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一中-投手没有脑袋是不行的!
作者:卓子杰 ‧ 2021年09月15日 14:34
外号“诸葛红中”,选手时代为兄弟象三连霸王朝铁捕;2004年起担任La new熊队总教练
,曾先后执Lamigo桃猿与富邦悍将兵符;生涯率队7次勇夺总冠军,7次荣膺中职最佳教练
、总胜场数超过900场皆为史上最高,同时亦为台湾史上跨领域职业运动总胜场数最高的
总教练。
相较篮球、足球等极度强调肢体对抗的高耗能运动,棒球是一种更重视技巧与智慧的运动
,其运作逻辑、规则及瞬息万变的战况都更为繁复;正因不强调直接肢体对抗,所以克敌
关键在于投捕与打者周旋时的配球策略与节奏掌控。
2019年5月12日,桃猿投手叶家淇晋升一军,并在对中信兄弟大幅领先的9局上半登板关门
,2出局三垒有人,他忘情狂飙时速破150公里的速球,引起主场观众譁然,但却接连被对
手敲出安打,还出现挖地瓜和直击本垒后方广告看板的离谱暴投,用了8球一个出局数都
抓不到就黯然退场,时任猿队主帅的洪一中连暂停都不想喊,直接改派王跃霖接手,最后
顺利为球队守住胜利。
叶家淇退场时洪总立即耳提面命,为何抢到2好球还不知道运用配球解决对手,“你是要
赢球?还是要得到观众的惊叹?投手没有脑袋是不行的!”,在比赛当下感受最深的时刻
,就毫不留情地给予当头棒喝。
在洪一中执教猿队的年代,尽管已提前拿到季后赛门票并大比分领先,下半季每场比赛的
夜晚你都还是会看到他站在休息区栏杆旁,用凝重表情紧盯场上的一举一动,如果没看比
数,你会以为猿队是大幅落后的一方。
但如果对职业运动有点认知,就会知道洪总为何会秉持这样的督军态度,因为“总仔”这
个宝座不好坐,尤其在总教练更迭频繁的中华职棒。
从洪总执教的2004年算到2020年止,兄弟总教练经历林易增、吴思贤、王光辉、中込伸、
陈瑞振、谢长亨、吴复连、史耐德、伯纳、丘昌荣共计10任;统一狮是谢长亨、大桥穰、
罗国璋、吕文生、中岛辉士、陈连宏、郭泰源、黄甘霖、刘育辰、林岳平也是10任;富邦
先算义大和富邦时期,从徐生明总教练骤逝后黄煚隆、曾智侦、大威、冯乔许、罗伯特、
叶君璋、陈连宏到如今洪总接手就有9任,若再加上兴农时期就更族繁不及备载;洪总执
教生涯16年间各队总教练有如走马看花般川流不息,要在这个位置久待简直难如登天。
洪总深谙中职执教的生存之道,他认为过去的战功是过去的事,在职棒圈有没有未来看的
是当前的绩效,他作为主帅为战绩负责时是这般态度,观察选手有无成长也是如此,“过
去有成绩的老将不代表现在一定有位置、年轻有潜力也得看有没有转化成场上表现才有意
义。”
无论老将新兵,只要有实力他就帮你找位置,贯彻刘保佑董事长经营球队以来“先发怕板
凳、板凳怕二军、二军怕淘汰”的良性竞争政策,桃猿江山代有才人出,陈金锋、林智胜
走了,有林泓育和王柏融填补;王柏融走了,有朱育贤和林立填补;洪总爱才惜才,对倚
仗天赋却不用脑袋打球的年轻选手,他也会立即给予纠正!
叶家淇是中职新生代火球男,最快球速可以来到时速157公里,2019年蛰伏二军,5月初表
现不错所以洪总特地拉他上来测试看可否作为争冠时期的可用之兵;但叶家淇的问题在于
容易脑热,在二军时没有观众所以能保持平常心,一上到一军舞台听到观众鼓譟就想飙速
。
“这样用力催是要投到160吗?球速160的投手还是需要配球,没有配球人家照打!他(叶
家淇)容易受外在影响,飙到151观众一鼓噪就很兴奋要投152,投到152听到观众拍手就想
投153给你看,职棒有人这样投球的吗?上去就是要当作没观众,专注在配球上,不要脑
袋空空就这样上场,打职棒好几年了,这个毛病改不了要怎么成长?”执教多年,洪总罕
见对外评价子弟兵丝毫不留情面,但细思内容,则难掩他对好资质选手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
洪总教练风格鲜明,在球迷间评价有好有坏,喜欢他、不喜欢他的因素都很好理解;然而
他并不在意球迷批评,他更重视球队团队成员,他常鼓励选手和教练有问题当面反应,不
要问了不说又背后讲话,这样子对球队没有帮助;他之所以能百战不殆,最重要的关键还
是在于他能理解球队现况需求、可用资源和如何分配,并由此确立轻重缓急和管理风格,
再循序渐进地把球队带上轨道。
2020年球季,转战富邦悍将的洪总教练达成执教900胜这个前无古人的纪录,但他依然秉
持当年超越徐生明总教练胜场纪录时的想法,这对他而言只是过程:“超越的只是数字不
代表能力。”洪总最重务实,他十分清楚已成历史的荣耀只是虚名,保住明天的饭碗才是
现实;正如同他对叶家淇的训斥一样,球速只是数字,会不会用脑袋打球才是能走多远的
关键。
棒球是一场兼具体力、耐力与脑力的战争,名人堂投手也并非个个身负刚猛球速,即使不
与打者球球硬拼,还是能透过配球与速差达成任务,多用脑筋,无所不用其极地偷、拐、
抢、骗取得垒包和出局数,这才是棒球比赛的本质,也是洪总教练透过机会教育让叶家淇
和所有后辈投手理解的道理。
https://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c=2&num=4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