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被抓包的启示:禁药问题仍猖獗、不见趋缓
李秉升
水手队球星卡诺(Robinson Cano)前天(五月15日)坦承被联盟官方检出使用禁药-利
尿剂呋塞米(Furosemide),并为此付出代价,依照大联盟与球员工会共同制定的联合禁
药协议(Joint Drug Agreement),遭处80场的禁赛惩罚。
虽然卡诺在球员工会帮他发出的官方声明中,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有正当理由使用呋塞米
,同时强调自己热爱棒球、绝不会做出作弊行为,但在长期关注大联盟禁药议题且熟悉美
职黑暗面的记者、专家眼里,这些声明无非只是以毫无说服力的说词来搪塞大众,而卡诺
的禁药事件只是又一次地凸显禁药在美职球界的猖獗。倘若现状不变,未来依然会有球员
愿意以身试法,类似的事件恐怕只会持续被报出。
根据《ESPN》禁药专家昆恩(T.J. Quinn)的报导,事实上,卡诺早在今年球季开打前的
休赛季,就已被联盟检出使用呋塞米,不过由于呋塞米这项禁药性质特殊,属于利尿剂,
确实可能只是单纯用来治疗高血压,加上卡诺积极上诉,因此联盟决定先开启调查,确认
卡诺使用呋塞米的动机,再行定夺。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与资料蒐集,联盟发现足够证据证明卡诺使用呋塞米,是为了加速身体
排泄,掩盖其使用其他增进表现禁药的事实,而卡诺一方和球员工会也透过内线管道,得
知联盟已具十足把握能反驳他们的说法,所以最终选择在下一次听证会开始前,放弃上诉
、公开坦承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将伤害减到最低。
从外界看这一系列事件的发展,卡诺一方其实很早就露出破绽:如果你真的有高血压问题
、有正当理由使用呋塞米,为何不向联盟申请“治疗用药特许资格”(Therapeutic Use
Exexmption)就好了呢?真的身体出状况的人,是绝对不会冒着遭到禁赛甚至身败名裂的
风险、偷偷摸摸使用被列管的禁药的。
除了这个明显的逻辑漏洞,据昆恩取得的情报,联盟在调查过程中,有派人拜访卡诺在声
明中所指的多明尼加医生,询问情况,而他们获得的结果同样也跟卡诺说明的取药理由有
所出入。综合上述资讯,我们可以有足够的信心推断,卡诺曾服用的禁药不仅利尿剂呋塞
米一种,应该还有其他能够帮助身体快速复原或提高场上表现的管制物质,只是不确定卡
诺使用何种辅助身体的禁药、用药历史又有多长。
综观卡诺的生涯,他确实经常被怀疑是有使用禁药但还没被抓包的球员。小联盟时期的卡
诺,从来不是受球界重视的新秀,在小联盟约五个赛季的打击三围只有.278/.331/.425
,却能在上大联盟后,立刻成为打击率长年破三成、长打率超过.500的明星砲手。此外,
卡诺生涯几乎从未进出伤兵名单,就算有伤也能够带伤上阵或把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
随着年纪愈大,他的出赛仍能保持稳定,并且维持优质的进攻、守备数据,这在大联盟球
员当中,是极其少见的案例。
尤有甚者,卡诺曾在2012年被记者误传遭大联盟检出禁药阳性,虽然后来该名记者公开道
歉,证实报导内容不实,但仍引发关注;卡诺亦曾差点卷入2013年的迈阿密生技诊所丑闻
,因为多名涉案球员都跟他关系密切,调查人员强烈怀疑卡诺具有嫌疑,只是一直找不到
有力证据。这些事件都让球界多年来一直有人绘声绘影地揣测卡诺是否曾经用药,故对这
些人来说,卡诺如今被抓包并不令人意外。
过去这10多年来,每个球季都有知名大联盟球星被爆出使用禁药,即便球员本身、球员工
会和联盟官方在过程中透过劳资协商的手段,提高药检频率与裁罚的严格程度,企图遏止
如此歪风,效果仍然有限。
2007年的米契尔报告(Mitchell’s Report)让禁药时代的球星接受公审;2009年A-Rod
首次在《ESPN》的专访中坦承曾在游骑兵时期使用禁药;2010年沃奎兹(Edinson
Volquez)药检成阳性,被处50场禁赛;2011年曼尼(Manny Ramirez)第二次被抓到使用
禁药,面临百场禁赛的严惩;2013年生技诊所丑闻被披露,A-Rod、布劳恩(Ryan Braun
)、克鲁兹(Nelson Cruz)、卡布雷拉(Melky Cabrera)、培洛塔(Jhonny Peralta)
等14名球员都遭禁赛处分;2015年双城投手桑塔纳(Ervin Santana)因使用康力龙(
Stanozolol)而被禁赛;2016年腿哥高登(Dee Gordon)也被抓包;去年的禁药头条人物
换成海盗队的主力外野手马特(Starling Marte);今年则是卡诺成了禁药话题的主角。
上面洋洋洒洒列出的一大串名字,还只是被检出使用禁药的球员中较大咖的球星,如果要
完整讲完所有曾被美国职棒禁赛的选手,恐怕就不是一个段落、一篇文章能涵盖的。据统
计,从2005年至今,美职官方有抓到并且予以惩罚的禁药选手(包含大小联盟)共有127
人,如果以抓包次数计算(有多人累犯、重复被抓),则有140次。
此外,由于药检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禁药种类的变化以及规避药检手段的进步,
因此从大联盟展开药检的这10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用药选手能够长年逃过药检、未受惩
罚地继续在场上打球,这个数字可能是几十人、甚至几百人,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
的是,美职球界有在使用禁药的球员,绝对大幅多于帐面上被抓包的数字。
每每谈到禁药问题,很多人直觉都会问:就算有方法可以规避药检,一旦不小心被抓到,
不只禁赛期间没有薪水、名声还会一次扫地,这风险不会太大吗?为何还是有这么多球员
愿意以身试法?以卡诺的例子来说,他将因此损失超过1100万美金的薪资、承受外界的负
评,甚至可能葬送未来入选名人堂的机会。
不过事实上,答案非常简单,只要把同样的理论,完全反过来想,就可以得到解答。如果
注射禁药只会付出禁赛期间拿不到薪水、以及名声扫地的代价,却可以增加上大联盟、在
大联盟获得扭转一生合约的机会,这听起来不是很划算吗?再拿卡诺的例子来看,卡诺禁
赛期间赔掉的薪水,不过是他目前总值两亿4000万美金合约的4.5%左右,假如他之后没
有再犯,剩余的所有薪水仍可以照拿,对他富裕的经济状况不会造成任何显著影响。至于
名声问题,这一块对大部分球员而言本来就是附属而非必要,能有出色的名誉很好、可以
进名人堂也很棒,但在金钱和生计面前,很多时候声誉只能排在第二。
当然,对于像卡诺这种之前已经功成名就、签下大合约的顶级球员来说,用药的理由会跟
还在小联盟奋斗、或还没争取到理想合约的选手不一样。以卡诺的角度来看,他在签下钜
额合约之后还用药,目的比较可能是为了迫使自己在年纪不断往40岁迈进、身体疲劳程度
不断上升的同时,仍能符合球迷的高度期待、打出那张合约显示他应有的价值。顶尖球员
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争取最佳表现的强烈自我意识与渴望,即便面临不可抵抗的必然逆境(
年纪、受伤),而且并无实际的生存压力(缺钱),有时候他们还是会不择手段以达到预
设的绩效目标。
从小联盟球员或尚未获得大约选手的思维出发,在当今球员素质不断上升、竞争愈来愈激
烈的年代,要上大联盟的机率或获得固定先发机会的机率愈来愈低,假如注射禁药可以提
高上大联盟、获得固定先发位置的机率,又有那么多前辈用了药、被抓包,却还是能在大
联盟获得理想合约(举例:克鲁兹、培洛塔),而且就算自己被抓到,只要服完球监就还
有回归赛场的机会,那为什么不试试看?其他台面下的诱因还有:前面提过的,被药检抓
包的可能性其实远比想像中低;或是听闻身边一起竞争的同侪有在用药,背负不能输的压
力等等。
用药提供的诱因和潜在金钱报酬,实在太大,远远胜过药检及后续惩罚的吓阻力,所以才
会让一批接着一批的球员继续铤而走险,接受身体健康可能会受到外来化学物质伤害、名
誉或许会一夕崩坏的可能性,争取在大联盟的一席之地,以及那张足以改变一生、改变孩
子甚至一家人命运的合约。对尚未立足大联盟的年轻球员而言,他们只会考虑生计问题,
趁年纪还允许,力拼抢进美职最高殿堂的窄门,不太会去理会禁药影响名声这种无法迅速
转化为金钱的东西。
从80年代起,增进表现或加快身体恢复速度的禁药问题,就一直纠缠着大联盟。虽然大联
盟本身的作为,从一开始的默许放任,到过去这15年采纳、进行药检制度,已经算是达到
长足的进步,但禁药问题却依然猖獗,直到现在看起来仍无减缓的趋势。
有专家提出在小联盟加强球员道德与职业伦理的教育,希望能从根本的球员心态做出改变
;也有专家认为应该祭出更严格的罚则,规定球员只要被抓到使用禁药,其剩余合约就自
动失效。这两种改善方案,前者的可行性较高、但效用或许有限,而后者则是效用较大,
能有效提高吓阻力,但要让球员工会以任何形式放弃球员已签订的“保证合约”的权利、
开劳工权益的倒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无论怎么做,这股禁药暗潮都会是大联盟必须继续面对、处理的棘手难题。不过可以确定
的是,球员愈来愈倾向改变现状,包括韦兰德(Justin Verlander)在内的数名球星,都
多次公开谴责禁药、希望能增加比赛的公平性,而球员工会和联盟官方也有意想改善问题
。经过多次的讨论之后,未来大联盟禁药问题会怎么发展?下一张劳资协议针对吓阻禁药
的措施会如何改革?值得我们继续观察下去。
https://goo.gl/DEDf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