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联盟三振率再创新高的原因,是因为新球变轻?

楼主: polanco (polanco)   2021-05-25 13:24:02
完整标题:大联盟三振率再创新高的原因,是因为新球变轻?
作者:运动视界编辑
原文网址: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4051
本文编译自“棒球指南”(Baseball Prospectus)的文章:
A Lighter Baseball May Be Behind The Strikeout Increase
(https://bit.ly/2St14kI)
今年球季大联盟“投高打低”的现象,能体现在非常多具体实例中,比如说已经出现 6
场无安打比赛(现代棒球单季纪录为 7 场)、联盟整体打击率不到 .240、联盟 K/9 值
窜升超过 9 等等。
Kluber投出2021第6场无安打比赛! 一文看完所有夸张纪录与数据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3914
本季投手整体强悍的主宰力,是大联盟过去数 10 年来在投球技术上的进展,达到高峰所
早就的结果。这些进展使投手的速球球速愈来愈快、变化球也变得愈发犀利。本季的情况
尤其明显,原因除了各队仍持续透过科技和科学,优化投手的能力和技术,还有另一个关
键是:
大联盟用球本身。
大联盟用球的变化,造就了 2010 年代后半段的全垒打激增;如今,来到 2021 年,大联
盟针对用球所做的改变,似乎使投手把球投出之后的“旋转速度”、“旋转效率”、“偏
移轨迹幅度”,提升到了另一个档次,导致联盟的三振率继续向上飙高。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4/319654/aspect-FBjHLdncux-700xauto.png
跟前几年不同的是,今年大联盟其实在季前,就有放出消息说他们要换球,甚至还透露了
他们怎么更动球的规格(些微减轻球的重量、减低恢复系数(COR))。然而,截至目前
为止(球季进行快 2 个月),客观数据呈现的结果,似乎与大联盟在季前透露给媒体的
备忘录描述不符。
没错,数据确实呈现球应该是变轻了(造成击球初速增加、球的飞行距离减少),但球的
恢复系数似乎没有减少的迹象,而这也是为什么,球的击球初速不减反增。
球变轻的幅度表面上看或许不大(重量减少约 1%,大概只有 1 到 2 个回纹针的重量)
,但已足够对球离开球棒的飞行状态,以及球从投手手中飞出之后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影
响。
现在大家都知道,棒球在飞行过程中的偏移和移动,除了地心引力,跟周遭空气的互动有
绝对的关联,而棒球本身的旋转,就会改变周围空气的扰动,进而使某一侧的压力出现变
化,导致马格努斯力的产生,让球出现不同的轨迹变化。
棒球的旋转,对球的偏移和位移来说,非常关键。当球转得愈快,球的偏移变化就愈明显
。棒球在空中前进的过程中,每多一次旋转,就会受到更多的力,使得偏移多增加一些。
而这些偏移的增加,就会提高打者击球的难度,有可能变得比较容易挥空,也可能是比较
不好掌握球心。
https://youtu.be/FISffUY86Cc
已经有研究能够显示,即便只是平均每分钟增加数十转(乍听之下好像很少),也还是能
对球的偏移产生有感的变化。
正因如此,现在的投手都在追求好的转速,尽可能用尽各种手段去优化球投出之后的旋转
。当联盟各个球路的平均转速,都增加个数十转,那就会是形同让每一个投手的球路,都
变得更不好打一些。
而前述的这些现象,是大联盟的现在进行式。观察数据,今年各个球路的平均转速,都比
去年明显提升,而且提升的幅度都不小。
单位:每分钟转数(RPM)
球种 2020年平均转速 2021年平均转速
四缝线球 2307 2321
二缝线球 2161 2163
滑球 2440 2457
曲球 2539 2550
变速球 1768 1792
指叉球 1468 1492
从上表可以得知,这些转速的提升不是只集中在某个单一球路,而是所有球种都遇到了平
均转速的增加,代表这是一个全联盟的普遍趋势。
“棒球指南”的数据分析专家 Rob Arthur 认为,能造成这种联盟整体忽然之间的普遍转
速提升,不会是某些投手偷使用什么特别的外来物质,也不会使某些投手靠训练和优化握
球来提高转速的案例,而是“大联盟用球本身”。
春训期间,就已经有报导指出,有些球员觉得今年的新球转速比较快,而且更好握球、扣
球。随着球季开打、赛季进行,愈来愈多投手都点出了这个现象,包含洛杉矶道奇知名强
投 Clayton Kershaw。
“运动员”(The Athletic)网站的道奇记者 Fabian Ardaya,总结他对 Kershaw 的访
问:简单来说,Kershaw 认为,不管大联盟今年采用的这颗新用球,规格是什么、原本预
期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实际用在场上的状况是,效果并不理想。
https://youtu.be/bzM6dxMx9Dc
转速的上升,导致各球路的位移和偏移,都比以往更大了。举例来说,2021 年曲球的平
均垂直位移,就比 2020 年增加约 10%;此外,曲球的平均转速、旋转造成位移的效率,
也都有所增加,这代表了,除了球本身更好握、更好扣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使它的行径间
位移增加。
针对这个现象,其实有个简单的解释,那就是因为新球的重量比较轻。由于投手投球的机
制非常精细,加上打者对于球种位移的变化都很敏感,所以即便是 1% 的重量变化,都有
可能造成棒球飞行时的位移轨迹,出现预期之外的转变。
用球重量变轻,会在 2 个层次是影响球的偏移:
1.球离开投手的手时,较轻的球应该会转得比较快一些。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打者的击球初
速特别高,因为较轻的物体本来就会移动地比较快一点。
2.由于球变轻、旋转变快,球在从投手丘抵达本垒板的过程中,因为旋转所造成的偏移和
位移,也会跟着变大。
简单总结就是,较轻的球,会创造更多转速,以及更佳的旋转效率(旋转造成位移的效率
)。
过去 5、6 年来兴起的球路设计和位移优化风潮,本来已经让打者吃足苦头,三振率飙升
,现在再加上今年新球对球的旋转和位移表现所造成的影响,使球路变得更难掌握、更难
打,对打者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8 年到现在,才不过过了 3 年的时间,但大联盟平均的曲球横向位移,却足足增加了
25%;滑球 也有 20%。
没错,这些位移的提升,不是今年一年所造成的,也或许掺杂了大联盟 2020 年更换球路
追踪系统(从 Trackman 换成鹰眼(Hawkeye))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球的转速、
位移幅度、还有大联盟的三振率,都在今年有显著的增加。
当今打者为了对付愈来愈快的平均球速,还有变化愈来愈犀利、尾劲愈来愈诡谲的各球种
,自然是焦头烂额,也难怪本季大联盟的平均打击率,跌到了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准。
从 2015 年季中开始,大联盟用球开始变弹、变得比较会飞,在 2016 到 2020 年间嘉惠
了打者,让他们很容易就能挥出全垒打;但来到今年,大联盟用球的物理性质再次改变,
削弱了前几年打者的全垒打优势,同时进一步提高联盟的三振率(今年联盟平均三振率为
24.1%,为史上最高)。
https://youtu.be/F4SlBZPfXak
今年大联盟更换用球,导致联盟投打失衡极端化的状况,提供了我们一个负面教材,因为
大联盟在做决定之前,似乎自己都搞不太懂,调整这些球的规格,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效
果。
没错,他们是成功地减少了球的重量,但却没有减少球的击球初速(减少球的击球初速才
是他们换球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大联盟事前没有把新球拿去在实际的比赛环境里进行
测试,所以他们没想像到的效果还有很多,包含:“更轻的球”会使得联盟整体三振率进
一步增加。
此外,新球不只是重量改变而已,球的表面和缝线可能也有变化。圣地牙哥教士强投
Blake Snell、Kershaw,还有其他投手,今年都有点出,新球的缝线感觉跟以往不一样
。虽然每个投手感受到的程度有大小差异,但整体而言,新球使得投手更好握球、更好扣
球,得以创造更好的握力和摩擦力,进而提高转速。
“新球的缝线很大,所以投手可以创造出更多摩擦力来提高转速,因此能投出非常犀利的
球种。”Kershaw 最近在比赛中的电视访谈中这么说。
改变用球规格,不管是恢复系数、缝线、球的材质、球的大小、球的重量,都有可能会造
成预期以外的效果。若要减少这些预期之外的效果,确保用球规格的改变能达到预想的目
的,那就得在做改变之前,多做一些实验和测试。然而,大联盟显然没有做到这点。
因为新球的关系,大联盟的进攻环境,从去年的一个极端(以全垒打为主的中等得分环境
),变成了今年的另一个极端(以三振为主的低得分环境)。
大联盟想尝试借由改变用球,来调整比赛的型态和样貌,殊不知他们其实是被用球的规格
牵着鼻子走,面临到许多意料之外的不理想发展。
【编辑 李秉升】
作者: LukeSkywaker (路克天醒者)   2021-05-25 13:25:00
承认很难
作者: GivemeApen (高雄三上悠亚)   2021-05-25 13:25:00
楼下 你给翻译翻译
作者: lpca (澄)   2021-05-25 13:29:00
中职屌打
作者: abc12812   2021-05-25 13:31:00
难怪球速变快 原来是球变轻了 不是投手手臂变更强壮
作者: saiulbb (Becky♪#是我的拉!)   2021-05-25 13:31:00
我怎么越看越觉得打者好可怜 呜呜
作者: lookers (实体店面 货到付款 宅配)   2021-05-25 13:34:00
三点二局仔
作者: kenkenken31 (呆呆傻蛋)   2021-05-25 13:34:00
改球后从弹变成轻,投手变强,打者适应困难但打中跟弹球还是很像啊难怪我看实况怎么看还是觉得弹,跟日职比来说
作者: max2604 (果果江)   2021-05-25 13:40:00
大谷觉得翔平可怜
作者: ccf0423 (挥挥衣袖,两袖清风)   2021-05-25 13:40:00
换球后5局赛扬依然还是平均不到5局XD
作者: kenkenken31 (呆呆傻蛋)   2021-05-25 13:43:00
去年缩水球季加今年轻球,投手的耐投能力应该都会上升,只要不被打爆啦
作者: phix (88)   2021-05-25 13:45:00
承认投手进步很难吗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21-05-25 13:54:00
球质真的变轻了
作者: a7927705 (Timothy)   2021-05-25 14:02:00
承认
作者: b99202071 (b99202071)   2021-05-25 14:28:00
去年先发平均没5局 今年校正回5.11左右不过还是输前年
作者: laughing (拉芬哥)   2021-05-25 14:31:00
承认
作者: zx246800tw (摇杆驱动程式)   2021-05-25 14:50:00
承认球进步很难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