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山本由伸说他都不重训的

楼主: asd70208 (净流)   2021-10-29 09:31:57
你的问题很矛盾
MLB一堆巨巨肌肉怎么来的?
不就靠重训练起来的吗?
不然是天生神力?
然后大王的问题不是用姿势就可以评论的
美国的运动科学这么发达,用仪器可以让打击数据数值化,你怎么知道改变姿势后那些数值都没上升?
在说击球也不是单单靠姿势打击,还要靠动态视力跟球,把所有状况都归类在姿势跟肌肉就说得太满了
我认为棒球运动的肌肉不是看表面肌肉,而是身体内部的小肌群主导,详细去google我就不细说了
职业选手练壮是必然的,肌肉除了增强力量外还有一个保护作用,让神经连结更紧实,想像一下职业投手一个赛季极限能挥臂几次,甲乙组一定不到一半手就被操爆了,所以肌肉不重要吗?
如何正确训练才重要,练球跟健身的比例不能差太多,例如休赛期如果不照专项教练的建议做休息及恢复期重训,只做肌肥大也很少练球,下场就很明显了,肌肉通通都拿去做鸡精(X),你的肌肉作用就是为了练肌肥大而出来的,不是为了投球与打击,运动表现当然下降
只要抓好训练比例原则,练多少就会反应在运动上,我认为这就是正确的提升运动表现训练
※ 引述《NTWILSON (LIN)》之铭言:
: 原文恕删
: 这几天我发现一些人好像认为
: 身材变壮,重训做多
: =球场上长打跟表现一定提升
: 但重训其实只是棒球训练的一项
: 而且承受程度是因人而异的
: 棒球养成其实跟很多运动比起来
: 更加注重协调性
: 在身材要求上也不像篮球等运动
: 那样要求身材优势
: 选秀顺位跟养成的不确定性也比大部份团体运动高上不少
: 你可以看到不少顺位前面的新秀没有养成功,也可以看到不少顺位很后面的球员大放异彩
: 而这几年,很多人崇尚重训
: 尤其现在各种竞技类运动训练尤盛
: 但却不少人忽略因材施教这件事
: 适当与正确的重训依照目前说法的确有很多好处
: 但这只是棒球众多其中一个训练项目而已
: 一旦重训的份量与方式训练有误
: 或者超过那位选手能承受的
: 甚至有些少数人身体对重训造成的压力明显不良时
: 身体柔软度跟灵敏度会变差
: 甚至造成容易受伤
: 倘若你身体协调性跑掉,你大腿练再有力,没办法应用就是死肌肉而已,根本没办法发挥功
: 用,甚至变的比以前差
: 我个人认为大王就有这种倾向
: 中职最后一年季前去美国调整肌肉平衡与稳定度后 下盘慢慢变壮
: 那年的成绩就不再屠杀 甚至季中还试图透过挥棒姿势修改找手感
: 对一个已经习惯自己身体状态处于不平衡状态下的选手
: 肌肉平衡的训练或许反而使他协调性与柔软度跑掉
: 使得原本能完美释放的挥棒与跟球出现落差
: 而不适合他的重训量与方式可能也导致他牺牲掉灵敏度和柔软度
: 造成遇到非锁定球种时,下半身根本就无法应对
: 而用手腕捞球变滚地球的状况就发生了
: 其实应该不少人也注意到 他今年站姿相对往年高 也是要尽量放松下盘肌肉 尽量将爆发力
: 完整释放
: 也因此今年成绩跟击球品质比较有一点样子了 虽然还是不理想就是
: 尤其他不是没有爆发的月份 但他都无法维持稳定击球
: 日职高水准的投球外 我认为他本身身体素质从2018后没有提升 反而退步也是主因
: 只是大王没有公开自己训练 以上我也只能从过往影片来分析猜测
: https://youtu.be/wRnbvicHXoI
: 上面有2017 2018打击姿势变化
: https://youtu.be/2nhpzKGjzqY
: 上面则能观察到他2018那年抬脚的变化
: https://youtu.be/aKJ3_3tUrxg
: 2017这场跟球水准很高
: 当然这都是我个人依照他目前移动速度 挥棒反应以及身体伤痛变多等迹象所做的推测
: 他也很有可能训练方向正确 但天花板就是这样了
: 而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掌控
: 不同文化的适应不良都不能当借口
: 这也是一个运动员的天份之一
: 绝对不是打不好的借口 但是是可以探讨的
: 回到正题
: 可能是我的错觉
: 但似乎不少人都把重训当成仙丹妙药
: 好像重训做的越重就更接近名人堂一样
: 但明明该做的 应该是找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 来发挥自己最大长处并适当弥补自己短处才
: 对
: 不只如此 击球仰角跟拉打也都变成一种趋势
: 但我没有听过这些理论的建立,是以运动员有哪些基础能力下去建立的最佳化理论(如果有
: 还烦请提出)
: 而当缺乏基础能力发挥数据中最理想击球的球员,对他们来说难道就是死路一条,没有适合
: 他们生存的方式吗?
: 难怪最近A-ROD会跳出来对过度追求击球仰角这事提出意见
: 文章中就说到山本由伸本人几乎不做重训,但依照目前日职来说,他的表现反而是顶尖的
: 而上原跟松井秀喜的访谈中也说到细微调整是必要的,但不必要把自己的强项也忽略掉
: 上原更说到自己在增重加强重训中,反而觉得自己变得容易受伤,因此从中去寻找适合自己
: 的训练
: 就结果上来说 上原也的确用成绩证明球速并非唯一能宰制大联盟的要素
: 铃木一朗也认为过度重训反而使他最大的武器柔软度变差,间接影响他的表现
: 而一朗所使用的训练里,BMLT(初动负荷训练)更是强调肌肉的放松与平衡
: 这套训练达比修也有用,国内最近几年也有机构引进了
: https://bit.ly/3biwLDN
: 而一朗的坚持与努力也造就他非凡且不同传统球员的成就
: 以前我也觉得随着运动科学数据化的发展
: 选手们就朝最大效益去训练就好
: 但随着看到的资讯以及自己在接受运动治疗师复健与训练的过程中
: 我了解到运动科学其实都还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时间验证以及蒐集资料
: 而事实上有所谓绝对正确的训练吗?
: 有的,但这一切应当以了解自己的长短处,并根据身体反应去调整才对,而非盲目跟着大方
: 向 大数据走
: 甚至应该针对那些所谓"不正常训练"路上,还能在棒球路上成功的人去特别研究为何他们能
: 成功才对。
作者: chinapig (正港中国猪)   2021-10-29 09:46:00
这种东西不就因人而异 况且棒球的重训不是一般人想像中健美那种 几乎都是功能性训练 缺少什么就练什么你看大谷不就知道了
作者: tc6289 (来人阿!喂两位公子吃饼)   2021-10-29 09:53:00
他不做的“重训”可能指健美的那种,其他训练可没少吧
作者: smallb (老逼)   2021-10-29 09:54:00
专项运动本来就是要靠功能性训练,就是因人而异
作者: phix (88)   2021-10-29 10:03:00
在日本没练没差 想去美国应该要练一下
作者: NTWILSON (LIN)   2021-10-29 12:21:00
首先我想先厘清一件事 我没有想妖魔化重训其实我文章中也提到重训是其中一个训练项目然后要依选手本身优缺点去调整比例搭配而已至于大王状况文中也说了 这是我的推论 也可以探讨质疑后段也说了他可能训练方向没错 就是本身天花板比人低而你文中的结论其实也跟我原文本意差不多说到底 美国随然运动科学发达 但还是现在进行式人体结构因基因影响 其身体运动表现特质都会有个体差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我也相信随时代进步会慢慢开始有针对不同选手特性有更完善的客制化训练菜单出现
作者: Corydoras   2021-10-29 12:23:00
肌肉保护神经 真的吗
作者: ratom0315 (R4T0M)   2021-10-29 12:55:00
现在就已经有专门针对不同球员的客制化训练菜单了,每个训练师都会为了不同球员的需求制订专属于该球员的菜单随时间前进当然训练方式也更进步,但不变的是,每个职业运动员的训练以目前而言是越来越专项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