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春训数据反映例行赛大趋势 并非毫无用处

楼主: polanco (polanco)   2019-03-08 10:21:42
春训数据反映例行赛大趋势 并非毫无用处
我们都知道大联盟球员在春训的成绩不代表他在例行赛的表现,球队在春训的战绩也无法反
映他们在正规赛季的实质发挥,因为春训比赛只有表演、训练性质,所有成绩与数据皆不列
入正式统计,但难道春训赛事积累的数据和资讯,就连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根据过往经验,春训许多“联盟整体数据”颇具参考价值,能大
致反映接下来例行赛会发生的大趋势和数据走向。只要我们不单纯看单一球员或单一球队的
数据和成绩,放大视野到“全联盟”的整体数据,就可以得到能预测例行赛数据的资讯。
举例来说,春训数据就曾预测了大联盟过去12年来例行赛三振率和保送率的变化。从图表中
可以看到,大联盟例行赛的保送率从2006年上升,2009年后下降,然后又在2015年回升,这
样的走势变化跟春训整体的数据相当类似。
https://i.imgur.com/cX5rMZD.jpg
李秉升制表
同理,三振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过去12年来,大联盟春训的三振率逐年快速增加,而接下
来的例行赛三振率也遵循着春训整体数据的呈现,不断上扬。虽然春训和例行赛的实际比率
数字略有不同,但上扬和下跌的变化方向、还有变化幅度,都十分接近。
https://i.imgur.com/N2a3mwD.jpg
李秉升制表
除了三振率和保送率,大联盟春训数据也准确预测了大联盟近五年全垒打率大幅上升的趋势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大联盟春训和例行赛的全垒打率走势,都在2014年掉到低点,然后于
2015年开始快速剧增,并在2017年达到最高峰。去年例行赛的全垒打率虽微幅下滑,但仍然
维持在相当高的比例。
https://i.imgur.com/NjZ0UGf.jpg
李秉升制表
在上升中的三振率、保送率和全垒打率之外,还有哪些近年大联盟例行赛的整体趋势是从春
训数据就能看出端倪的呢?从以下滚地球出局跟飞球出局比的折线图,可以发现春训数据在
过去三年的例行赛开打前就已经透露飞球数量将增加的讯息。从2006年起,大联盟例行赛的
滚地球出局跟飞球出局比不断上升,代表滚地球数量提高,但2015年之后,飞球数量乘着近
年打者拉高仰角的打击潮流而增加,使得滚地球出局跟飞球出局比急转弯,逐年下降。
https://i.imgur.com/56BWiUf.jpg
李秉升制表
此外,春训数据也大致预测了近年快速衰退的牺牲触击率和逐渐上升的触身球率。牺牲触击
率的下滑就不必赘述了,过去10年各队都知道触击带来的出局数损失,多于推进跑者一个垒
包所带来的效益,因此使用数量逐年减少;而触身球率的逐年上升就十分有趣,不仅例行赛
的触身球数量慢慢增加,就连春训数据也预示了这样的发展,至于原因可说是众说纷纭,还
没有定论,有一说是因为近年来大联盟整体球速愈来愈快、变化球比例不断升高,导致投球
失控砸到打者的情况变得频繁,另一说则认为是近年打者为求提高上垒率,用尽各种手段,
而其中之一就是站得离本垒板更近一些,希望能透过触身球的方式站上垒包。
https://i.imgur.com/iQePtQk.jpg
李秉升制表
https://i.imgur.com/KmGGFgR.jpg
李秉升制表
从上述可知,虽然我们都清楚春训的个人打击数据(去年春训打击王是水手的沃格巴克(Da
niel Vogelbach),22场出赛打击率超过四成,但例行赛37场出赛却只缴出.207的低打击率
)、个人投球成绩(2018年春训勇士投手德黑兰(Julio Teheran)六场先发防御率仅1.40
,但例行赛的实际数字却接近4.00),还有队伍的战绩(2018年金莺队春训战绩为17胜12败
,胜率超过五成,结果例行赛却苦吞115败),不值得认真看待,但当你把一大群整体竞技
水平相当接近大联盟水准的球员聚在一起,让他们打一个月左右的比赛,这些比赛所产出的
全体数据,还是能反映出大联盟例行赛的大方向数据趋势。
所以以后在检视春训数据时,可别再全盘否认这些数字的实用性,在“联盟整体数据”的类
别中,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喔。
原文连结: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684355
作者: kenkenken31 (呆呆傻蛋)   2019-03-08 10:26:00
就数据够大就越准,越小样本越没参考性
作者: CImbX (霸丸子)   2019-03-08 10:27:00
春训大数据
作者: resbond (萨尔达)   2019-03-08 10:40:00
CPBL也可以写一篇冬盟和例行赛的 我相信也是高度正相关
作者: granturismo (NSX-R)   2019-03-08 12:4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