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来源:
联合体育
2. 新闻标题:
棒球赛愈打愈久 投手爱磨才是罪魁祸首
3. 新闻内容:
2018-02-02 07:00李秉升
一月中,大联盟向球员工会提出2018年新版的“加速比赛节奏”提案,希望工会能够同意
,并于新赛季实施,企图减少近年不断增加的平均比赛时间。虽然两造的谈判最终破局,
工会打枪了大联盟的新提案,但根据现行劳资协议的规定,联盟只要在提出改变规则的提
案超过一年后(大联盟去年就已提出初版提案),执行长就可单方面地无视工会反对,强
行实施他们设计的新措施,成败后果则由联盟自行全权负责。
换句话说,在大联盟执行长曼弗瑞(Rob Manfred)近年亟欲推动“缩短比赛时间”政策
的决心下,2018年的大联盟新赛季,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以下的新比赛规则,或是近似于
这些新规则的内容被实施。
一、投球时钟:垒上没人时,投球时间限制18秒;垒上有人时,则无限制(联盟提出的最
早版本是,无论垒上有没有人都限制 20 秒)。违反规定的话,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
加计坏球一颗。
二、加计坏球的惩罚到五月一号才施行,球季第一个月为让球员适应的缓冲期。
三、投手丘会议每场比赛不超过六次。最早的版本是每局仅限一次,超过一次就得换投手
。这边所指的投手丘会议,除了教练上场与投手交谈,投手主动去找其他野手讨论也算在
内。
四、换下一名打者上场打击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5秒。
上述内容都是经过工会抗议后,联盟修正过后的版本,对比赛的基本运作影响甚大,不难
看出大联盟雷厉风行的信念。但大联盟做事也颇为谨慎,并非在毫无研究基础或实证的情
况下霸道行事,过去三年他们针对比赛进行方式和规则修改做了非常多大数据研究与实验
,包括从2015年起就在小联盟2A和3A实施投球时钟的规定,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和正面回馈
后,才策划出他们认为可行的改变方案。
美国职棒之所以会那么想缩短比赛,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迎合年轻世代愈来愈短的注意力集
中时间,并且满足媒体管道多元化之后的商业需求。运动赛事在业余时期,多以竞争本质
和获得荣耀为主要目的,但自从商业化、职业化后,虽然规模和参与人口不断增加,运动
赛事也得做出更改规则和调整比赛方式的牺牲,以求符合商业利益。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明,比赛时间愈短、节奏愈紧凑的运动,在赛事呈现上就愈有
显著优势,更能吸引观众的双眼,因此我们看到网球从1960年代末期发展出“抢七制”,
美国职篮近几年亦传出有意将比赛时间48分钟缩短为44分钟的风声,目的都是为了精简化
比赛内容。
棒球虽然也想跟上减短比赛时间、吸引更多年轻球迷的潮流,但直到去年结束的2017年赛
季为止,他们采取的作法要不是太细微、影响力不大(故意四怀球保送不必投球、只需向
裁判示意),就是规定的罚则太轻、裁判执法不力(打者若未挥棒,双脚不得离开打击区
),导致九局比赛的平均进行时间虽然在2015年有缩短(两小时56分),但成效没有延续
,2016年起又恢复增加趋势,去年甚至创下三小时五分钟的历史新高纪录。
要知道,九局比赛的平均进行时间在1980年只有两小时33分钟,以一场娱乐表演来说,算
是一般大众可接受的长度,但增加到如今超过三个小时的长度,实在令人难以忍受。试问
身为棒球迷的自己,有多久没有从头到尾把一场棒球例行赛看完,就能深刻感受到现今过
长的棒球赛事所形成的负面影响。
于是很多人开始好奇,明明都是打棒球,比赛局数都是九局,为什么2017年的比赛,会比
1980年代的球赛足足多出将近30分钟呢?美国知名运动网站《运动部落格国度》(SB
Nation)的资深棒球作家葛雷斯比(Grant Grisbee)就做了一份非常详尽且有趣的研究
,比较除了比赛时间以外,各种条件都相当类似的两场比赛,一场来自1984年、另一场则
取自2014年,看看究竟造成比赛时间增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以下是两场比赛的基本资讯:
第一场
1984年四月13日,大都会作客小熊,结果11:2主场队小熊赢
两队合计:投270球、让27名跑者上垒、有74名打者上场打击、一个局中间换投
比赛进行时间:2小时31分钟
第二场
2014年四月17日,酿酒人作客海盗,结果11:2主场队海盗赢
两队合计:投268球、让27名跑者上垒、有75名打者上场打击、一个局中间换投
比赛进行时间:3小时6分钟
葛雷斯比问了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各种基本比赛条件和累积数据都十分类似的
两场比赛,进行长度会有半小时的落差?这半小时的落差从哪里来?”于是他开始做逐局
分析,整理归纳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广告时间变长”不是最大原因
很多人一想到现在比赛时间变久的现象,直觉反应往往是,跟1980年代的电视转播相较,
近年来大联盟赛事的广告时间变长,才会拉长整场比赛的进行时间。这个推论是正确的,
上面第二场比赛的广告时间确实比较长,从第一场的总广告时间33分13秒,增加到42分36
秒,差了将近10分钟。然而,即便如此,广告时间仍不是最主要拉长比赛时间的肇因,毕
竟从数字上来看,只上修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跟前面所提1980和2010两个年代九局比赛
的平均比赛时间差近30分钟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1984年那场比赛的局中间换投没有进广告,而2014年那场赛事的
局中间换投则是有广告,所以如果把1984年的局中间换投时间也算进广告时间,那两场比
赛的广告时间差距可能只有六到七分钟,造成的影响因此又显得更小。
二、“投手投球节奏变慢”才是罪魁祸首
后来葛雷斯比发现,投手的投球节奏变慢,才是促使比赛变得愈来愈久的根本原因。至于
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首先,他先找出投手有可能拖时间的情况,也就是他所定义
的“无后续动作投球”,指结果是好坏球判决或打者挥棒落空的投球。更具体地解释,就
是投手投完,球没有被打者挥到,捕手也确实接到球,再回传给投手的情形,排除了打席
结束、跑者有推进或盗垒、界外球、暴投捕逸等,各种投手不能掌控投球间隔的情境。
葛雷斯比发现,两场比赛“无后续动作投球”的数量差不多,第一场和第二场分别有146
颗和147 颗。不过两场比赛“无后续动作投球”所花的时间长度却相去甚远,1984那场比
赛为32分27秒,而四年前那场球赛则是57分21秒,后者比前者足足多出了25分钟。
除此之外,第一场有70颗“无后续动作投球”的时间不超过 15 秒,第二场却只有10颗。
反过来看,第二场有多达87颗“无后续动作投球”的时间超过 20 秒,第一场却仅有32颗
。
上述的种种数字证据都代表,当今投手在投手丘上磨耗的时间,远超过1980年代的投手,
一些知名的快节奏投手如伯利(Mark Buehrle),也愈来愈少见。若去看1980年代球赛的
画面,会发现当时投手的投球节奏远比现今投手明快,从拿球到出手的时间都不会太长,
反观现在大部分投手,在即便垒上无人、比赛情境不紧绷的情况下,每一球仍花许多时间
出手,过程中不时东摸西摸、左顾右盼、解除投球准备姿势,让比赛时间因此增加。
当然,局中间换投手次数变多、影片辅助判决等近代才有的新趋势及规定,也都多少会加
长比赛时间,但那些都不是导致今天平均比赛时间变这么久的主要祸首。到头来,根本问
题被发现出在投手的行为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联盟会想力推投球时钟,来更有效率地
处理比赛时间的难题。
不过如果回到问题的根本,并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要吸引年轻世代的球迷喜欢上棒球,思
考如何增加球在场内流动的机率、提高场上球赛内容的品质与精采程度,或许会是比缩短
球赛时间更好的改进方案。
毕竟假如球都只在投手跟打者之间流转,出现一堆三振、保送、全垒打,守备参与明显下
降,比赛恐怕会显得太单调,无法抓住年轻人的注意力。至于要怎么改善场上动作和内容
逐渐趋于单调的现代棒球,根治棒球球迷高龄化的窘境,则又是另一个不一样的议题了。
4. 新闻连结: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96337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5.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