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陷入第二年撞墙期 想走出低潮须再进化
去年季末动韧带重建手术的“二刀流”天才大谷翔平以神奇的速度康复,仅花不到八个月时
间复健,就在五月初以指定打者身份复出。然而“单刀出鞘”的大谷虽曾匕刃一闪轰出两发
全垒打,累计打击成绩却越来越像个“纯”投手。到昨天为止大谷的OPS只有.679,甚至还
不及葛兰基(Zack Greinke,30打席OPS 1.090)、伍铎夫(Brandon Woodruff,25打席,O
PS .777)等以打击不错著称的国联投手。究竟是各队投手已开始找出克制大谷的“胜利方
程式”?还是大谷自身的问题,才导致他一头撞上新人常有的第二年撞墙期(sophomore slu
mp),不再像去年一样开季就技惊四座?虽说大谷现有的区区67打席不过是个小样本,但从
中我们仍可看出不少端倪。
先从大谷去年最为人所称道的全垒打量产速度来看。去年他平均每14.8个打数就轰出一发全
垒打的速度在全联盟100位全垒打20只以上的打者中高居第十位,而本季59个打数击出两只
全垒打的进度显然低于去年。但全垒打的减少还只是冰山一角,更糟的是大谷的长打能力全
面性大幅下降——截至昨天为止,他所击出的长打也就只有那两只全垒打,其他12只安打全
部都是一垒安打,其中还有多达4只是靠速度跑出的内野安打。与他去年326打数就击出45只
长打的表现判若两人。目前大谷的纯长打率(ISO)只有.102,还不到去年.279的一半。而
且在打席数跟大谷一样或更多的全联盟329名打者中,大谷的纯长打率竟是末段班的第282名
。
进一步探讨大谷的进阶数据,不难得出他之所以长打力尽失是因为击出太多滚地球的结论。
本季大谷的滚飞比高达2.86,足足是去年1.32的一倍有余。目前打席数60以上的342位打者
中,也就只有8位的击球比他还“滚”。而大谷之所以产出这么多的滚地球,显是来自他的
击球角度偏低。根据大联盟官方的Statcast击球角度数据(Launch Angle)。去年大谷的平
均击球角度12.3度大约等同于全联盟的平均值,今年则急转直下掉到只有5.1度。光看这两
个数字恐怕还感觉不太出大谷击球角度偏移的夸张程度,换个方式叙述:本季所有“击球打
席”(Batted Ball Event)达30次的369位打者中,只有23人的平均击球角度比大谷还低!
相隔不到八个月,大谷打出的球竟从“突破天际”变成“匍匐前进”,如此剧烈的转变不但
惊人,根本就是匪夷所思。事实上他本季如果能够保有之前的滚飞比,帐面成绩甚至可能比
去年更出色。因为这十几场比赛下来大谷虽然打了一堆滚地球,但他击球的力道不但未减,
反倒比去年更为强劲。根据Fangraph网站统计,本季大谷击出平飞球的比率高达34.1%,远
高于去年的23.6%。Statcast也显示大谷今年被判定强劲的击球比率达52.6%,比去年排名全
联盟第十位的50.2%还要高。更可怕的是,他的平均击球初速高达95.6英哩(时速),比他
去年的92.6英哩快得多——要知道他去年的击球初速已经是全联盟前4%的顶尖等级,但跟今
年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大谷这项数据目前可以排在全联盟第四位,只有两大重砲手贾吉
(Aaron Judge)、贾罗(Joey Gallo)以及今年一鸣惊人的海盗一垒手贝尔(Josh Bell)
胜过他。
大谷不是傻瓜,不会莫名其妙突然决定将球通通往地上打。他的击球角度之所以改变有两种
可能。一是他的手肘经过手术后虽已康复,但休养半年以上的时间已使身体丧失了一些“肌
肉记忆”,重建的“全新”韧带可能也得花时间去适应,要百分之百找回过去的挥棒模式尚
须一点时间。大谷现阶段可能以为自己的挥棒姿势一如往常,但其中或已出现连他自己都难
以察觉的微妙差异,才导致击球角度完全走钟。甚至最坏的状况是其实他的受伤部位还未完
全复原,至于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就有待大谷自己、教练跟医疗团队去找出答案。
其次则是前面提到的,今年各队投手可能已经开始摸出一些对付大谷的“门道”。说穿了不
足为奇,不过就是让许多打者也感到“苦手”的“多投变化球”及“将球路压低”两大法门
。各队投手头一年面对大谷时速球的配球比例是50.6%,结果被他将球轰得满天飞——去年
大谷将四缝线速球打成.330/.750的可怕打击率及长打率,打伸卡球也有.299/.612。今年投
手们当然大幅向下修正,速球比例降到只有44.1%,远低于联盟平均的52.7%。与此同时,他
们选择改用更多的曲球跟滑球来对决大谷,于是这两项球路的配球比从去年的25%跳升到今
年的37.3%。而大谷打这两种球路的表现也确实不佳,去年打击率及长打率犹有.256/.436,
今年各只有.143——14个打数击出两只一垒安打而已。
除了大量增加变化球的配球比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变化球的进垒位置压得更低。去年投
手面对大谷,投出好球带内的曲球或滑球时,有高达19.1%的比例是在好球带中段位置,跟
投到下半部的比例(19.9%)相差无几。今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投进下半部的比例(25.
6%)是中段(11.6%)的一倍有余。此外还有高达40.7%的变化球落在好球带以下,充分显现
投手们宁可投成坏球也不愿被大谷打中的决心。面对投手压低变化球的策略,大谷的击球弹
道势必也得随之拉低,而这很可能就是他不再产出全垒打而改“量产”滚地球的主因。
当然,低球、变化球不会每次都管用,否则投手不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催速球。大谷这
十几场比赛的小低潮,或许仅只是因为这段时间内遭遇的对手“碰巧”都能把变化球控得够
准,“刚好”掉进好球带的下缘而已。一旦样本够大面对的投手够多,再厉害的球路也会有
失投被他一棒击沈的时刻。是以现阶段大谷的击球策略看似没有太大改变,他的出棒率跟去
年几乎相同(45.7%及45.3%),追打坏球的比例甚至还下降(从去年的32.3%降到25.2%)。
但如果以上两点真是大谷陷入撞墙期的问题根源,他势必仍得找出应对之道。再加上以天使
当前战绩跟现有战力,要进季后赛原就机会渺茫(两大数据网站Fangraph及Baseball Prosp
ectus都估计他们目前机率已不到4%)。现况既已不如人意,可能要转换成练兵模式,不如
及早开始想想怎么帮助大谷,使他的打击表现在明年球季开打前能回归正轨。当然以大谷的
资质及年纪,绝无可能抱残守缺,定会全力追求打击技巧的再进化。而他也确实必须再次进
化,才能在不进则退的大联盟中继续实现他的二刀流梦想。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999/383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