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网址:
https://goo.gl/B8s2dh
翁丰堉又回来啦!经过千局的洗礼,以及退休后丰富的投手教练经验,这次他想说的是投
球的训练。
我带大同的几个球员今年都跑出去城市队选秀,真的太急了,我也都跟他们沟通过先
把自己准备好再出去。实力有没有到那个水准是很直接,很现实的一点。实力没有到真的
不用去走这遭,好吧即使给你选上了,但如果两三年就出来,反而把自己的路走窄了。但
他们通常签了经纪人之后都会听经纪人的安排,通常快快就签约,这不见得是对每个选手
发展最好的方法。当然,也不是待再大学就一定会提升,这个阶段你的技术水平很容易要
上不上,浪费好几年。所以自主性绝对要够!资质没有比人家好,那就要比人家努力。
我带过国中、高中、大学球队,由我们做教练的看来,现在的小孩子玩乐、分心的东西太
多。同届的选手往往国小表现差不多,国中也还好,但差距在高中就被拉开了,有用心在
上面的差别都会出来。
球速一年之内进步十几公里的选手也是可能。像是之前谷保带的谢荣豪,一年级进来也是
140公里出头,高二就都到151、152了。但他的自主性在训练上比较需要别人逼着他做,
他们那届投手很竞争,他在高中已经是很好的选手了之后就放松掉,我离开谷保之后他就
受伤了,好在后来在台体有再打回来。之前我在东石高中带过的蔡欣宏,我刚进去的时候
136、137而已,不到一年球速就飙到149公里,直接被小熊签去。结果有够可惜,约都签
好了体检没过,直接被取消。原来是因为国中的时候有伤,被带去国术馆乔到手肘移位还
不知道。欣宏当时原本够高,但太瘦,体能也不太好,经过那一年很扎实的训练与心理素
质的提升,培养出站上去就是要输赢的架式,成为能独当一面,成为令人赞许的选手。
所有你看到能大放异彩的投手,一定都是经过自己努力过的,像是我看过的郭俊麟、胡智
为他们。拿胡智为来说,球队的训练结束了他还会自费去运动工场找训练师加强自主训练
,他在六七年前就有这种观念,加上他非常认真执著的个性,才有办法打到大联盟。真的
是态度决定一切,小孩子如果把握这这个成长的精华期,他就能与众不同。
在带国高中球员的时候,我很重视基础,肌力上、守备、打击,先把基础打好,后面训练
量再去做调配。一切都是回归基本。把基本的东西稳住了,在之上搭配足够的训练量,就
有办法养出好选手,这都是要有计画一步一步实施的。很多教练会今天想到练什么就做什
么,明天想到什么又去练,没有很缜密的循序渐进让选手稳定进步。以学生球队来说师资
是最重要的,会影响到小孩子整个成长。当教练的都要持续学习、进修,我现在每天起来
电视打开就是看球赛,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观念、趋势可以吸收。
到了大学,投手也是可以继续进步的。为什么外国就做得到好的投手在大学、职业还能一
直继续进步?国外的训练环境、方式、科学知识都比台湾好,我们吸收过来之后其实可以
自己创造一套,但必须要是适合我们台湾人的一套。这种东西不可能说野手可以,投手就
没有进步的空间,一定都还找的到点去突破。高中到大学,有时候窜出头的选手,进步往
往就只是一个关键、一个眉角的开窍,像是刚刚提到的蔡欣宏。但那不是一瞬间的事,是
做对了很多很多的训练加上好的心理素质才促成开窍的那一个瞬间。
现在的选手在训练上有很多资讯进来,我们当时打球的时候都没有这些资讯与知识,只有
很强大的心理:我就是要最好,我就是要第一不要第二,每一场我投就要投完!以前真的
是靠着这种心理在硬干。我自己不是传统球队出来的,到了台北体专才接受比较正规的训
练,当时的投手也不够,就一两个,今天丢完明天还要后援都是常见的事。
到了职棒,我也有投过连两场先发,然后周间再后援的。那个时候选手也不够,投手就五
六只,加两个洋将顶多八只,两头跑是必定的。重量训练的完整观念当时也都没有,顶多
就是做个几样而已,教练指示什么就都傻傻地做。但那时就是很拼啦,一直ㄍㄧㄥ一直ㄍ
ㄧㄥ,每天都在创造自己。现在的小孩一点点酸痛就说自己不行了,以前跟现在这两个时
代这部分就差很多。手投到痛得抬不起来,去看中医,吃一个不知道什么药明天马上又继
续丢,那时候真的是这样丢出来的。我以前中华队在委内瑞拉比赛,赛前练习手臂「啵」
一声,受伤了,休息整个杯赛,回来看个中医,叫松德,在松山火车站后面(我们业余的
时候就很多人去那边看诊,像李居明也是),原本腰连走路都会痛的,进去出来之后腰马
上可以挥棒;我手抬不起来,药吃一吃之后隔天又可以丢,啊越丢又越强。现在回想那个
里面应该是有类固醇,不过当时也没有药检。
不过也真的是很幸运,我没有因此受什么大的伤,这样还可以丢到40岁,仔细想想也真奇
蹟,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出自传统球队吧!是到台北体专才开始正式练投,所以保持着满
新鲜的手臂;你看郭泰源,他之前也是守游击,比较晚开始练投让他的手臂在青少年时期
没有被太过度使用,这跟他耐投的好表现一定多少有关系。反而你看很多国小国中很好的
投手,后来就没表现了,像国小六局18K的陈昭安、国中就投到140的台电郑竣哲较练,后
来也是没能继续发光发热,真的都好可惜。以前没有很好的训练方式,就是不断硬拼,大
部分的选手都是越投越消耗掉,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一路存活上来还出类拔
萃,像是黄平洋、陈义信。
国外就不同了,他们着重体育的多元化,让小朋友在学生时代玩美式足球、打篮球、足球
。我自己国小的时候也打手球、跑田径,国中的时候打排球队和篮球队。很多不同球类训
练中的原理,都是可以互通的。你看排球的杀球,手腕跟手臂的延伸跟投棒球一样,我在
打棒球之后也很喜欢拿排球,一个弹地之后打墙壁那样练习,去熟稔那种感觉,手腕的柔
软度跟力量都会提升。我的直球优点在于转速够,球很会跑,140几就很不好打了。我敢
说我自豪的球质一定跟打排球、篮球训练出手腕与手指的球感有关,美国棒球选手常常会
练投美式足球,也是相近的道理。
话题回来,除了训练的部分,如何带兵比赛也考验著教练的功力。去年七月开始带大同,
我们马上就拿下梅花旗第三名。在战力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打出不同的战绩?投
手部分的调配非常重要,当一个教练,你要知道每个选手该放在什么时候使用。这次就是
因为调度上都能用得恰到好处,方向有抓到,让每个投手完全适得其所地发挥。像是大一
投手陈理安,谁想到他会在大专杯对国体投无安打比赛?我也是想说他球质不错,让他试
试看,就把他摆对位置了。还有侧投的李少杰,经验够、控球也稳定,摆在后援也为球队
带来最好的结果。
调配这件事非常重要,如果放在错的位置上,即便选手的材再厉害都会乱掉。像我就不太
赞成前些阵子兄弟的假先发这种策略,这不是好的现象。有可能因为伤兵过多或是调整都
调不好所以他们才这样弄,偶尔暂时性当奇兵玩一下这招可以,如果拉到中长期来看绝对
不是好的方式。整个球季这么长,选手的调整会整个乱掉,调整乱掉后受伤的机率又会提
高。也不是说没人,现在每队的60人名单都满的,投手都快30个,你不一定要重复这些人
在那边改定位呀!先发改成中继,中继弄成假先发……二军很多很拼的选手,一军表现不
好的就下去调整啊,拉一个二军的选手上来试试看,如果好用的话又多了一个可用之兵,
不行的话再换一个上来。长久来看这才是健康的方式,还可以促入球员之间正向的竞争。
以选手的角度来说,其实也要懂得自己做调配;尊重自己的身体,在出场上的使用量拉住
自己的tempo才有办法延续生涯。我那时满幸运,教练都可以沟通,我就把自己的节奏固
定在每年投个130局左右就好。打职棒真的还是要靠自己思考,不能完全靠教练,毕竟最
了解你自己的还是只有自己。像黄平洋,每年200多局拼下去就去开刀了。那是他意志力
很好后来又去台湾大联盟继续打 当然球不管打得好不好,总是要面对退下来之后的生活
,我常鼓励我儿子证照要去拿。能力、学历这种东西骗不了人,他可以去考一些训练师的
证照。像是林仲秋的儿子球后来没打了就去考证照,现在在健身房工作,这也是一个方向
。球不可能打一辈子,但你可以用棒球的部份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学历如果不足就把经历
弄好,创造自己的竞争力。
想说的大概这样,之后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吧!
(欢迎虎迷们到飘扬在夜空中的蓝丝带粉专逛逛,重返旧时光!)
欢迎来MyVoice网站收看更多运动员的故事
https://www.myvoice.com.tw/
也欢迎到我们的粉专,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https://www.facebook.com/MyStoryInMyVoi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