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YbcVa2
从张泰山尴尬的引退看台湾运动文化的窘境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18 俞圣律
上个周末,“森林王子”张泰山终于在球场上“引退”了,虽然家人、这些年一路支持他的球迷、昔日恩师徐生明的遗孀都到了现场,也不论他目前所属的台中台湾人寿棒球队年底是否会在其他比赛中再为他“盛大”举办一次“引退仪式”,他仍是在一个“业余”棒球赛事的场上“引退”,不是那个造就他“森林王子”名号的中华职棒舞台上引退,难免不无遗憾。
张泰山从1996年19岁加盟中华职棒开始,就以手中的球棒,为自己打下名声。从味全龙、兴农牛、到统一狮,在中华职棒刚好打满20年,拿下过3次全垒打王、2次安打王、4次打点王、1次年度MVP、与无数次的最佳十人+金手套奖,目前在生涯出赛数、打席数、安打、全垒打、打点、得分、二垒打等项目,他依旧是联盟的纪录保持人,也是目前中华职棒唯一同时拥有2千安、250轰、1300打点纪录里程碑的选手,而他保持的生涯289轰纪录,距离300轰只差了11支。
2015年球季结束,在统一狮球团与他个人对来年球季在球队“角色”问题出现歧见,最终决定分道扬镳,但其他3支球团也无意接手当时“已”39岁的这位中职最“资深”的选手,他在有些“非自愿”的状态下离开中华职棒。
这几年下来,他不断的在日本独立联盟、澳洲职棒、到回头来加盟台湾的“业余”球队继续担任“选手”,即将满42岁的他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还能打”,但这位目前仍是中华职棒生涯全垒打王纪录保持人,当年为何无法漂亮的以达成生涯300轰的成就,在中华职棒完美谢幕?
就在张泰山向选手生涯“正式”说再见的前一天,统一狮队为泰山当年的队友刘芙豪办了一场热闹、有尊严、甚至属于他自己style,好似个人演唱会般的引退仪式,球队还与他个人自创品牌共同推出联名商品。其实狮队绝对有能力做得到如此漂亮的引退规格,当年张泰山的情况如何,当事人双方都心里明白,就不在此多加赘述。
看看2016年,台湾棒球的另一个icon陈金锋,当时效力的球团Lamigo在该年季前就办了一场记者会,由陈金锋自己宣告该季打完就要退休的讯息。那年非常风光有许多厂商、活动、广告,搭著“台湾巨砲”告别球员生涯的列车,就这样热闹了一整年…虽然过程中有不少过度商业操作的痕迹,还有背号是否退休等“讨论”,但瑕不掩瑜,陈金锋算是在台湾球迷不舍但又珍惜的心情下,“光荣”引退。
我们常看到美国、日本职棒选手的引退仪式,大概就是简单、温馨,最多是家人或生涯重要的教练或队友出席,引退当下是否华丽隆重似乎不是重点,但对退休选手的尊重,是绝对必要,如果是名人堂等级的明星选手,整个社会看待他的眼光更是特别。
重新检视一下,我们是怎样看待一个运动明星好了。
台湾的社会价值观下产生的运动产业与文化,一直对“运动明星”缺乏一种合理的想像,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明星选手“呆立”在一些公开活动的场合,时而成为“人形看板”,时而只被当成“吉祥物”的角色,这并不是我们的运动员书读太少、口才不好、见不得大场面的问题,而是在那些往往以长官、厂商们为主角的场面下,运动明星选手失去了他原本在运动场上散发的能量与影响力,失去了属于他原本明星特质的“主体性”。
一般社会的目光,往往将运动员所在的场域隔离成“运动场”与“其他一般场合”,运动明星的“社会地位”经常只被放在运动场上,缺乏一般社会地位的合理性,到了其他的位置与空间,他们往往只被定位为“知名运动选手”,而非所有人认可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重要人士。
他们能为这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为何不能与政治人物的声量等量齐观?举例来说,运动选手有时为了要发出声响而选择从政,但过程中却只能勉强自己以不熟悉的政治语言与这个社会沟通,而不是原本运动场上带给人们激励人心的感动,那其实是带给这个社会重要的能量。
另一个例子,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以优异成绩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把打响台湾的名声,这不是在政治现实上面对外交困境的最佳国际宣传吗?笔者过去在美国采访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龙等选手在美国大联盟奋斗的过程时,不需要理会“奥会模式”的美国大联盟或媒体,以这些选手来自“台湾”,大萤幕上或电视上出现的是国旗与台湾的地理位置;明星赛周的未来之星明星赛,代表世界队出赛的台湾选手,帽沿与球衣上绣的是国旗而不是奥会旗,比起永无止境的金钱竞赛依旧抢不赢的小国盟友,勉强接受的“中华台北”与奥会旗,培养一个运动选手站上那样的舞台,
不是最好的外交谋略吗?尤其,棒球好像是我们的国球…
想起王建民从2005年到2008年在洋基最佳状态的那段时间,全台湾在棒球季的每5天就有一个共同目标:看着他赢球!那是不分蓝绿、不分你我的共识,记得那几年的政治口水战似乎比现在少了些,大家日子过得再辛苦,都有一份心灵寄托在那里,不管他的胜负有没有影响股市,但的确会是一种安定的力量!
这不就是运动的魔力?这些魔力来自于运动选手与参与他们成功过程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几年,我们不但有过王建民、曾雅妮、谢淑薇、戴姿颖、郭婞淳、许淑净等站上世界顶尖舞台发光发热的运动选手,去年台北世大运到今年雅加达─巨港亚运,我们看到世界主流运动田径、体操等等,我们也有郑兆村、杨俊瀚、陈杰、陈奎儒、李智凯、唐嘉鸿等选手以世界级水准成绩站上颁奖台拿牌,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也有比以往更好的成绩,这些都在激励著感觉日子好像愈过愈难过的台湾人民的心,而且未来,可能还有更多…
这样来看,台湾的运动产业未来的蓝图是什么?
运动选手的好表现,不再只是国家资源的挹注就能看到成果,美国、日本、欧洲等传统体育强国,不断累积发展造就的运动文化深植人心,民间的参与才是主要的方向,重点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如何看待运动这件事。
台湾运动文化一直以来是较颠簸与粗糙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运动选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些传统观念开始,到义务教育的体育课往往只是应付与点缀,然后就是与国族主义绑在一起的过程等等,都限制了运动文化在一般人心中扎根的可能,很难是每个人生活与人生的一部分。
1990年台湾有了第一个本土的职业运动:中华职棒,接下来曾经有过夭折的职业篮球,把运动本身当成职业这件事,慢慢有了一点萌芽的机会。但发展快30年了,该是把老板vs.员工的心态抛在一边了,纪录与比赛永远是牵动运动迷进场的重点,运动明星则是成就这一切的主角,这是球团与选手需要共勉之的一个方向,不再是谁只是拿薪水为谁打球而已,而是在运动场上与场下的一切表现,都会牵动着人心。
如何造就有更多想像的运动产业?在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不断演进下,除了传统的运动品牌或其他代言与球迷以及“消费者”的互动,运动明星、经典运动赛事或事件,有没有可能类似影视产业中的IP概念,运动明星能否成为一个可多工发展的IP?
想像一下,这几年一直在被“劝进”(教练)与“劝退”(选手)的拉扯中,另一个中职看板人物“恰恰”彭政闵,目前是仍然继续屹立在球场的打击区,但其实已进入退休倒数的他,不久的未来,值得一场什么样的引退场面?
而我同时关心的,是这些icon引退过后,还能发生什么影响力?那才是运动明星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