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大王柏融历年的打击姿势
截图略过准备动作
只取投手即将出手(挥棒的前一刻)
是观察打击机制最准确的时机
高中~2015
https://i.imgur.com/VxBKku3.jpg
2016~17亚冠
https://i.imgur.com/HPASL0K.jpg
可以从图片发现这些变化
高中>2014 球棒的位置降低
2014>2015 右脚抬腿高度增加
2015>2016 球棒位置再度降低
2016>2017 上半身前倾幅度增加
目前【大王的打击姿势的特点】
球棒位置较低,出棒到击中球的轨迹较短,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也缩短
左手内收,出棒过程球棒离身体较近,旋转速度提高
手腕的运用,配合以上两点,手腕势必加速扭转
双脚步辐大,节省前脚抬腿至触地需要的时间
https://i.imgur.com/RvFa51T.jpg
前脚膝盖方向,抬腿时不让膝盖朝向后方太多,缩短抬脚时间势必的配合
https://i.imgur.com/nusqc9T.jpg (比较阳岱钢)
后脚弯曲,挥棒前后脚弯曲可降低抬腿机制造成身体重心的垂直移动
上半身与下身的夹角较小,增加身体旋转击球的力道,特别是下背的运用
上身较前倾,不只前倾还能够弯腰,面对外角球或低球更无死角
特别是今年前倾幅度又增加了,正好去年59次三振,今年下降至44次
https://i.imgur.com/ixIg3CJ.jpg
传统力量型打者,通常为了延长棒头加速的距离,后手肘会与身体保持较远的距离
https://i.imgur.com/kyHOb3N.jpg 比较高国辉 林智胜 蒋智贤
即便大王并非借由棒头力道和体重的力量型打者
但打击力道依然是很强劲的,是有赖出棒时间短又快、手腕运用、下盘稳固
上身的弹力,所诞生的结果。
所以我倾向于认定王柏融是长枪打者的变化型
尤其是上身弯腰再打直的挥棒型态,这是比较少见的
以上特点不见得在其他人身上找不到
但组合在一起放在杂鱼和弹力球联盟内
就变成四割打击男~
纵观来说,大王是懂得有效调整姿势的打者
因为挥棒越修越简洁,不是只改变打击的预备动作
放在更高阶的联盟肯定是会再度成长的!
以下闲聊
=========================================
正好认识另一个和大王相似的男人
相似的姿态
https://i.imgur.com/i0fy8oS.jpg
说柏融是世界の王的动作简洁版也不为过~
成绩能否达到那样的境界就不一定了
毕竟选球、打击策略、环境等等的不同都会有影响
PS: 岱钢打击姿势有独特美感,但也可能是造成大起大落的关键因素
请hy多加注意爱人的体位