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时,经典赛还是一个新兴赛事
时至今日,却已足以拿来探讨其历届赛程制度的变革
事实上,首届经典赛(2006年3月)在国人耳熟能详的杜哈亚运前就已经举办了
虽然在第三届赛事结束后,曾有第四届为最后一届的停办呼声
但在美国队拿下第四届的赛事冠军后,MLB也决定继续办理
如今已成为四年一度国际性最高强度及最大规模的经典棒球赛事
不同于其他的国际棒球比赛
在MLB主导的情况下
经典赛充满浓厚的商业气息,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
例如:1.球队周边商品的大幅宣传拍卖。
2.部分赛程采用其他国际赛罕见的“淘汰赛”制度(含单淘汰赛及双败淘汰赛)。
(淘汰赛制度场场关键,增加比赛刺激性以吸引观众,但公平性不及循环赛)
3.大幅放宽球员代表国家队的资格(以增加比赛可看度吸引观众)。
4.以地域及其他主观考量的分组制度。(公平性不及抽签分组制度)
5.选择举办场地时高度重视球场观众容量、权利金制度(商业利益导向)。
6.不设季军赛。(因为季军赛通常关注的人较少,较无商业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认为经典赛虽然是强度最大的赛事
但赛事重要性与代表国家队参赛的荣誉感则不及历史较悠久且重视公平的奥运棒球比赛
回到正题
我们知道MLB对于第五届WBC赛事做出了很大的赛程制度变动
除了会内赛由以往16队扩展到20队之外
我们来看看历届的各组赛事地点
资格赛 会内赛
第一届 - 日本、美国、波多黎各
第二届 - 日本、美国、波多黎各、墨西哥、加拿大
第三届 美国、巴拿马、德国、台湾 日本、美国、波多黎各、台湾
第四届 美国、巴拿马、澳洲、墨西哥 日本、美国、韩国、墨西哥
第五届 美国 日本、美国、台湾
严格来说,波多黎各其实是美国的领土,在那边办比赛,对MLB来说方便许多
于是2006年第一届就在美国、波多黎各,及亚洲棒球强权日本举办
2009年第二届,扩展到美国唯二的邻国,墨西哥及加拿大
我们知道加拿大本身就有MLB的球队,墨西哥也是MLB常举行相关活动的地方
真正有大突破,是2013年第三届赛事
资格赛扩及欧洲,台湾也参与了会内赛的主办,复赛更首度有一组移到日本举行
2017年第四届,资格赛扩及大洋洲,韩国也成为亚洲三强最后主办了会内赛的国家
至此,赛事推广所及区域已大致完备
2017年第四届赛事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