴趣
一个职业运动走了30几年
他可能有高有低
但绝对会成为一个文化跟传统
似有似无活在台湾的每一个角落
大家也不用叫什么篮球场收一收
这种根本太可笑
不如未来规划运动用地
记得复合性球场为主。围栏记得高一点
当然地要大才行
打不了正式棒球
但是推动五人制。乐乐或者足垒球
或者软式垒球可以玩
现在真的比以前好很多了
只是真的不用说收什么篮球场
这真的没有什么建议性
篮球目前太锋芒毕露但积累能量太差
基层球员养成组训系统
跟亚洲他国差距太大上下也不团结
整体仍然在亚洲挣扎中
等于说要看台篮
请先放下国家赛审视标准
好好注意内容就好
内容不好就挑着看球员表现
虽然职篮出现了
现在还不到值得开心及看到确认前景
一堆纷扰跟争议出现
然后成立时间还太短
不过依旧能看看。
娱乐性掌握点很好
但总感觉都不是太直接对于篮球
有太直接的帮助
有也是比较侧面部份
不过有比没有好
也许有点机会突破
只是要等而已。
时间线可能还要五年后
才能说个好坏
总之希望未来能更好
黑豹旗下一周64强就开始了
希望大家都能把每一场好好看一下
黑豹旗只要做够长
一样时机到了
就有机会成为更受瞩目的比赛
基层够好涵盖面够广
顶端挹注后备养成竞争力的资源佳
这样一切就很高概率会是往好的地方走
不用跟日本韩国比
我们一定还不够好
但不用悲观
自己好好努力往正确方向走下去就好
只是真的需要等
我等了30年才看到慢慢理想呈现的样子
你们呢?
一点心得
Ps:今年梅花旗辛俊升出场了
大一目前18岁 195公分。曾经最速147km
但高三因伤休了一年
复出后首场测到最快约141km
整场136-141之间
希望能持续成长吧
作者: SABA0 (A柱)   2022-11-11 17:36:00
辛好可惜 去谷保可能就不一样了
楼主: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11-11 17:37:00
辛可能直接登顶大学第一左投吧
作者: hy654 (兄弟乂家豪乂)   2022-11-11 17:37:00
辛应该会报中职了吧 本来是旅外咖 可惜了
作者: snoopy5566 (小淫泉)   2022-11-11 17:41:00
不是不稀奇啊 只是对于火球的标准变高了
作者: Alvarez   2022-11-11 17:48:00
史上第一个在台湾测到160的黄人 是203公分的林振玮日韩投手都没有过 国人应多鼓励林振玮才是 结果一堆臭酸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22-11-11 17:48:00
韩国左投真的莫名多
作者: nsk (nsk)   2022-11-11 17:51:00
职棒初年常常投速球就瑞奇,但控球很差
作者: Alvarez   2022-11-11 17:54:00
安佑镇 张裁荣 文东珠 沈大胖 眼镜贤 韩开始产出挑战160大物投手
作者: BryantKobe (81)   2022-11-11 17:55:00
杨孟沅大学球速有140上下 你看到痛苦枪的比赛了
楼主: seimo (Theodoros Papaloukas)   2022-11-11 17:58:00
台湾目前就是林振玮跟潘文辉 160吧我看到是国体跟北市大的决赛XD 杨那场最快137左右
作者: gn1698 (奶茶传)   2022-11-11 18:04:00
推s大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22-11-11 18:06:00
今年韩台均速上涨的应该比日美多
作者: nobeldd (情緒上的完人)   2022-11-11 18:09:00
本世纪末180一堆
作者: minihyde (minihyde)   2022-11-11 18:11:00
中职速球左投我觉得最可惜的是黄钦智 03受伤 04年季初救援直球球速接近150 之后受伤球速掉到130 如果没这么痛加上当时引进科学训练 以他的身高条件说不定可以均速155+
作者: danielqwop (我的人生就是个冏)   2022-11-11 18:41:00
台篮,看看日本怎么养的吧
作者: abcde2048 (罗柚)   2022-11-11 18:57:00
女棒最大问题是要命的女垒本位主义 不改善不可能发展
作者: magicscott (magic大雄)   2022-11-11 19:02:00
推seimo大 好文!!啊话说女同学的后续呢?(误)
作者: james91718   2022-11-11 19:24:00
S大优文推
作者: akiyamatt (aki)   2022-11-11 19:52:00
好暖的专业文,必推.
作者: www90173 (明鏡)   2022-11-11 21:47:00
作者: ccf0423 (挥挥衣袖,两袖清风)   2022-11-11 22:57:00
1994 cpbl最快的土投好像是练习赛还是热身赛投出149的火车吧,不过当时土投最快的纪录是148不算正式比赛的话,cpbl第一个投出150其实是捕手陈文宾XD在1996的明星赛
作者: ZaneTrout (帅气火迷)   2022-11-12 04:30:00
推优文
作者: MilliGG (GGininder)   2022-11-12 08:37:00
帮推
作者: timothykuo (爆爆猪)   2022-11-12 20:25:00
推一个,但篮球的发展注定是比棒球差的,身高体能的差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