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国际棒球总会举办的国际赛,我们最常看到的赛程安排为
预赛采单循环赛或分组单循环赛、复赛交叉对战、决赛就冠季军赛
这种赛制,以前有关注过国际赛的板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为了增加公平性及减少比赛场数
WBSC数年前推出了一个称为“超级循环赛”(Super Round)的赛程制度
由于近年已普遍用于各大赛事(含三级棒球赛制),所以大家应该也耳熟能详了
简单的说,就是单循环赛,但预赛同组队伍直接带入预赛交战成绩、不再对战
各队面对这种制度最重要的观念是,预赛开始场场比赛就都至关重要、要当决赛打
刚开始几乎都从12队的比赛开始适用(从三级棒球开始推广到几乎全面适用)
也就是12队于预赛分两组各自进行单循环,每组6队取3队晋级复赛
复赛就采超级循环赛制
此时复赛6队为A组第一、A组第二、A组第三、B组第一、B组第二、B组第三
决赛方面,复赛第一、二名晋级冠军赛,复赛第三、四名晋级季军赛
大家应该会有个疑问,这种制度下,预赛分组第一有极大优势
那么预赛分组第三的球队,虽然理论上当然存在夺冠机会,但实际上真的有希望吗?
这种超级循环赛制度实施多年来的经验告诉大家:有的
因为预赛每组6队取3队(X队、Y队、Z队)的情况有两种(括号内为预赛带入复赛成绩)
情况一:X队(2胜0败)、Y队(1胜1败)、Z队(0胜2败)
情况二:X队(1胜1败)、Y队(1胜1败)、Z队(1胜1败)
2019年U18世界杯是极佳的例子
预赛B组由日本、美国、中华分居分组第一、二、三,3队带入的成绩都是1胜1败
最后复赛第一为美国、复赛第二为中华,两队晋级冠军赛
冠军赛再由中华击败美国夺冠
我们可以发现冠军赛两队都不是预赛分组第一队伍
且最终夺冠的队伍是预赛分组第三的队伍
这显示12队采预、复、决赛三个阶段,并在复赛采用超级循环赛制是可行的
预赛分组第一优势并非绝对、预赛分组第三实质上(而非只有理论上)亦有拼冠军的机会
2019年世界棒球12强赛,同样是12队采预、复、决赛三个阶段,复赛采超级循环赛制
但WBSC采取了一种创新方式:预赛分三组(每组4队取2队晋级复赛)
尽管最终结果即由预赛各组第一分居前三名,预赛各组第二分居四~六名
但如果中华与美国之战,中华队没有意外输球,那么决赛将上演经典的台日大赛
该场比赛,中华队确实是有赢球机会只是没有掌握
显示此赛制下,要打破预赛分组排名优劣势,实质上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缺点
各组晋级复赛的2支队伍(X队、Y队)带入复赛的成绩只有一种状况(弹性较低)
就是X队(1胜0败)、Y队(0胜1败),这是绝对的,没有其他情况
其实只要在预赛各组取2队进入复赛超级循环的情形就一定是这样
但由于预赛有三组,且复赛后还有决赛,所以整体赛程公平性还算是合理
如同前述分析,预赛分组排名优劣势确实有实质上的机会被打破
现行WBSC举办的大型国际赛,除了12队为大宗,还有6队、8队,大致就这三种
12队的情形刚刚讨论过了,整体来说大致没问题
6队的情形,WBSC都是采单循环赛直接决定最终排名,算是公平的
例如东京奥运的欧非区奥运资格赛、最终奥运资格赛
那8队的情形呢?
2019年亚锦赛迎来赛史上最大规模的参赛队数:8队
也采用WBSC现行惯用的赛程制度,即预、复、决赛3个阶段
预赛分两组单循环,每组4队取2队晋级复赛,复赛为超级循环赛制
如同先前提到的
各组晋级复赛的2支队伍(X队、Y队)带入复赛的成绩只有一种状况(弹性较低)
就是X队(1胜0败)、Y队(0胜1败)
这边预赛只有两组,复赛交战弹性比预赛三组的情形更低
但由于复赛后面还有决赛(复赛一、二名晋级冠军赛,复赛三、四名进行季军赛)
所以整体赛程的公平性勉强可以接受
事实上也获得证实,预赛分组第二的中华队
在复赛两战全胜的情况下,也只拿到复赛第二
由于复赛后面还有决赛,给表现渐入佳境的中华队一个机会
中华队也不负众望的在冠军赛击败复赛第一的日本队,获得冠军
也就是说,这种赛程赛制公平性还堪称合理
试想,如果没有后续的冠季军赛,直接以超级循环赛果决定最终排名,那岂不是悲剧?
WBSC真的会采用以超级循环赛果决定最终排名的制度吗?还真的有!
尽管目前在棒球国际赛还未采用过
但已经预定在之后将举办的东京奥运美洲区资格赛使用
8队在预赛分为两组,每组4队进行单循环,各组取前2名晋级决赛
决赛4队,以超级循环赛制直接决定最终排名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同先前提到的
各组晋级决赛的2支队伍(X队、Y队)带入决赛的成绩只有一种状况(弹性较低)
就是X队(1胜0败)、Y队(0胜1败)
这边预赛只有两组,决赛交战弹性低,而且后面还没有冠季军赛!?
这种赛程安排是在开玩笑吗?不太适当吧
如果你去质问WBSC,他大概会这样跟你说:
因为12强、亚锦赛、世界杯这种单独的大赛才会有冠季军赛
而美洲区奥运资格赛只是“资格赛”而非锦标赛或杯赛,所以没有排冠季军赛的必要
这样真的合理吗?
其实,东京奥运的垒球资格赛已有前车之鉴
东奥欧非区垒球资格赛
8队在预赛分为两组,每组4队进行单循环,各组取前2名晋级决赛
决赛4队,以超级循环赛制直接决定最终排名,冠军取得奥运垒球门票
最终结果,决赛前两名都是预赛分组第一的队伍
再来看东奥亚太区垒球资格赛,8队赛制同上
最终结果,冠军澳洲是预赛分组第一的队伍,亚军中华则是预赛分组第二的队伍
8队的赛事拿到亚军,看似不错,但实际上是挫败
因为只取冠军队伍进入奥运啊啊啊!!!
翻开当时的赛程,中华队与澳洲队分在预赛同组
第一场以1:5输给澳洲队,随后渐入佳境,决赛两场也都拿下胜利
但由于澳洲随后比赛也都获胜
导致中华队最终排名也只获得第二名
在没有冠军赛安排的赛程里,中华队没有与澳洲队最后决一死战的机会
若以事后论,在第一场比赛输球后,等同已经没有夺冠拿下奥运门票的机会
这种以超级循环赛作为4队决赛的赛程制度,似乎不太适当吧?
在只获得冠军才算成功的情况下
假设有A、B两组,进入决赛的为:
A组第一简称A1(带1胜0败) B组第一简称B1(带1胜0败)
A组第二简称A2(带0胜1败) B组第二简称B2(带0胜1败)
决赛四场比赛为
A1 VS B1
A2 VS B2
A1 VS B2
A2 VS B1
依序假设四场比赛的获胜方,一共会有16种结果
冠军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AAAA A1 A2 B1 B2
AAAB A1 B1 A2 B2
AABA A1 A2 B1 B2
AABB A1 B1 A2 B2
ABAA A1 (B1、A2、B2比较TQB)
ABAB A1 B1 B2 A2
ABBA B2 A1 A2 B1
ABBB (A1、B1、B2比较TQB) A2
BAAA (A1、B1、A2比较TQB) B2
BAAB B1 A1 A2 B2
BABA A2 B1 B2 A1
BABB B1 (A1、A2、B2比较TQB)
BBAA B1 A1 B2 A2
BBAB B1 A1 B2 A2
BBBA B1 B2 A1 A2
BBBB B1 B2 A1 A2
分组第一队伍夺冠机率=(12/16)+(1/16)*(2/3)*2=(5/6)=83.3%
分组第二队伍夺冠机率= (2/16)+(1/16)*(1/3)*2=(1/6)=16.7%
分组第一队伍垫底机率= (2/16)+(1/16)*(1/3)*2=(1/6)=16.7%
分组第二队伍垫底机率=(12/16)+(1/16)*(2/3)*2=(5/6)=83.3%
显然预赛分组排名有非常巨大的优劣势分别
而且在过去还没有实际发生过分组排名优劣势被打破的纪录
追根究柢,这种赛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是队伍数少只有8队,预赛只能分两组
这样在超级循环赛的竞争弹性太低,不容易改变预赛分组排名优劣势
如果在12队的情形,预赛能分三组,竞争弹性勉强可以接受
第二是没有冠(季)军赛的安排
这导致预赛分组第二的队伍有极大劣势
理论上的夺冠机率只有16.7%(单支队伍只有8.35%),而且还没实际发生过
虽然我们也知道在这种赛制下,场场重要、预赛就要当作决赛打
但那还不如直接采用所有队伍单循环决定排名的赛制(比照6队赛事赛程的安排)
这种分组预赛+超级循环赛直接决定最终排名的打法
容易让人误有阶段性赛程的概念,因为会出现分组第一、分组第二这种名词
而在过去传统的赛制里,分组第二并没有这么大的劣势
其实这种赛制就是单循环赛的再精简版,分组第几的概念有误导人的情节
队伍在预赛不能只求晋级,因为分组第二理论上还有一点机会
但实质上已经形同几乎没有希望,与传统赛制中的分组第二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真的有必要为了精简赛程采取这么硬的制度吗?
其公平完备性不如单循环赛(每队都会遇到),亦不如有冠(季)军赛的赛制
东京奥运美洲区资格赛真的要成为首度采用这种不尽理想制度的棒球赛事了吗?
垒球已经发生了如同中华队情形的惨剧,但棒球还来的及改变
WBSC应该慎重地重新考量
趁还可以更改制度时,看是否加入冠(季)军赛,或直接改成单循环赛
尽管大多数对于美洲区奥运资格赛的想法
都是最希望美国队不要拿到冠军,更不要拿到亚或季军
美国队拿四~八名就好,最理想是不要打进四强决赛
这样或许才可以唤醒MLB对于奥运的重视程度
不过赛程的公平完备性还是需要审慎思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