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增设育成制度 刘育辰: 找棒球痴或棒球狂
记者陈立勋/台南报导
富邦悍将今年开季找了6洋投,其中增加一名育成洋投,统一7-ELEVEn狮队打击教练刘育
辰对于育成制度乐观其成。
富邦悍将今年开季准备邦威(Manny Banuelos)、索沙(Henry Sosa)、罗力(Mike
Loree),今年富邦又补进纳恩斯(Hector Noesi)、杰斯(J. C. Ramirez)、育成洋投
优玛(Yomar Concepcion)共6名洋投。
刘育辰表示,多找一个育成洋投,效果一定有,但可能吃掉二军本土投手的局数,因为育
成洋投不可能每周只投1到2局,每周如果轮值1场投5局,也减少本土投手表现的机会,但
这个作法没有对错,就是球团要去权衡。
对于未来中华职棒建立育成制度,刘育辰表示,当然是乐观其成,2018年球队有了日籍投
手知念广弥,那一年因为有知念广弥帮忙在二军吃局数,缓解投手不够的状况,至少每周
投5局,让很多投手可以休息,并且支援一军,对于人手不足的时候很有帮助。
刘育辰认为,如果实施育成制度,育成制度的球员可以去找棒球痴或是棒球狂,甚至乙组
球员都可以,因为这些球员想要挤进正式球员,想要踏上职业舞台,所以绝对会珍惜这个
机会,就像是今年春训球队找来交通大学左投杨承烨这类型的素人,也都是可以寻找的对
象。
来源: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901453
作者:
ihcc (未来の敌は无関心)
2021-01-19 14:10:00先来报名了 楼下快跟上
作者:
airck (港都男儿)
2021-01-19 14:12:00键盘乡民快点报名
作者:
gn1698 (奶茶传)
2021-01-19 14:12:00来棒球版找个个都卧虎藏龙
作者: cooldidi500 (跟我ㄧ起蒙马眼) 2021-01-19 14:12:00
本土投手先能"把握"好机会再说 不能把握 给再多机会只是浪费时间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21-01-19 14:13:00刘育成?
作者:
polanco (polanco)
2021-01-19 14:14:00键盘报团喽
作者:
waes9872 (fu19980908)
2021-01-19 14:22:00感觉不错(?
作者:
pansinlun (终就还是迟了... )
2021-01-19 14:25:00就是因为不爱花钱才用素人啊 误
看来是ptt的王牌-Lo33出头天的时候了~快上啊
作者:
usoto (无所不吐)
2021-01-19 14:25:00棒球痴棒球狂,没有棒球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
作者: YCLLZDBZM (晚上 公园 打球) 2021-01-19 14:27:00
好像也满有道理的 也算多个窄门 看有没有人要拼 只是薪水应该不高
作者:
AAaaron (....)
2021-01-19 14:33:00我听到了~
作者: vt1009 (古雷) 2021-01-19 14:36:00
就因为土投的投资报酬率太低干脆扩大海选范围找洋将养成挤压土投工作中职土投跟有志职棒的学生社会人投手要更有竞争意识
作者:
qqstory (......)
2021-01-19 14:53:00沙漠里会有珍珠吗?育成月薪3万 圆梦计画
作者:
ueiueiuei (十元买早餐 - 八元买豆干)
2021-01-19 14:55:00育成选手教练刘育辰
作者: cooldidi500 (跟我ㄧ起蒙马眼) 2021-01-19 14:58:00
沙漠里的珍珠 银行员表示:我好像有点强
作者:
shifa (西法)
2021-01-19 15:15:00……可是要加入育成军也得经过选秀吧?
找素人说不定还要自费打球素人要打不如去报名恰恰棒球学院之类的
作者: cooldidi500 (跟我ㄧ起蒙马眼) 2021-01-19 15:29:00
拜托 最期待看到的 就是黑马育成屌虐正职戏码耶一堆正职根本没职棒的实力
作者:
pansinlun (终就还是迟了... )
2021-01-19 15:33:00楼上中肯直白 是说乡民应该有不输中职水准的投手吧?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21-01-19 15:36:00育成本来就是千里挑一。绝大部分都是圆梦而已。日本也是这样啊。多少育成才出一个千贺滉大
作者:
pansinlun (终就还是迟了... )
2021-01-19 16:18:00不知道嗨嗨贾许打击投球能力如何
作者:
riyan (riri)
2021-01-19 17:04:00徐展元
作者:
kilof (KiLoF)
2021-01-19 17:39:00人家要的乙组不是那种丢不到130的唷
作者:
IRPT001 (清纯无限好~凶不下去啊)
2021-01-20 10:48:00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