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棒球场上太过嚣张、不尊重对手,必须得到惩罚”这样的观念在21世纪的美国职棒大
联盟依然风行,但反对者认为,这种潜规则已经过时,压抑球员在场上的情绪,不利行销
。
芝加哥白袜游击手安德森(Tim Anderson)昨天在主场对堪萨斯皇家的比赛中,4局下敲
出全垒打,被媒体冠上“史诗级甩棒”的后续动作引发争议,话题持续延烧。
当时比赛还在前半段,双方0比0,但安德森仿佛敲出关键全垒打一样兴奋,棒子往草地上
一甩,在本垒板上倒退几步,对着自家休息室大吼一声,才开始绕垒。
安德森大动作庆祝全垒打,踩到美国棒球界“潜规则”的红线,6局下再度上场打击时,
遭到触身球伺候,时速92英里(148公里)的快速球直接往他的臀部砸。
这一记触身球引发白袜、皇家两队球员板凳清空,在场上拉扯、对峙,飘出火药味。这则
影片也在网络上疯传,有关“大肆庆祝等同不敬对手,必须受到惩罚”这样的潜规则再度
成为话题。
激情过后,安德森今天向大联盟官网表示:“我打出来以后,我没有看着对方球员,我看
着我们自己的休息室,然后把棒子一丢。”
安德森说他喊的是“加油!”(Let’s go!),并解释说丢棒子是为了帮助球僮,让球僮
少走几步。
“这是新的世代、新的潮流了”,安德森说:“当我逮到对手的时候,我想要跟自己的队
友庆祝。当他们赢了我们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跟队友庆祝。我不是故意要激怒他们。”
25岁的安德森说:“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比赛的风貌正在改变。我们都在其中,这么做就
是为了好玩。好玩而已。”
安德森的立场跟大联盟去年一支广告片的行销手法不谋而合。
去年10月为了宣传季后赛,大联盟推出的广告影片名为“改写规则”,旁白唸著:“他们
说,规则就是规则,不要站着看球,不要甩棒,不要在场上庆祝,把头压低。”
与旁白相反,画面上是一连串球员在场上宣泄情绪,包括甩棒、撕破球衣、叫嚣挑衅、站
在本垒看球飞出墙等动作。
尾声是名人堂球星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反戴球帽,对着镜头说:“不要再说了
,让孩子们打球。”(No more talk. Let the kids play.)并以一句话下结论“这是一
个新世界”。
“让孩子们打球”正是安德森影片在网络上疯传的标题,但也引发了传统派的反对,认为
庆祝全垒打动作太大等于是羞辱对手,留言“太超过了”、“我们的棒球怎么了”。
今年球季,因庆祝全垒打动作过大而引起的争议,已经是第2起。
辛辛那提红人一垒手狄特里希(Derek Dietrich)7日在匹兹堡海盗主场,敲出全垒打之
后,站在本垒板悠哉看着球飞到场外,接着也遭到投手用近身球伺候,引发场上肢体冲突
。
然而,这种传统观念与年纪无关,20岁到30岁世代的楚劳特(Mike Trout)、贾吉(
Aaron Judge)打出全垒打之后,总是低调跑垒,但哈波(Bryce Harper)则认为,在场
上表现情绪没有对错。
哈波2016年接受ESPN访问时,举已故投手费南德兹(Jose Fernandez)为例,他说:“费
南德兹会三振你之后,一路瞪着你回到休息区,然后握拳庆贺。所以你敲全垒打之后庆祝
,他才不在乎,因为你赢了他。这是比赛的一部分。”
不过潜规则各国不同,韩国、拉丁美洲的棒球界欢迎甩棒,而台湾职棒也几乎不曾发生因
为甩棒而引发场上冲突的状况,旅日的王柏融过去在中华职棒的比赛中,敲出全垒打的大
动作甩棒还一度受到美国媒体报导。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901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