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猿与富邦感受到的最大差异?钟承祐:“主要是板凳深度”
作者:史丹利视角的体育世界
富邦悍将上半季战绩不佳,连带导致投手及打击教练遭撤换,一军投手教练由二军的布鲁斯
接替,一军打击教练也由二军的钟承祐来担纲,这也是钟承祐转任教练以来,首次担任一军
打击教练的职务。
虽然他上任之初,富邦确实在得分效率上有所提升,复赛后第一个月的九场比赛,团队攻下
了70分,平均每场可以攻下7.77分,也让他们重燃希望,尝试在下半季再起。
只可惜,进入下半季后,他们攻击端的问题仍旧存在,截至9/29日赛前,下半季团队打击率
仅0.247,只排在最后一名的味全龙(0.246)前面,更换打击教练这件事对富邦来说,似乎
没有起到太好的作用。
针对下半季火力不佳的问题,钟承祐则认为有一部份的问题是出在“伤兵”身上。
钟承祐:“近期困扰球队的,主要还是伤兵问题,毕竟一个能稳定输出的球队,伤兵是不会
有这么多的,这阵子球队的确有一些状况,有一些选手无法常出赛,阵容也会有比较大的变
动,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像是打线上的核心高国麟,因为脚部拉伤的关系下到二军,张进德持续受到腰部旧伤困扰,
前阵子才归队一军,但现阶段无法连续场次蹲捕,这也会是富邦的一大隐忧。
钟承祐:“阿德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打者,打击型态稳定,好球带也顾得很好,加上他有经
验,如果没受伤,当然能给球队很大的帮助。”
钟承祐:“现在采用的这个方式,当然希望可以不用长久下去,毕竟阿德还是年轻,而且我
们队上已经有太多可打DH的人选,包括益全、国辉、国麟还有阿德,他们都是主力的中心打
者,如果无法一起被排进先发,打线要串连起来真的没那么容易。”
另外像是年轻世代的选手,钟承祐也对陈真的期许很高,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打者,目
前是缺乏稳定度,虽然力量有很好的优势,但必须提高击球稳定度,然后加强自己的好球带
设定,未来成绩就会比现在好很多。
钟承祐:“他是属于可以有很多长打的打者,这是能帮助到球队的。”
还记得钟承祐刚上任时,曾对媒体表示,升上一军最主要让球队打者可以增加对比赛的解读
能力、把握得点圈的攻击机会,还有提升打线的串联度,尤其是得点圈,只要能把握住每一
个机会,就算获得的次数不多,有办法适时一击还是能赢球。
不过,对于在二军担任打教还不满半个球季的钟承祐来说,一军的考验其实来的非常快,也
有不少球迷质疑,他是否真的是最适合的人选。
钟承祐:“其实球队事前都有跟我沟通,我的想法是,只要能帮助球队就好,毕竟这也是我
当教练的职责,不管在一、二军都是要帮助球队,帮助总教练。”
钟承祐:“当然角色是不太一样的,二军要督促选手把基本功做好,辅助他们上一军,同时
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基础跟观念,一军的话目标就是要放在赢球,像现在团队攻击数据已经不
好,就必须在细节上做得更好,包括推进、得点圈等。”
钟承祐:“或许我们无法像其他队一样大量得分,但赢下一分也是赢球。”
钟承祐:“我之前二军时会跟选手说,你有能力基本上你就上一军了不会在二军,一军强调
的是基本功,所谓基本功是你的观念跟优势要发挥出来,我也希望他们可以去常看一军比赛
,看看他们拥有的优势是什么,然后你要找出你自己的。”
钟承祐:“像二军有蛮多速度不错的选手,我会提醒他们,这个优势是你可以去把握的,毕
竟只要上到垒包,你就能凭借速度进占得点圈,就像叶竹轩,无论是跑垒的企图心、或是垒
间的破坏力都很强,这些都会对球队起到很大的帮助,也就可以让教练不用再做什么战术,
想办法把跑者送上二垒了。”
另外,钟承祐也提到,他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平常也都会跟另一位打击教练陈威志请教,
互相讨论选手的状况,就能一起集思广益,有时候多一个人会有更多的想法,思考方向也更
广,不用自己想的那么头痛。
钟承祐:“志哥当教练也很多年,已经很有经验了,他在很多地方的观察都能适时点醒我,
帮助我找出更好的解决方式。”
谈起待在乐天和来到富邦后感受到的最大不同,钟承祐则认为,两支球队的“板凳深度”有
比较明显的差异。
钟承祐:“其实富邦下半季一开始就跌跌撞撞了,在每个选手无法健康上场的情况下,阵容
上常常要有很大的改变,也不是说伤哪一个人特别严重,而是会同时伤好几个人,后头的选
手又无法顶上,当然也没办法把战绩稳定下来。”
钟承祐:“毕竟球队赢球的话,我们都会想要继续顺下去,不会太去更动打线,但只要有伤
兵出现,或是像阿德现在有无法连续蹲捕的特定情况,对于攻击端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对于未来,钟承祐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期许,只是希望能帮助球队赢球,这才是最重要的。
钟承祐:“我相信只要战绩好,整个球队的气氛、攻势、运作都会顺起来,大家的压力可能
也不会这么大。”
钟承祐:“毕竟战绩不好的话,身为教练就会一直想去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我相信选手
们现在也都不太好受,我自己当选手时也很不喜欢输的感觉,就是想要赢球,这是现在最重
要的事。”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