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卡球压制力不佳 逐渐失去大联盟舞台
大家还记得12、13年前,在国联跟王建民相互辉映、主宰大联盟打者的伸卡球(二缝线球)
大师韦伯(Brandon Webb)吗?那时他以超过70%的伸卡球使用比例(王建民全盛时期的伸
卡球比例也不到60%),搭配曲球和变速球,年年缴出令人咋舌的高效率投球数据,尽管他
的三振率一直都只高于联盟平均一点点(生涯K/9值7.3,略高于当时联盟平均),但他却屡
屡在防御率、胜投数、投球局数等项目名列前茅,让他得以从2006到2008年,每季都入选明
星赛,还连续三年排进国联赛扬奖排名前两名,并抱回2006年的赛扬奖奖座。然而,自王建
民和韦伯之后,大联盟似乎再也没看到实力称得上王牌等级的伸卡球先发投手。更甚者,近
三年来,伸卡球在大联盟逐渐失去了舞台,愈来愈少投手将之作为主要武器,曾令台湾人疯
狂着迷的下沉速球、滚地球制造机,如今在美职的魅力已经不再。
根据投球数据分析公司《投球资讯》(Pitch Info)的资料,大联盟整体伸卡球使用量占总
投球的比例,自2012年起就逐年下滑,从22.5%下降到去年的16.9%。近三季的跌幅尤其明
显,2015年伸卡球的比例还有20.4%,但接下来三年却快速下滑将近四个百分点。
以前,美职球迷常常能在茶余饭后讨论棒球时,信手拈来许多知名的伸卡球名投,除了王建
民、韦伯,还有投球节奏快速的洛尔(Derek Lowe)、落矶的昔日王牌库克(Aaron Cook)
、前勇士强投哈德森(Tim Hudson)、曾创造短暂巅峰的长人投手费斯特(Doug Fister)
等曾入选明星赛或拿过赛扬奖选票的人,但来到2018年,要想到以伸卡球著称的优质先发投
手,就变得相当困难。或许大家还能提出2015年的赛扬奖得主凯柯(Dallas Keuchel)是伸
卡球强投,但你知道天使队的左投希尼(Andrew Heaney,去年防御率4.15),事实上才是2
018年所有投至少162局的57名先发投手中,伸卡球比例最高的投手吗?
没错,艾里耶塔(Jake Arrieta)、汉崔克斯(Kyle Hendricks)、克鲁柏(Corey Kluber
)、普莱斯(David Price)等当今轮值前三号等级的先发投手,使用伸卡球的比例都超过3
0%,但当你想到这些投手时,第一时间会联想到的最强球路,绝对不是伸卡球:艾里耶塔
的最大特色是他那颗介在滑球与卡特球之间的犀利变化球、汉崔克斯的绝杀武器肯定是招牌
变速球、克鲁柏的强项绝非他的卡特球和滑球莫属,而普莱斯当然也是以卡特球而闻名。我
们可以说,除了凯柯,现在大联盟没有其他以伸卡球作为最重要球路的明星级投手,而其实
就连凯柯对伸卡球的倚赖,也远不比当年的韦伯(凯柯生涯的伸卡球比例为44.9%,跟韦伯
巅峰期的70%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此外,综观整个大联盟的统计数字,也可发现频繁使用伸卡球的先发投手不断减少。笔者检
视从2007年起,大联盟每年投至少162局的先发投手中(符合竞争防御率王的资格),伸卡
球使用量超过20%的球员占比为何,发现原本大联盟每季都至少会有一半多一点(50%到55
%)的投手,伸卡球使用比例在20%以上,但这个数字到2018年暴跌至40.35%,57名符合
资格的投手,只有23人平均每五球会丢一颗伸卡球。
频繁使用伸卡球的投手减少,代表能制造高滚地球率的人也跟着变少。2014年,大联盟88位
投至少162局的先发投手中,有23人的滚地球率超过50%(大联盟平均约为44%,超过这个
数字一般就认为算是滚地球型的投手),占比达40.35%,但四年之后的2018年,57位符合
资格的投手却只有“三”人的滚地球率突破50%(凯柯、艾里耶塔、诺拉(Aaron Nola))
,占比只剩5.26%,这个跌幅相当惊人,亦可见高滚地球率的滚地球大师在当前的大联盟,
已成为稀有动物。
看完伸卡球在先发投手之间快速退流行的状况后,大家或许会好奇:那后援投手的情况又是
如何呢?相较于先发投手,伸卡球在后援投手界衰退的情况没那么严重,但还是有所下滑。
2014年,大联盟所有投至少40局的后援投手中(171人),有71人的伸卡球比例达到20%,
占比为41.52%,同项目快转到2017和2018年,分别只剩29.17%和31.94%。至于滚地球率
超过50%的牛棚投手?他们占40局以上后援投手的比例也在过去两季锐减,达到跟13年前差
不多的低点(约20%)。
在后援投手当中,近期最为人所知的伸卡球好手是洋基左投布里顿(Zach Britton)。布里
顿大联盟生涯前三年不过是一名空有球质、但表现不佳的先发投手,直到2014年他转战牛棚
,并把重如钢铁保龄球般的伸卡球当作几乎唯一的球种后(2014年后其伸卡球比例皆在90%
以上),他才蜕变成联盟顶级的后援左投。布里顿过去五个球季靠着伸卡球获得显著的成功
,一直是大联盟所有投手当中伸卡球比例数一数二的球员,但就连这么倚赖伸卡球的他,也
在去年转战洋基之后,开始尝试恢复使用一些四缝线速球,希望更善加运用自身球速的优势
,一方面增加球路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企图提高三振率,而不只单凭高滚地球率解决打者。
从布里顿的案例,我们能顺便带出近年来伸卡球渐失舞台的原因:以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
伸卡球(二缝线球)是棒球所有主要球种中打者掌握度最高的,由于过去10年各球团愈来愈
重视数据统计传达出的经验跟知识,且愈来愈勇于尝试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的球员
养成、阵容布局和规划,因此他们愈来愈倾向网罗、使用以犀利变化球和三振能力为主要卖
点的投手,或是鼓励伸卡球投手多练其他球路、增加球路多样性,以避免球路过于单一而被
整体实力不断进步的大联盟打者快速突破的窘境,乃至使这些投手追求更高的表现目标。
从2008年起,大联盟开始有非常详细的逐球追踪以及投球结果记录,过去这11个球季以来,
打者对于各主要球种的平均加权上垒指数wOBA(针对长打做加权的上垒率数据,一般联盟平
均为.315左右),分别为:四缝线球.348、伸卡球(二缝线球).352、滑球.265、曲球.257
、指叉球.264、变速球.295。由此不难想见,为什么大联盟各队、甚至球员自己,会开始减
少伸卡球的使用,并导向提高滑球、曲球、指叉球的比例。而这些消失的伸卡球,又变节到
哪里去了呢?答案是几乎全跑到了“滑球”阵营。
2010年,大联盟整体的伸卡球比例为22.4%、滑球比例为12.8%;来到2018年,这两个数字
分别变成16.9%和17.1%,伸卡球比例下滑5.5个百分点,而滑球比例则是上升4.3个百分点
。在其他球种比例分布异动不大的情况下,显然就是发生了“弃伸卡,转滑球”的现象。许
多投手都因为伸卡球较差的压制力,而减少伸卡球使用量(如哈普(J.A. Happ)、摩顿(C
harlie Morton)),而另一批投手则因觊觎滑球能有效宰制打者且投法跟速球较相近的特
性,而大幅增加滑球的比例(如狄葛隆(Jacob deGrom)、卡拉斯科(Carlos Carrasco)
。)
在上述投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案例是摩顿。八年前,摩顿在海盗队时期表现不佳时,运用
球路追踪系统PITCHf/x的数据,发现自己在小联盟学会的伸卡球,位移幅度和尾劲皆颇出色
,因此做出相应的配球策略调整,并在投手教练西瑞吉(Ray Searage)的推波助澜下,将
自己从一名四缝线球搭配曲球为主的投手,改造成出手角度较低、伸卡球使用比例超过60%
的滚地球型投手,获得显著成效,把原本高达7.57的防御率直接砍半为3.83。这段故事被擅
长数据分析的棒球记者索契克(Travis Sawchik)收录在他近年的知名著作《大数据逆转力
:数据狂人、棒球老教练和他不起眼的球员们》(Big Data Baseball)之中,因而广为流
传。
不过最近三、四年,随着更进阶的球路追踪系统Statcast的出现和蓬勃发展,走在数据分析
和投球观念尖端的大联盟球队,对投手投球风格与配球策略的搭配及设定方法,又出现巨大
转变。在摩顿2017年加盟的新球队——太空人——的眼里,不多加运用摩顿那颗转速逼近每
分钟3000转的曲球实在可惜,而且以摩顿均速高达96英里的速球来讲,只要投在对的进垒点
(好球带上缘),就能发挥非常好的挥棒落空效果,所以他们决定再次改造摩顿,让他成为
四缝线球、伸卡球、曲球并重的高三振率、高滚地球率强投,将他的投球潜力发展得更淋漓
尽致。
摩顿之所以能在2017和2018年,缴出平均仅3.36的防御率和超过10的K/9值,晋升联盟里明
星级的先发投手,并在35岁的高龄还能获得光芒保证条件两年3000万美金的优质合约,太空
人先前对他进行的第二波改造功不可没。
棒球跟其他任何发展成熟的运动一样,就算累积再多历史与传统,打法和风格还是会随着时
代的转变、趋势的递嬗而演进。近年来,乘着数据观念的革新和追踪技术的高速发展,美国
职棒年年都有新的趋势变革和技术演化。
当然,伸卡球在过去几年的失势,也不代表它们未来一定会一直减少、甚至变成罕见球路,
只是刚好这阵子没那么流行而已。或许打者日后针对投手当前流行的球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
适应后,伸卡球又会重新被视为解决打者的良方也说不定,就跟大联盟曾在1930到1970年间
不怎么流行盗垒,却在1970到2000年间看到盗垒的得势,然后又在近20年见证盗垒退流行的
流变一样。而接下来投手的主流配球策略会怎么样变化,仍值得我们继续观察探究下去。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625981
文很长,不过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