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棒球,我不是流氓就是黑手!陈金锋:小学四年级就没读书,失败了,我连字都不会
写
陈金锋口述,林以君、李碧莲著
https://i.imgur.com/BIHbPo7.jpg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1300&type=Blog
穿上52号球衣的陈金锋在世大运惊天一击,点燃圣火引爆序幕高潮,他是台湾第一位站上
美国职棒的棒球手,也是中华队的“永远第四棒”,人称“锋哥”,但在陈金锋生命前半
段中,棒球几乎占满了生活的全部,回首来时路,陈金锋如何看待棒球跟阅读呢?
如果把棒球从陈金锋的生命中抽离,第一个可能是,出现一个蛮力无穷的流氓。第二个可
能是,一个机车修理黑手。如果,假设有第三种可能,才有可能看到一个会读书的陈金锋
。
陈金锋生命前半段中,棒球几乎占满了生活的全部,没有成为流氓、黑手,却有点像是社
会文盲,生活的大部分都是棒球,以及和棒球有关的人、事、物。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测
的。身边的人,如果都没有好好读书,大家想法又都差不多,混在一起,就很可能变成流
氓,或是,当个乡下地方的黑手修车师傅。当年若四处鬼混,可能认识的人就会不一样,
也可能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误入歧途。
进入少棒队前,课本对陈金锋早就没有吸引力。正确的说法是,小学四年级之后,他就没
有再念书了,因为每天都在球场。
每天都泡在棒球场,至少五、 六小时,那时候还有夜训,从眼睛睁开,到再进入梦乡,
几乎天天都在做相同的事。也不知道这是谁的期待,不清楚是为了谁才这样做。更不清楚
,这是真的爱打棒球吗?
那不是一般的小学生所能体会的。少棒队的学生球员,只剩下“球员”的角色,“学生”
的角色被强大的影子所掩盖。
进了球队之后,唸书对大家的意义,就是有个交代就好,不幸遇到考试,“作弊啊。”见
到考卷,要不是都不会写,当然就是签个名交卷,再不然,有人就抄歌词。
台湾,都希望棒球队打冠军,棒球在这个大框架下,教练是执行者,他必须要拿出带队成
绩,必然全力付出。旧时代的思想是,靠着让小孩天天苦练,苦练出强棒,出国比赛为国
争光,拿冠军。
因为大人们的期待,加诸在小孩身上,所以“台湾的少棒,有一段时间是很可怜的。”这
些做法对不对,见仁见智,但是“小孩子身上,带着压力”等于是家长们的期待,加上教
练的期待,剥夺了孩子的自由与快乐。
“你看到台湾(打棒球)的小朋友,他们脸上是很痛苦的,就是剥夺了他们的乐趣。”
只打棒球,不读书,“这个赌注很大啊”,大到只能赢不能输的地步。因为家长把孩子所
有学习的机会都押上去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你连字都不会写,你还能干嘛
?
在球场上,体会合作与竞争
“只打球,没有读书,你是什么?应该是什么都没有”。
“可是,美国那些打棒球的小朋友,他们是很快乐地在学习。”棒球是生活教育的一种,
同时间还有其他的运动可以选择。生活教育也不是只有输赢,而是体会在球场上如何和其
他小朋友合作,又如何靠团体合作,与另一支球队竞争。
小朋友,就让他去喜欢这个运动,用棒球带动他运动的习惯,棒球,只是他在所有运动中
的一种选项,而不是唯一的选项。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拿冠军,为国争光?这就像是给他
们扣了一顶大帽子,你觉得他们会快乐吗?
小时候从少棒到青少棒、青棒,差不多九年的时间,全是棒球,没有课业,或是轻忽课业
,当年“我没有选择,也不懂什么叫做‘选择’,就这样一直打球,打到退休。”
不知不觉就戴上了这顶大帽子,这顶帽子几乎戴了整个棒球生涯。慢慢长大、成熟了,到
了职业队后回头看,“奇怪,为什么小朋友都要这样过?”
拼了命地练球,所有时间都在练球,“难道你练球,就不能让他感觉快乐?难道你不能在
练球过程中,让他产生兴趣?”
小朋友来,是学习打棒球,而不是规定他来了棒球队,指定他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就像
小朋友通常爱看卡通,但你让他一直看、一直看,有一天他会腻,会问你“为什么又要看
卡通?”他从卡通中再也找不到乐趣。
“我是到了国外,才慢慢开始看书。”再拿起书本,是有目的的,“我向林华韦老师借了
心理学相关的书,因为那些在比赛中用得到”。
后来慢慢觉得,每天若是能看一点书,就都是一种学习,看书变成一种时空变化,让你每
天去学习不同的东西。我们从小没有学习过扎实的基础学科,就由重新看书开始,找回从
前失去的读书乐趣。
棒球强大的影子掩盖了一切
读书的乐趣,曾经被棒球的强大影子遮盖住,现在长大了,棒球才不再成为生命及生活的
全部。
现在的社会,不是在学校读很多书就有用,或是不读书就没有用。只要有心,任何时间想
读书,都可以开始,只要愿意花时间。
台湾教育系统对于学生棒球员的培养,是否可以让他们在该完成基础学业时,有充足时间
及品质完成学业,而不要等他们到了40岁,才去完成他想完成的,或是重新去学习他们本
该在小时候就应该学的东西?
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让打棒球的小朋友和一般孩子一样,至少完成基础学业。至于有没
有读到书、你想不想学,那是因人而异。你失去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错过了,就来不及
了。
自少棒时期,小学四年级起就没有念到书了,到了高中就更不可能对念书产生兴趣,“对
我们来说,就是来不及了。”
高中毕业后,有两条路。一是可以打社会业余球队,马上有钱可以赚。另一条路是可以保
送上大学,不用考试。既然如此,高中时期每天上午进教室上课,为什么还要抄笔记?为
什么还要念书?
两条路都不需要你有特别的知识基础,那谁还要念书呢?保送上大学,又是“到有棒球队
的大学就读,但他们从小就和我一样没有念书,还会想要拿起书本读书吗?我不知道。”
回到少棒球员的训练。“才小学,你要他打得多好?”好比是小学生,你都要他考一百分
,“可是我问你,到最后,那些一百分的用意在哪里?”
为什么要考一百分?是父母亲期望的一百分?还是他自己快乐学习后得到的一百分? 这
两种是不一样的。
在国外,小孩子打棒球没有“为国争光”的压力,他们不会被压缩在一个空间、仅在这个
狭小空间成长,他们的思考能力不会因为空间拘束而受限。在美国,可以学习很多运动,
足球、棒球、篮球,他们都会学习。他们不断接触、接触、接触,就会发现自己适合哪一
种运动。
台湾就是单一选项,只有这个,没有其他。外界把小朋友当成职业选手般看待,这是培养
他把棒球当职业。“这样好吗? 我不知道”。
压抑下的成长环境中,小朋友从小被规定“你要干嘛、干嘛,或是,你要为我做这个、做
那个”。为了父母,考试一定要考一百分,为了教练,比赛一定要拿冠军。
美国职棒许多美国本土选手都是大学毕业,多明尼加来的,高中没毕业就来打职棒,但若
是他们没有机会上大联盟,就回家。若是想把打棒球当成工作,那就是一种生存方法,所
以,一旦觉得没有机会上大联盟,他们会马上打算离开,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该完成
的梦想追逐之路。
棒球的梦想没有实现,那又怎样,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终于,台湾也有社区型态的棒球队。父母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如果父母亲让孩子来学习棒
球,很OK啊,如果是要来当国手,“太早了吧”。“当国手干嘛?”、“又不能干嘛?”
打棒球,只是一个过程,父母亲让孩子觉得有兴趣,才是重点,不然,就是被强迫的而已
。
“父母亲强迫小朋友们,变成父母亲想要孩子变成的样子”,那不是孩子们自己想要做这
件事(打棒球)。
你把一颗篮球放在水桶里,篮球和水原本是可以服贴著,但你若是一只手把篮球压到水面
下,篮球就会到处跑;你两只手一起加压,或许篮球待在水里的时间长一点,你手一放开
,篮球反而弹得更高,“那篮球,就像是小朋友,只是你一直压着它,勉强钻进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