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ramars (tomorrow never knows)》之铭言:
: 16年“猿”份将尽 刘玠廷率全队拜拜 球员感谢刘家
: Lamigo桃猿将易主日本乐天集团,桃猿领队刘玠廷证实此事,球团预计19日上午11时在联
: 盟办公室召开记者会,说明相关转卖事宜。桃猿18日刚好回到主场展开赛事,刘玠廷率领
: 全队到球场隔壁土地公庙拜拜,除了祈求比赛顺利之外,也借此向大家说明转卖一事。刘
: 家的任务告一段落,球员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他们16年来的照顾,对于新东家的加入,也
: 相当期待。
米糕的退出 证明小市场球队的经营法
无法在台湾施行
米糕自始自终都是投入许多资源在经营球队
也正因为如此,在收支无法平衡、超支的情况下
只能黯然退场
如果中职是一块大饼
加入的人都能分到一块饼吃
即使他出的力少
也总是能活下去
但中职历经多次假球案
球迷基础流失太多
加上MLB、NPB,各种付费、免费,甚至盗版的转播盛行
球迷的选择变多后,中职不再是优先的选择
台湾的职棒环境,变得单纯只有热情,是无法吸引球迷入场的
球迷的胃口被养大,球团必需要投入许多资源:
球员要高薪、软硬件要到位,还要有啦啦队...
像国外那种小市场球队的经营方式:
球员领低薪底薪、软硬件够用即可、没有啦啦队...
在台湾会被酸、被批评 → 没有钱,就没有资格玩职棒
但回到前面说的,当一个职业运动的环境的饼够大时
小市场球队也能倚靠和大球团的对战组合,拉抬入场观众
低薪的小市场球队,透过一二军制度、及选秀制度
每年适时的补进可用之兵
其比赛也不是完全无可看之处
小市场球队的明星球员,只要有杰出的成绩
未来也能透过FA,转队到大球团领高薪
所以只要肯拼,何愁出身低?(被选秀进小市场球队)
所以...
球迷和未来有意愿加盟中职的公司
是否也能思考:
一、中职真的只能有大财团,才能入场玩吗?
小市场球队,难到用小市场的经营法,就是原罪吗?
"职业"棒球运动,本来就不该是慈善事业、公益事业
多少钱,做多少事
力求收支平衡,甚至能有薄利产生
小市场球队,用小市场经营法,何错之有?
二、比赛的对战组合,当队伍多时才能保持多元化,才不会枯燥
的确,当球队数目增多,会稀释本就水准不高的中职比赛内容
但职业棒球运动,说穿了其实就像《炼蛊》
当基数越大,能参予比赛的球员越多
在职业运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才能累积出更多的球星
如果五队(2021年时),平均每队可产生出5名明星球员
遇到国际赛,本土球员能累积出25名明星球员
但球员总会有无可避免的原因,可能会无法参加国际赛
(伤病、球团不放行、其他因素...)
实际可用之兵连15名不到
但中职若是有八队,平均每队可产生出5名明星球员
遇到国际赛,光是本土球员能累积出40名的明星球员
再精挑细选一番,国际赛就能组出,具备有完整战力的队伍
台湾的职棒发展真的到了瓶颈吗?
转个弯,换种经营角度
整体棒球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可能,不是不可能存在!
台湾职棒运动,真的需要小市场球队的参予
把饼做大,无论是看比赛的球迷,还是以职业运动为业赖以为生的球员
才能经由增多的球队,累积出更多的优秀明星球员
而能有更多明星球员的国际赛参予
才不会让国际赛总是四海游龙、锅贴吃到饱
如果说赢球才是国球
那只要国际赛能赢
增加球队,炼蛊(练出明星球员)
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
为何不能去尝试、施行?
诚心建议中职:
一、降低球队加盟的门槛
中职官方应重新检讨,加盟的门槛
降低各项的资金需求
让有热情的小市场球队,也能用小市场的经营法
进入职棒环境
二、增加、并落实中职球员的流动性
1.降低可行使FA的年限
球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黄金期平均只有5~10年
若取得FA资格的年限太长,平均黄金期都过了
还能取得转队资格的,只剩下那些极少数的神兽级、史诗级球员 (例如:大师兄)
所以应该是要让FA制度,变成一种常态性、流动性高的环境
2.取消FA默契薪资上限
高薪才能使球员产生期待、和打拼目标:
→ 大市场球队的球员力求不被释出
→ 小市场球队的球员力求FA转队
三、不要排斥和企图消灭第二职棒联盟
当初台湾职业棒球大联盟,被中职强力打压
甚至祭出‘判将条款’,让转往TML的球员,无法转回CPBL
所以未来若是有其他企业,愿意组织第二职棒联盟
中职应该保持着乐见其成的态度:
1.和第二职棒联盟,进行季中交流赛
2.季后赛各自联盟的冠军队,再进行台湾一的总冠军赛
3.FA球员可以互相流通
总之,不想国际赛再吃锅贴了!
或许在现今的环境下(球迷基数少、国际比赛转播盛行...山穷水尽疑无路)
请中职官方,及热爱棒球的球迷们
大家转个弯,换个角度思考
台湾的职业棒球运动,还是能‘柳暗花明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