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投球间隔 大幅缩短小联盟比赛时间
作者:赖意文 ‧ 2021年10月01日 19:10
还记得大联盟今年在小联盟实施一系列包括限制防守布阵、限制投手牵制的新规则实验吗?
如今小联盟球季即将结束,这些实验的结果如何呢?近日《美国棒球》杂志有相关报导检视
这些实验结果,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https://i.imgur.com/Q6l9PCg.jpg
棒球场。(达志影像资料照)
3月12日十大联盟宣布,在小联盟实施各种规则实验。低阶1A东南联盟部分比赛采用电子好
球带系统。低阶1A西部联盟采用15秒投球间隔计时器。所有低阶1A联盟限制每打席投手只能
2次退开投手板或牵制。高阶1A限制投手牵制要退出投手板。2A限制投手投球时,一垒手、
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双脚都必须踩在内野土地上。3A则采用尺寸加大的垒包。
15秒投球间隔计时
其中获得最好的评价的,应该要算是15秒投球间隔计时。根据大联盟提供的数据,本季在实
施这条规则前的5星期,该联盟平均每场比赛时间是3小时02分,6月8日起实施后的3个月间
平均每场比赛时间是2小时41分,整整少了21分钟。先前《The Athletic》网站记者Jayson
Stark报导,他在9月7日亲自观赏的1场比赛,更只打了2小时13分,而显然这样的观赛体验
让人赞不绝口。
这当然与投球间隔从原本的20秒减到15秒、垒上有人时17秒有关。而《美国棒球》杂志的报
导指出还有另1个因素,原本规则下,投手只要退出投手板,就可以重设计时时间,但今年
该联盟同时实施,每打席最多只能退板2次的规则,进一步限制了投手能够重设计时器的能
力,结果就是比赛时间有显著减少。
从这样的数字来看,大联盟或许会希望大联盟层级比赛也采用此规则。不过仍有许多大联盟
投手投手抗拒这样的规定,包括部分投手相信投球间隔时间就是投手的武器。当然了,新一
代球员在小联盟都已经习惯这样的规定,未来抗拒的投手或许会愈来愈少。
电子好球带
电子好球带部分,虽然是采用新的、较准确的鹰眼系统,而非过去采用后明显有问题的Trac
kMan系统,但我们自己收到的消息是有部分球员、球团员工私下透露,新的电子好球带系统
的判定还是有问题。
据了解,主要问题应该是出在实际采用的好球带跟棒球规则上的规定其实不太一样。而《美
国棒球》杂志报导指出,在7月底大联盟调整了电子好球带系统的好球带大小,好球带上缘
下修3.5英吋,左右则各加宽2英吋,并且将判定好坏球的位置从原本的本垒板前缘改成本垒
板中间。不过据报导球员、教练认为修改过的好球带内外角过宽。
目前看起来,球路追踪系统,尤其是鹰眼系统本身的技术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要采用怎
样的好球带,这部分可能是未来相关实验要着重的部分。在怎么设定才能模拟出人类裁判、
打者判断的好球带之前,这个技术或许还不会在大联盟被应用。
限制牵制规则
无论是每打席限制投手只能退开投手板/牵制2次,或者是牵制时必须退开投手板,一般认
为都是有助于盗垒,让比赛更精彩。《美国棒球》杂志提供的资料显示。高阶1A在2015到19
年球季间平均每场比赛有2.4次盗垒尝试,成功率68%,本季实施牵制必须退开投手板后,平
均每场比赛盗垒尝试次数提高到2.85次,成功率提升到76%。
而低阶1A在2018、19年球季平均每场有2.4次盗垒尝试,成功率68%,本季实施限制2次退板
/牵制规则后,每场盗垒尝试次数提高到3.2次,成功率提升到77%。
确实盗垒次数、成功率都有所提升,也没有提升到大幅改变比赛内容的情况,但这是不是因
为各队在战术上还没有善加应用的关系,还需要再观察。
限制防守布阵
至于受到最多争议的限制防守布阵部分,大联盟最后决定2A在上半季实验投手头时,非投捕
的4名内野手都必须站在内野的规则后,下半季进一步实验二垒2侧必须各有2名非投捕的内
野手。
最后上半季平均每场安打数由2019年的7.90降到7.86,打进场中的球的安打率(BABIP)从2
019年的0.305提高到0.307。下半季平均每场则是8.09支安打,BABIP则是0.308。
从这些数字看起来,好像没有明显的影响。不过小联盟的防守布阵本来就比较少见,另一方
面,大联盟BABIP也没有因为防守布阵愈来愈频繁而降低,打击率、安打减少的原因不见得
是防守布阵,可能有其他因素,包括更少的球被打进场中,以及三振率的提升。当然防守布
阵可能对个别球员造成影响,但这部分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这个最受关注的规则实验结果
,目前看起来很难有定论。
加大垒包
加大垒包本来就是比较没有争议的实验,因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跑垒的安全。虽然垒间的距
离也因此缩短约15公分,有可能对跑垒有利,最后3A本季的盗垒成功率也是近年最高,但提
升的幅度并没有很明显,据报导选手教练也不认为这有大幅影响比赛内容,或许很快就可以
在大联盟层级看到加大的垒包。
https://bit.ly/3FamMOj
※ 授权方式: 创用 CC 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分享-非商业性 4.0 国际 授权条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