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bcsportsplus.com/news/?mode=view&cate=1&b_idx=99806217.000
韩职在这世纪初期最有名的牛棚工作马
也是2001-2003连三年的中继王的前左投车明珠
在生涯11年中,上场投了超过六百场
但他退役后,反而回到基层
自行开设了私人复健训练中心
除了棒球选手(少棒到职棒都有)会去找他
还有奥运雪橇金牌得主、职业足球选手寄诚庸也是他的客户
他深知运动伤害对运动员生涯是最大对手
所以他更在2017年,设立了6.3 Baseball Institute研究中心
他在此用科学化的数据,来研究分析如何防止青少年时期选手受伤以及最佳投球机制
他不仅懂得打球,他也在国民大学生物体力学研究员
另外也在茶医学大学研究所担任教授
利用研究机构也成立SSL(Sport Science Lab)研究中心
他曾在媒体访谈时,讲出了狠话
他认为韩国无论是基层或是职业球界
即使有科学分析的硬件,但取得数据后
却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些数据如何可以真正改善选手生理问题
也就是"没有手术的诊疗"
他表示
打棒球的人,对于科学数据跟科学训练,常常是一知半解,只看表面数据
但另一方面,懂得开发软硬件的科学人员,却难懂得棒球训练需要什么样解决方法
这两方面的人,只拿着机器看到数据,却没有真正去想出怎样的解决对策才是帮助选手的
他认为,需要测量身体内的力量大小以及观察相关训练产生的肌力变化
才能知道真正问题的核心,再去对症下药
什么叫做"没有手术的诊疗"呢?
例如在分析投手投出的球的转速(回转),很多人仍停留在提高这个数字的迷思之中
但事实上,转速越高,并不一定代表会是一名好投手
上肩投球方式,跟四分之三出手的投球方式
上间的投球造成的肌肉承担施力,会比四分之三的高不少
也因此,出手点(Release Point)越高,转速也高,受伤找上门的机率也更高
这也是韩国这几年在基层棒球投入不少Trackman等分析系统时,所看到的数据
如果只追求这种转速,这反而容易让小选手从小就在肩关节上面不断施加负荷
虽然上肩投法更有利于追求提高球速跟转速
但这样对于肌肉仍在发育阶段的小选手来说,到了高中、甚至职棒阶段
进入手术房的机率反而更高
如果以科学方式去分析
一个145km/h的速球,从出手到捕手接进手套
在0.1秒内,打者眼睛看到的影像,就会传输到大脑
然后在0.075秒内去分析球的速度跟轨迹
打者需要在接下来0.025秒内决定要不要出棒
如果要出棒,就要在0.025秒内,脑部要向腿部发出讯号,启动挥击动作
这样的话
这颗145km/h的速球,从出手到手套,需要0.58秒
而打者球棒碰触到这颗球,大约是在0.4秒的时间点上
但只要快或慢个0.007秒,球就会被打到界外区去
也就是说,打者只看球的动向轨迹,盯住球来判断是什么球种
从科学上来说,几乎是不太能完全成立的
另外,球界训练那套,回转数高、放球点高,事实上,也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投手
上肩投法的投手,他们容易在速球跟变化球的放球点上,更容易出现破绽被打者辨别
所以如果即使球的回转数再怎么高,投手的出手点不能更拖到前方,
对肩膀的负荷越大,受伤的可能性就越高
但球界的迷思,却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回转数越高,代表这个投手的威力越好
年轻选手也被这个数字给迷惑
最后就是受伤找上门
举个例子吧
两位投手,一个上肩投手,球的出手点较早也较高
而四分之三的投手,出手点平均会比上肩差了40cm
一场球丢100球下来,就差了40公尺的负荷
基层比赛总计丢个1000球下来,就会有达到400公尺的巨大差异
伤害的累积就是这么而慢慢积累下来的啊!
那么,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其实,在投球过程中,可以提高下半身的利用比率
就举朴赞浩来说,他的投球机制,后来就明显让身体更压下去,利用下盘来支撑力矩
而从医学层面来看
力量的运用,若能让下半身以53% 而上半身的力量是40%
这时肩膀的施力,就可以减轻到7%
因此,首先最需要的,选手要了解自己哪个部位肌肉,使用了什么样的力量
用动作分析,像是他的SSL研究所有3D Motion Capture软硬件
就可以分析出身体各个部位的施力速度以及关节角度的变化
这样就能知道上肢 下肢 手臂肩膀 各自施力了多少
且也因此他在过往案例中发现,下肢跟上肢施力方向跟投球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力量的施放就难以有效率
改变施力用劲的方向,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完全不同的投手!
去年冬季时,有几名选手去了他的研究中心,接受他的分析跟矫正
而今年,其中就有投手明显球速上升了10kmh,在一军慢慢站稳中
如果学生棒球时期,就能有这样的方式投入
这几年球界一直在哀嚎的选手不足问题的说法,或许也不会是真正的问题了
投手在其轴心脚转移力量到另一支脚时,
身体要尽可能越晚转动
固守动态平衡跟姿势的稳定度,同时也做好肩膀跟手腕的动作完整性
从生物力学来说,会是最有效的投球动作
这也是美国选手,从小就了解到的基本知识观念
但在韩国,多数教练仍然还是凭感觉,
"我以前这样投球就很好啊,那你就比照这样丢看看"这在韩国球界可说是常见现象
如果学生球员在中学时期就已经习惯了投球动作跟打击动作的姿势
在那以后,要改变这种习惯性的动作,以现实角度来说,是很难的
因此,青少年时期指导的这些教练们
更应该去接受科学训练的知识,才能正确培养选手
而不是执著于比赛的结果,追求胜利,或是练出几个强的选手能升学打职棒当成其政绩
所以他早就看得出韩国棒球发展面临到的真正危机就在于此
车明珠选手时期,是跟朴赞浩、林仙东、赵成珉,号称四大天王
(当时他们在青棒、成棒的对决,都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